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占春先生学校体育教育思想研究

2019-11-07张晓林

体育教学 2019年10期
关键词:体育教育

张晓林

摘  要:王占春作为新中国体育课程教材建设的重要奠基人之一,曾参与过多次国家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和统编体育教材的编制工作,是我国学校体育发展与改革领域的重要人物。王占春体育教育思想主要集中在:确立体育课的“增强学生体质和传授知识技能、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三大基本任务、明确“编写体育教材、进行体育教学、评估体育教学质量和对体育教学实行管理”为体育教学大纲的依据、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校体育教学内容体系以及注重学校体育的教育价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在新一轮体育课程践行立德树人过程中,王占春的体育教育思想对我国学校体育事业的科学发展,对促进学校体育理论与实践研究仍然具有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体育教育;王占春;体育教学大纲;体育教材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9)10-0040-03

王占春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主持和参与编写多套《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与《体育教材》《中等师范学校体育教学大纲》和《幼儿师范学校体育教学大纲》及其配套教材的领军人物之一,[1]为我国学校体育教学大纲与教材建设奉献一生,是新中国学校体育课程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奠基人之一。王占春编写了一辈子的学校体育教材,全力倡导发展体育教学,增强学生体质,以勤奋好学、襟怀坦荡、坚持真理、为人正直的做人做事风格深受广大学校体育同仁赞赏与钦佩。[2]他在体育教学指导思想、编写体育教学大纲的依据、中国特色体育课程教材体系建设、体育教学的三大任务以及对青年学者的培养教育等方面为中国学校体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与他的团队及其学界的学术思想与体育实践成为我国学校体育发展理论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代全面深化学校体育改革之时,对王占春学校体育教育思想进行梳理,将对我国学校体育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参考价值。

一、“增强学生体质和传授知识技能、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体育课的三大任务”[3]

首先,关于增强体质问题。对于体育课的任务问题,自新中国成立来的几十年时间里争论十分活跃,在学术界见仁见智,认识各异。王占春在梳理不同学术观点的基础上,充分结合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实际,认为“体育课是身体教育课,其目的在于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4]。他先后与苏竞存、王英杰等老一辈专家,以及林笑峰等众多学者一道,立足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和体育课自身的学科特点,从我国学校体育发展历史演变出发,对体育课程性质与教育目的进行了诠释,将“增强体质”列入学校体育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在他参与或主持编写的多套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中,“发展学生身体与增强学生体质”都作为课程教学的重要目标和基本任务。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确立、考评方法与标准的建立、体育教材和教法的改进中,他都坚持以“增强学生体质”作为教学指导思想。王占春对体育教学目的的认识是出自教育的视角,将体育看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增强中华民族体质的战略目标出发,从促进人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视角进行科学审视。在新时代深化落实健康中国行动中,这种体质健康教育思想與当下新课程改革所提倡的“健康第一”指导思想是相吻合的,与强化提升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的体育教学发展目标相统一,也符合习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所提出的“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的新要求。尤其是在现如今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下滑严峻的现实背景下,以增强学生体质为基本任务的体育教学更显得尤为重要。

其次,有关学校体育教学中的“三基”问题。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被统称为“三基”教学[4],最早是基于1963年教育部出台的《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中所提出的“双基”教学,即“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基本技能的训练”[5]。王占春根据体育是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认识,从体育教学以身体活动为主要载体的性质出发,在1978年修改后的《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中,主张将“双基”教学改成“三基”教学,即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同时,概括了体育教学三项基本任务,即: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学习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培育优良品德。“三基”教学作为我国学校体育课程教学的重要基点,长期以来规范和指导着我国学校体育教学发展,突出了体育学科的基本属性,成为发展学生基本运动能力的学科理论基础。在我国学校体育发展进程中,“三基”教学保障了体育教学内容的方向性与操作性,确立了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对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再其次,关于思想品德教育问题。体育是教育活动的重要内容,“体育课是身体教育课”,是一门育体育心的基础性、实践性学科。王占春对于体育的教育归属以及通过体育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诠释是从人的全面发展和健全人格形成的教育视角出发的。他提出“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意志以及审美等多方面教育是学校教育各学科的共同任务,体育学科与其他课程一样也应结合自身特色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这一观点为体育教学任务中的思想品德教育提供了理论支撑。他还紧密结合国家精神文明建设与振兴中华的历史背景,阐述“借助集体运动与团队运动中学生的道德和意志行为表现,对学生进行教育”,提升体育课程教学的教育效果,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思想和顽强、勇敢、机智等优良品质。王占春提倡体育教学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基于全面发展人的教育思想,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与当前我国开展的发展素质教育以及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不谋而合,有异曲同工之妙。

二、“编写体育教材、进行体育教学、评估体育教学质量和对体育教学实行管理”的四个体育教学大纲性质促进了体育教学改革发展

教学大纲是学科教学的指导性文件,是以纲要的形式规定了学科课程的教学目的、任务、知识体系与结构、教学进度与评价等。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于1954年编订发布了第一部中小学通用的体育教学大纲,并在充分考虑全国地区差异基础上,相继编写了体育教学参考用书,对体育教学起到了良好指导作用。王占春作为我国参与制定多套体育教学大纲编写的老专家,对体育教学大纲有着独到的见解与全面的研究。

为配合我国第一套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的实施,1957年,他与同仁一起编写了《中学体育教学参考书》与《小学体育教学参考书》,推动了学校体育教学的发展,使我国学校体育教学步入了正规化与统一化道路。在体育教学大纲编写中,王占春一直坚持“大纲是反映国家对中小学体育课程的基本要求”的思想,[6]坚持在中小学必须保留由国家统一制定颁布的通用教学大纲”[7]。王占春认为“大纲是编写教材的依据、上体育课的依据、管理教学的依据和评估教学质量的依据”[7] ,这对在全国统一实施具有指导意义,推动了学校体育教学的统整性和一致性发展,从而奠定了体育教学大纲的“四依据”之说。王占春对体育教学大纲性质与指导思想的诠释,提升了体育学科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也使体育教学大纲作为全国性体育教学依据突出了其权威性与指导性。在我国体育教学大纲发展的六十多年时间里,可以说体育教学大纲在我国学校体育发展与改革进程中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三、构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校体育教学内容体系

王占春作为新中国学校体育课程教学大纲与教材建设的重要奠基人之一,是我国学校体育发展与改革的一面旗帜。他所编写的体育教学大纲与教材中,覆盖了不同学校层次与类别,包括《幼儿师范学校体育教学大纲》及配套教材、《中等师范学校体育教学大纲》与配套教材、《小学体育教学大纲》与《中学体育教学大纲》及其《体育教材》、《体育教师参考书》,这些大纲和教材对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学校体育发展以及中等师范学院体育教师培养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是新中国学校体育发展历史中非常宝贵的财富。

在王占春所编制的大纲与教材中,充分体现出“社会主义方向性,发挥体育在学校体育中的价值与功能,面向学生与学生实际相结合”[8]的特色,这也是几十年来编制教学大纲与教材的基本经验。首先,建构了完整的大纲目标体系。在王占春所编制体育教学大纲与教材的五十余年时间里,充分展现出其继承与发展思路,形成了不同层次的目标体系。他从体育教学目的出发,将体育教育目标划分到各年级的具体教学目标,构建了“教学目的—大目标—中目标—小目标—具体目标”的目标体系,包括体育理论知识目标与身体锻炼目标,理论知识目标包含基础知识目标和锻炼方法目标,身体锻炼目标包括发展身体素质、能力目标(灵巧、速度、耐力、力量、柔韧考核标准)与掌握运动技术目标(各项运动考核标准)[9],这两类目标共同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其次,形成了体育教学内容体系。王占春一直强调基础教育中的“基础”,将中、小学的教育目标作为精选教学内容的依据,突出教材内容的传承性、時代性与发展性,分别构建起中、小学体育教学内容体系。此外,他还倡导将中、小学体育教学内容分类为基本教学内容和任选教学内容两部分,基本教学内容又分为基础理论知识和身体锻炼项目,突出体育教学内容的继承与发展特点,强化身体素质练习,优化竞技体育内容,将武术扩展为民族传统体育,简化田径,增加球类的选择性。在制定体育教学内容时,对体育教学课时、各项教学内容的分类及其所占比重均给予了明确的说明。再其次,构建了体育课程考核体系。王占春提出体育教材必须与《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有机结合起来,成绩考核标准应与其保持一致,将体育课程考核成绩与锻炼标准测试成绩互认,避免出现重复测试现象。体育课成绩考核办法实行结构考核方式,实施综合评价,主要包括“体育课出勤率与表现(10%)、体育基础知识(三年级以上)(20%)、身体素质与运动能力(小学40%,初中30%)、技能技巧(小学30%,初中40%)”。在其与同仁所编制的大纲中对所考核项目与标准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这对于全国体育教材(通用部分)考核与评价起到规范和统一作用。

四、注重学校体育的教育价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体育是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王占春一辈子致力研究和探寻的体育观。王占春积极推崇以身体活动为学生健康发展服务,注重用体育课程的教育作用助推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王占春对体育与教育的关系,早已用“一个目的三大任务”做出了诠释。通过对王占春体育教育思想的梳理,让我们再次建立从教育本源出发对学校体育的地位和作用进行认知,明确了学校教育阶段的体育教育教学活动对于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乃至对学校教育发展发挥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王占春积极主张体育是学校德、智、体诸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强调以传授体育运动技术、技能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认为体育是教育的重要内容,学校体育是培养学生掌握体育运动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的重要场所,体育教育与德育、智育、美育等同属育人的重要环节,相互之间是高度关联、协同促进的关系。王占春积极推崇学校体育实施体质健康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学校体育实施体育运动技术、技能传授,增强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水平。

五、小结

王占春致力于我国中等师范学校、中学与小学的体育教学大纲与教材建设研究几十年,体现出严谨治学的扎根精神。他专注学校体育领域研究的学术精神一直激励着众多的青年学者,他说“学校体育青年学者应该具有使命感,努力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校体育体系,树立良好的学风,重视理论联系实际”[10]。

受研究局限性,文章只对王占春体育教育思想中的“体育课的三大任务”“体育教学大纲的四个依据”“构建中国特色的学校体育教学内容体系”和“注重学校体育的教育价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内容进行了梳理。王占春的体育教育思想对于新时代我国建设体育强国进程中深化实施学校体育“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的“四维目标”改革,不断加强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人民教育出版社.王占春同志生平简介[J].中国学校体育,2014(2):20.

[2]郭敏,王占春.体育教学大纲的审视[J].学校体育,1989(2):78.

[3]王占春.王占春教育文集:学校体育的实践与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4]王占春.浅谈体育课的三大基本任务[J].中国学校体育,1981(5):21-23.

[5]王占春.从现行体育教学大纲看我国学校体育课程建设[J].体育学刊,2001(6):1-4.

[6]课程教材研究所.新中国中小学教材建设史1949-2000研究丛书(体育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7]王占春.九年义务教育小学、初级中学体育教学大纲审查说明[J].教育学报,1992(4):28-30.

[8] 安福秀,段健芝,梁晔.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发展我国学校体育事业——王占春教授访谈录[J].体育学刊,2007(7):1-5.

[9]王占春.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的新体系[J].学科教育,1990(3):35-37.

[10]曲宗湖.追念占春老哥的三则事[J].中国学校体育,2014(2):22.

[11]赖天德.他为什么让那么多人怀念[J].中国学校体育,2014(2):23.

[12]滕子敬.沉痛哀悼王占春教授逝世而想起的[J].中国学校体育,2014(2):24.

[13]张春宝.为学校体育教育事业奋斗终身——深情缅怀我的导师王占春先生[J].中国学校体育,2014(2):27-28.

猜你喜欢

体育教育
对我国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研究
高校体育对体育产业经济的影响及发展策略
高校体育教育中体验式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体育教学实效性
体育课堂中融入礼仪的重要性
西安体院学院体育专业学生人生规划研究
小学体育教学中审美教育初探
河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武术普修课教学现状及改革设想
探寻体育教育的精神内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