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芒果-圣女果复合乳酸发酵饮料的工艺研究

2019-11-07张开平刘燕丽黄斌班燕冬赵文婷苏仕林

中国乳品工业 2019年9期
关键词:圣女乳酸菌果汁

张开平,刘燕丽,黄斌,班燕冬,赵文婷,苏仕林

(百色学院农业与食品工程学院,广西百色533000)

芒果又名望果、杧果、沙果梨等,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热带水果之一[1]。它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糖类、β-胡萝卜素、维生素以及人体所需微量元素等,素有“热带果王”的誉称[2-4]。研究表明,芒果具有祛痰止咳、抗氧化[5]、预防心血管疾病[6]、抗菌等功能[7-8]。但芒果采收期集中且短,不易贮存,因此对芒果进行加工,可以增加芒果的附加值。圣女果又名樱桃番茄,水果番茄[9],其维生素含量大约是普通番茄的1.7倍[10],且富含硒、类胡萝卜素[11]、谷胱甘肽以及番茄红素[12]等多种微量防癌、抗癌、抗衰老的物质,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优先推广的“四大水果”之一[13-15]。乳酸菌发酵饮料是以牛奶、果蔬汁等为主要原料,经乳酸菌发酵制成的富含活性乳酸菌及代谢物的饮料[16-17],具有乳酸发酵风味、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

0 引言

抑菌抗肿瘤、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和增强人体的免疫系统等功能[18-20]。近年来,国内外对乳酸发酵饮料研究越来越多,各种乳酸菌发酵饮料不断涌现。相比于传统乳酸发酵饮料,复合果蔬型乳酸发酵饮料已成为一个新的研究热点。目前,国内外关于芒果-圣女果复合乳酸发酵饮料的研究尚未见报道。因此,本研究以圣女果和越南青皮玉芒为原料,经乳酸菌发酵制成风味独特,兼有芒果和圣女果清香的新型饮品,为纯天然复合乳酸发酵饮料的规模化生产提供实验参数和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1.1 主要实验设备

电热恒温水浴锅(HH-8)∶北京思普特科技有限公司;榨汁机(JYL-Y 917)∶九阳股份有限公司;电子天平(FAI204B)∶上海市安亭电子仪器厂;pH计∶上海仪电科学仪器股份有限公司;生化培养箱(LRH-70)∶上海一恒科学仪器有限公司;高压均质机(GJJ-0.03/100)∶上海诺尼轻工机械有限公司;发酵罐(5L/MGF-5)∶南京汇科生物工程设备有限公司;手持糖量计∶上海易测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1.1.2 实验材料与试剂

芒果、圣女果∶购于百色市农贸市场;果胶酶、纤维素酶、蛋白酶∶深圳恒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菌种∶市售川秀乳酸菌酸奶发酵剂(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1∶1);白砂糖、葡萄糖、N a2CO3均为食品级。2,6-二氯靛酚、抗坏血酸(VC)等为分析纯。

1.2 实验方法

1.2.1 工艺流程

(1)芒果汁的制备。

新鲜芒果→清洗→热烫、去皮、去核、切块→打浆(加VC)→酶解(加果胶酶、纤维素酶)→过滤→芒果汁。

(2)圣女果汁的制备。

新鲜圣女果→清洗→热烫→打浆(加VC)→酶解(加果胶酶、蛋白酶)→过滤→圣女果汁。

(3)复合果汁发酵工艺。

混合果汁(芒果汁+圣女果汁)→调配(加柠檬酸、白砂糖)→均质→灭菌→接种→发酵→冷藏(后酸化)→灌装→成品[21-22]。

1.2.2 实验方法

(1)原料的挑选

在百色市农贸市场购买成熟红透、表皮微软、无霉变腐烂、无病虫害的圣女果;越南青皮玉芒则选用新鲜饱满、成熟且无机械损伤、无病虫害的芒果。

(2)果汁的制备

芒果汁的制备。将芒果洗净之后放入95℃的热水中烫至皮软、捞出、剥皮、切块称重,与温水1∶1混合,加入0.1%VC,用榨汁机打浆至无明显果粒为止,然后加0.1%果胶酶、0.1%纤维素酶充分混匀,立即放入50℃的恒温培养箱中酶解2 h,用八层无菌纱布过滤,备用。

圣女果汁的制备。将圣女果洗净之后放入95℃的热水中烫5 m in(钝化酶活性),立即冷却至室温,与温水1∶1混合,加入0.1%VC,置于榨汁机中进行打浆,然后加0.1%果胶酶、0.1%蛋白酶混匀,立即放入50℃的恒温培养箱中酶解2 h,用八层无菌纱布过滤,备用。

芒果汁与圣女果汁混合。将芒果汁和圣女果汁按不同比例混合,加入白砂糖、柠檬酸,拌均匀。在44~45℃条件下发酵8 h,然后快速冷却至5~8℃,灌装、密封,将成品放在4℃冰箱中冷藏16 h,抑制乳酸菌的生长,防止酸度过大,同时可以促进芳香物质产生,增加产品的黏稠度。

1.2.3 单因素实验

在发酵温度为44℃,发酵时间为8 h,果汁配比为1∶1的条件下,选择不同的接种量(1%、3%、5%、7%、9%)对饮料风味的影响;在发酵时间为8 h、果汁配比为1∶1、接种量3%的条件下,选择不同的发酵温度(38℃、40℃、42℃、44℃、46℃)对饮料风味的影响;在发酵温度44℃、果汁配比1∶1、接种量3%的条件下,选择不同的发酵时间(5 h、8 h、11 h、14 h、17 h)对发酵饮料风味的影响;在发酵温度44℃、发酵时间8 h、接种量3%的条件下,选择不同的果汁配比(圣女果汁∶芒果汁分别为1∶1、1∶2、1∶3、1∶4、1∶5)对饮料风味的影响。每个试验点重复3次,实验数据采用SAS6.12软件进行方差分析,结果以平均值±标准偏差表示。

1.2.4 正交实验

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择对芒果-圣女果复合乳酸发酵饮料影响比较显著的因素有菌种接种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果汁配比,进行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L9(34)设计,以感官评分为指标,确定最佳发酵工艺参数。因素水平表见表1。

表1 正交试验因素与水平

1.2.5 检测方法

产品感官评价主要根据产品的色泽、香味、滋味和组织状态进行综合评分。选10位有品评经验的老师和学生作为评价小组,进行品评并打分,所有指标的评分之和为感官总评分,其平均分即为感官评分[23-24]。感官评价标准见表2。

表2 芒果-圣女果复合乳酸发酵饮料感官评价标准

乳酸含量测定参照国标GB/T 12456-2008[25];还原糖含量测定参照国标GB5009.7-2016[26];Vc含量测定参照国标GB5009.86-2016[27];p H值的测定∶雷磁PHS-3C pH计;可溶性固形物测定参照国标GB/T 12143-2008[28];大肠菌群测定参照国标GB4789.3-2010[29];菌落总数测定参照国标GB 4789.2-2010[30]。

2 结果与分析

2.1 单因素实验

2.1.1 乳酸菌接种量对芒果-圣女果复合乳酸发酵饮料感官评价的影响

不同接种量对乳酸发酵饮料感官评价的影响如图1所示,感官评价得分先是随着接种量的增加而升高,随后又有所下降。当接种量小于3%时,感官评价得分随着接种量的增加而升高,接种量超过3%之后,感官评分反而下降。可能的原因是当接种量较低时,果汁中乳酸菌繁殖较慢,发酵周期延长,产酸量低,果汁中糖分未被充分利用,口感甜腻,不够酸;当接种量相对较大时,初始活菌数越多,菌种增殖越快,代谢产酸就越多;当菌种添加量过高时,菌体增长过快,消耗果汁中大量的营养物质,产酸量就会减少。因此,乳酸菌接种量在1~5%范围内比较合适。经SAS软件方差分析P<0.05,说明接种量对发酵饮料感官评价的影响显著。

图1 接种量对复合乳酸发酵饮料感官评价的影响

2.1.2 发酵温度对芒果-圣女果复合乳酸发酵饮料感官评价的影响

不同温度对芒果-圣女果复合乳酸发酵饮料感官评价的影响如图2所示,感官评价得分随着发酵温度的升高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当发酵温度为44℃时,饮料色泽均一,呈橙红色,具有芒果及圣女果香味,酸甜适口,感官评分最高,之后随着发酵温度的升高,感官评价得分开始下降。其原因是发酵温度较低时,菌种活力弱,代谢缓慢,产酸量少,酸甜不协调;继续升高温度,乳酸菌生长繁殖快,代谢旺盛,产酸加快;但温度过高反而会抑制乳酸菌的生长,甚至发生菌体死亡,降低酸度,影响饮料口感、香味及组织状态。因此,发酵温度在42~46℃范围内比较合适。经SAS软件方差分析P<0.05,说明温度对发酵饮料感官评价的影响显著。

图2 发酵温度对复合乳酸发酵饮料感官评价的影响

2.1.3 发酵时间对芒果-圣女果复合乳酸发酵饮料感官评价的影响

不同发酵时间对芒果-圣女果复合乳酸发酵饮料感官评价的影响见图3,由图3可知,在发酵时间5~11 h内,感官评价得分逐渐升高,当发酵时间为11 h时,饮料色泽均一,呈橙红色,无分层,具有芒果及圣女果香味,酸甜适中,感官评价得分最高;超过11 h后,随着发酵时间延长,感官评价得分逐渐下降。可能的原因是发酵时间较短时,果汁中乳酸菌数相对较少,产酸量偏低;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产乳酸量不断增多;当发酵时间过长时,发酵液中的乳酸含量过多,影响饮料的口感。因此,选择发酵时间在8~14 h范围内比较合适。经SAS软件方差分析P<0.05,说明发酵时间对发酵饮料感官评价的影响显著。

图3 发酵时间对复合乳酸发酵饮料感官评价的影响

2.1.4 果汁配比对芒果-圣女果复合乳酸发酵饮料感官评价的影响

果汁配比对芒果-圣女果复合乳酸发酵饮料感官评价的影响如图4所示,官评评价得分随着果汁配比的升高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当果汁配比为1∶3时,感官评价得分最高。其原因是当芒果汁添加量较低时,果汁发酵后,芒果味道及芳香不够明显,而西红柿味道太浓,口感也不够细腻柔和,甜味过于单调。当芒果汁添加量过大时,果汁发酵后不够酸,较为甜腻,可能是芒果汁所含可发酵性糖类较少,致使乳酸合成量降低,而且西红柿的味道及清香被掩盖,感官评价得分有所下降。因此,选择果汁配比在1∶2~1∶4范围内比较合适。经SAS软件方差分析P<0.05,说明果汁配比对发酵饮料感官评价的影响显著。

图4 果汁配比对复合乳酸发酵饮料感官评价的影响

2.2 正交实验

按照表1选取的因素和水平,选用L9(34)正交表进行试验,结果见表3。由表可知,芒果-圣女果复合乳酸发酵饮料的最优方案为A2B1C3D2,即接种量为3%,发酵温度42℃,发酵时间14 h,果汁配比1∶3。极差分析表明,影响饮料风味感官评价因素主次顺序D>B>A>C,即∶果汁配比>发酵温度>接种量>发酵时间。由表4感官评价方差分析结果可以得出,接种量、发酵温度和果汁配比对饮料风味感官评价的影响显著,发酵时间对饮料风味感官评价的影响不显著。

表3 正交实验结果分析

表4 感官评价方差分析方差来源

2.3 验证实验

由于最佳组合(A2B1C3D2)不在正交实验设计中,因此需要做验证实验。按照正交实验优选工艺A2B1C3D2和实验设计中的最优组合A3B1C3D2分别重复3次实验,A2B1C3D2工艺的感官评价得分81.9±0.3,而A3B1C3D2工艺(接种量5%,发酵温度42℃,发酵时间14 h,果汁配比1∶3)的感官评价得分86.4±0.8。通过差异显著性分析(P<0.05),说明两种发酵工艺差异性显著。因此,选择芒果-圣女果复合乳酸发酵的最佳组合为为A3B1C3D2,即接种量5%,发酵温度42℃,发酵时间14 h,果汁配比1∶3。

2.4 芒果-圣女果复合乳酸发酵饮料的质量指标

2.4.1 感官指标

表5 产品感官指标测定结果

2.4.2 微生物指标

表6 微生物指标测定结果

2.4.3 理化指标

表7 理化指标测定结果

3 结论

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对芒果-圣女果复合乳酸发酵饮料的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得到了最优发酵条件为∶接种量5%,发酵温度42℃,发酵时间14 h,果汁配比1∶3,发酵结束后于4℃冷藏16 h。在此条件下制得的乳酸饮料具有组织状态均一、酸甜可口、口感柔滑,既具有浓郁的芒果果香又具有圣女果清香,是一款新型的乳酸菌保健饮料,为圣女果、芒果的综合利用开辟了新的途径。

乳酸菌发酵饮料是一种全球性饮品,其研究与开发已成为国内外很多学者研究的热门课题之一,开发芒果-圣女果复合果汁乳酸发酵饮料不仅拓宽了芒果与圣女果资源的应用,还综合了芒果、圣女果的丰富营养和乳酸菌发酵饮料的特有的保健功效,作为新型乳酸饮品,具有广阔的研究前景。

参考文献∶

[1]PERPETUO G F,SALGADO J M.Effect of mango ingestion on blood glucose levelsof normal and diabetic rats[J].Plant Foods for Human Nutrition,2003,58(3)∶1-12.

[2]KONDAPALLI N,SADINENI V,PRASAD S V,et al.Enhancing antioxidant activity,m icrobial and sensory quality of mango(Mangifera indica L.)juice byγ-irradiation and its in vitro radioprotective potential[J].Journal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5,52(7)∶4054-4065.

[3]胡会刚,赵巧丽,庞振才,等.芒果皮渣多糖脱蛋白和脱色工艺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18,39(1)∶183-188.

[4]孙晓东,谭书明,刘芳宏,等.新鲜芒果采后贮藏保鲜综述[J].食品与发酵科技,2017,53(1)∶78-82.

[5]VICKNESHA S,ZULIANA R,DOM IN IC S G,et al.Effects of Thermal and Non-thermal Processing on Phenolic Compounds,Antioxidant Activity and Sensory Attributesof Chokanan Mango Juice[J].Food and Bioprocess Technology,2015,8(11)∶2256-2267.

[6]VARAKUMAR S,NARESH K,VIJAYA?S.Effect of co-fermentation with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and Torulaspora delbrueckii or Metschnikowia pulcherrima on the aroma and sensory properties of mango w ine[J].Annals of Microbiology,2012,62(4)∶1353-1360.

[7]NEGIP,JOHN SK,RAO PU.Antimicrobial activity of mango sap[J].Food Research and Technology,2002,214(4)∶327-330.

[8]HOANGHN,AVI S,SANDY V B,et al.The evolution of quality characteristics of mango piece after pasteurization and during shelf life in a mango juice drink[J].European Food Research and Technology,2016,242(5)∶703-712.

[9]叶华.圣女果酒主发酵工艺研究[J].中国酿造,2011(4)∶182-186.

[10]ZUOBING XIAO,QUYANG WU,YUNWEI NIU,et al.Optimization of 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 and Its Application in Analysis of Volatile Compounds in Cherry Tomato by Gas Chromatography[J].Food Analytical Methods,2017,10(3)∶596-609.

[11]GINESBENITO M H,MARIA B A,AMAURY T R,et al.Processing,Packaging,and Storage of Tomato Products∶Influence on the Lycopene Content[J].Food Engineering Review s,2016,8(1)∶52-75.

[12]ANANDP,PRABHUDEV SH,VIJAYALAKSHM IM R,et al.Implication of processing and differential blending on quality characteristics in nutritionally enriched ketchup(Nutri-Ketchup)from acerolaand tomato[J].Journal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6,53(8)∶3175-3185.

[13]田华,韩慢慢,陈乐玲.圣女果保鲜技术研究进展[J].食品工业科技,2016,7(37)∶396-400.

[14]CHENGZHONGLI,JUNTAO,HUANXIN?ZHANG.Peach gum polysaccharides-basededible coatingsextend shelf life of cherry tomatoes[J].Biotechnology,2017,6(7)∶168-175.

[15]崔爽,白洁,李国婧,等.市售番茄和圣女果果实中番茄红素HPLC检测方法的研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7(2)∶62-66.

[16]刘治心,张婉滢,李湘利,等.响应面法优化胡萝卜乳酸饮料的生产工艺及对DPPH的清除作用[J].中国乳品工业,2018,46(5)∶53-57.

[17]王超,林小晖,杜冰.乳酸菌发酵型饮料的研究现状与前景[J].饮料工业,2018,21(1)∶68-70.

[18]冯平平.无花果、山药、枣复合之乳酸发酵饮料的研制[D].河北农业大学,2015.

[19]徐安书,胡敏,何军.茎瘤芥叶胡萝卜混合汁复合乳酸菌发酵饮料的研制[J].食品科学,2012,33(14)∶321-325.

[20]YOON K Y,WOODAMSE E,HANG Y D.Probiotication of Tomato Juice by Lactic Bacteria[J].M icrobiology,2014,42(8)∶315-318.

[21]宋喜云.桑叶花生大豆复合乳酸发酵饮料的研制[J].中国酿造,2014,33(12)∶159-163.

[22]SHIN D H,KIM Y S.Studying on the optimum fermentation condition for making lactic acid bevergage by using m ixed vegetable juice[J].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7,37(1)∶198-206.

[23]王作龙,邢顺果,马红梅.莲雾发酵型乳饮料的加工工艺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8,46(10)∶145-147.

[24]许玉然,马福民,邹德静,等.黑木耳人参复合乳酸发酵饮料的工艺研究[J].饮料工业,2015,18(2)∶44-48.

[25]GB/T 12456-2008食品中总酸的测定[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

[26]GB 5009.7-2016还原糖测定[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6.

[27]GB 500986-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抗坏血酸的测定[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6.

[28]GB/T 12143-2008饮料通用分析方法[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

[29]GB 4789.3-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计数[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0.

[30]GB 4789.2-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圣女乳酸菌果汁
益生菌和乳酸菌不能画等号
圣女果高产栽培六步曲
圣女果的“真面目”
不健康的果汁
山东临清测土配方助圣女果丰收
探究圣女果的栽培技术
榨果汁
失忆果汁
酸奶是坏了的牛奶吗
选购乳酸菌饮品有讲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