APP下载

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助力茂名乡村振兴的可行性思考

2019-11-07江桂杏

源流 2019年9期
关键词:化州高州木偶戏

江桂杏

一、引  言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民间世代相传的传统文化的具体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等。主要的表现形式有语言、美术、医药、戏剧、书法、舞蹈、技艺以及其他形式等等。不脱离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1]。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民族最为优秀的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如何实现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2],以及如何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持有人的文化自觉性以激活传承的内生动力,成为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长效机制的首要议题。

十九大同时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并且明确指出这是一段时间内农村工作的重点。那么如何依托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来振兴茂名乡村,推动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并且探索出一条以非遗传承发展促进乡村振兴的新路径,对帮助解决茂名地区“三农”问题有重大的影响和意义。

二、茂名非物质文化遗产简介

(一)茂名共非物质文化遗产共有30项,其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有高州木偶戏,化州跳花棚,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3项,现择要简介如下:

1、“百年古傀儡,时代新经典”—高州木偶戏,又名“鬼仔戏”。高州木偶戏是粤西地区的古老地方戏剧之一,因“琢木为偶”而得名,其源起于福建布袋木偶并结合当地民俗文化而发展起来的,目前广泛流传于粤西地区,以高州地区最为盛行。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州木偶戏是木偶和道情戏的完美结合,是代代高州木偶戏传承人通过不断创作、改进才演变而来的新戏种。不论从美术、历史、音乐、戏剧还是民俗、人文方面,都具有非常高的艺术研究价值。2006年高州木偶戏先后被列为国家级和广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年例,是以岭南祭祀为核心,在粤西茂名、湛江及附近广西北流市等地区,以冼夫人文化、雷州文化为主体,以宗亲文化为维系,受高凉文化、潘茂名文化、诸神信仰、祖宗崇拜的影响,再加之历史上的多次南迁,促进了当地土著文化与外来文化的互补和融合,后经不断发展演化而来的一种岭南文化。盛行于粤西鉴江、罗江流域及雷州半岛,以茂名、湛江为主,具有很强的地域特色。

3、缅茄雕。国内为高州所独有,以岭南特色饮誉国内外,被誉为中国的“一枝独秀”。缅茄雕刻精微,一茄之上竟然能刻《水漫金山》、《八仙过海》等民间故事,解放前一颗缅茄雕可售白银两元,最高可售15元。1957年缅茄雕刻作品在北京参加全国农业展览会时,国家副主席刘少奇还把缅茄雕刻作为珍贵礼物赠送给来访的苏联国家元首伏罗希洛夫。

伴随着2006年高州木偶戏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至今,广东省茂名市还有化州跳花棚、高脚狮、年例、信宜玉雕、高州木刻画、化橘红中药文化、化州拖罗饼制作技艺、八音锣鼓等被先后列入国家级、省级等不同级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当中。

三、茂名乡村发展现状

(一)茂名位于广东省西部,南部临海,周边与阳江市、湛江市、玉林市相交界,以石油化工和三高农业而出名,素有“南国油城”之称。茂名是全国最大的石油化工生产基地之一、全国最大的乙烯生产基地,是广东省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和重化工业基地,但其整体工业化、信息化和城市化水平相对较低,其发展在广东省属于落后的。

(二) 农业资源是茂名地区的一个突出的比较优势:这里是全国最大的荔枝、香蕉、龙眼和南菜北运基地,近两年,在当地政府的带领和支持下,围绕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路一带”战略部署,以及“绿树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指示,茂名利用当地自有的优美的自然环境资源和人文文化资源开展具有茂名本土特色的乡村旅游,一方面增加茂名乡村村民经济收入,另一方面通过游客将本土文化传播出去,实现文化的交流,增进当地人的文化冲击。

(三)茂名乡村发展。茂市全市户籍人口800万,农业人口600多万,据2017年广东省各市常住人口排行榜,其中茂名市城镇化率41.9,占比近八成。那么,那么多的农村人口自然是和全国大部分地区一样外出务工,如此,大部分农村出现农田丢荒,村中只有老人孩子的景象。这种现象,和乡村振兴战略是背道而驰的。

四、借助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乡村振兴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性转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其中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其宗旨是利用当地的有效资源发展经济,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让农村居民生活更加富裕[3]。如何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性转化,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壮大生产力,创造经济效益,丰富文化生活,促进文化传播和融合,这便是一个需要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有很多专家学者表示在国家层面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可持续发展,特别是题为包容性经济发展—创收和可持续生计、生产性就业和体面劳动,以及旅游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影响。目前有很多地区开展了“非遗扶贫”项目,“非遗扶贫”是一种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理念,是在现有医疗、科技、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等精准脱贫方式之外,从文化领域开发脱贫路径的尝试。非物质文化遗产扶贫本质上是为实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强调实践者和社区(共同体)的初衷。只有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持有人或传承人体认到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本身的文化价值和社区价值,才能真正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内在精神。这实质上就是一条依托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振兴之路,就是一非物質文化遗产向社会生产力的一种创新性转化。

(二)针对茂名地区的自身条件,利用年例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茂名乡村经济、文化大振兴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以非遗凝聚民心、重拾信仰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长期流传延续下来的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文明的结晶,必然是需要精神内涵支撑其传承的,例如著名的岭南文化的代表之一强调维护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的冼夫人文化爱国主义精神、“唯用一好心”的好心精神等。当今社会人浮于事,当民族信仰逐渐消退的时候,正是需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此类具有文化底蕴、民族气节的精神遗产来再次凝聚民心。人心齐,人心正,才能够团结起来共同致富,才能夠振兴乡村。

第二、掌握以非遗振兴乡村的各方条件

不论是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依托助力乡村经济发展还是振兴乡村文化兴盛,都需要依托于具体的事业,这边要求传承人或创业者必需对所依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深入的了解,并且对其发展有独到的见解,例如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内的自然、人文、历史资源进行详细的调查和梳理,建立档案、数据库,做好确立保护对象与范围、保护措施与目标的基础工作,为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存的保护和利用打好坚实基;同时还需要结合市场需求,顺应市场导向,创造出符合市场规律的为物质文化遗产生存的土壤。实现茂名乡村振兴,首先就要对受众群体进行了解,对市场需求和市场导向进行研究,将传统的非遗特色留存按照市场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创新性转化,做到与时代特色向融合,使其在市场中具有鲜活的旗帜和保持强大的生命力。

第三、利用非遗促进乡村产业结构优化

1、用非遗促进乡村旅游业。目前茂名乡村主要还是以农业为主,在当地政府的带领和支持下,茂名乡村发展乡村旅游业,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据有关统计,仅2018年春节期间,茂名市自驾游游客占景区全年游客总数的70%以上,几乎全部的游客选择了乡村生态旅游景点。但是,乡村旅游主要是短途自驾游游客居多,呈现出停留时间短、节庆需求旺、资源分布散、人均消费低四个特点。因此、我们可以利用非遗进一步优化提升产品结构和消费环境吸引外地游客,例如在相关旅游旅游景点进行跳花棚、高脚狮、木偶戏、镇隆飘色、舞春牛、年例民俗等等表演、赠送或者出售信宜小玉雕、高州木刻画、高州缅茄雕刻、化州橘红、化州拖罗饼等等商品,以吸引外地游客。

2、利用非遗创造经济效益。

信宜竹编技艺、信宜玉雕、化州橘红、化州拖罗饼等非遗已经创造了经济效益,例如信宜竹编,企业达1000多家、产品出口额占全国竹器出口近三成,产品远销到美国、欧洲、日本等国家和地区,2017年出口额达8.97亿元,但目前很多年轻人不愿意进入行业竹编,其竹编技艺面临失传困境。再如用于咳嗽痰多,对乳痈也有疗效的化州橘红,虽然有一定知名度,种植面积也有所增加,但是其制作技术的传承,发展还是远远不够。其他非物质遗产都面临类似境况。想办法利用非遗传承、并且发扬光大,吸引年轻人回乡就业,创造经济效益,才能振兴乡村。

3.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吸引外资。产业结构和消费构成的改进。需要借助其他地方成熟的成功案例,加强文化产业交流,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吸引外资,调整产业结构,由最初的以非遗促经济,再到以经济扶持乡村产业转型升级,再到最终的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良好传承的乡村复兴,从而丰富当地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真正意义上实现小康生活[4]。

五、结束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艺术体现商品化之后,使之在市场上流通,便可盘活其艺术价值,转换为经济效益,可以为乡村振兴创造经济基础,其间接社会效益则影响深远,是文化的传承延续,从某种角度而言其意义远大于振兴乡村经济。

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助力乡村振兴的探索意义,不仅仅局限于茂名,就全国乃至更多“一路一带”国家,如何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元化交流,激发起其创新型转化潜能振兴乡村都是非常重要的。加强和提升现有非遗研究水平,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助力乡村振兴事业更加健康的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猜你喜欢

化州高州木偶戏
新化州
木偶和木偶戏
橘红别买普通款了,化州橘红才是被官方认可的
传统戏剧——木偶戏
橘红缘
木偶戏
宜宾高州季秋印象二首
高州,我美丽的家园
高州步步高
高州油茶光合生理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