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转变到改变实现农民培训质变

2019-11-06夏燕英

现代农业研究 2019年10期
关键词:职业农民培育培训

夏燕英

【摘   要】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培养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已经成为时代赋予农民培训的历史使命。本文从调整培训思路、探索培训模式、创新培训方法三方面对职业农民培训工作进行探讨,以期构建农民培训新格局,加快推进高素质职业农民队伍建设工作。

【关键词】 职业农民; 培训; 培育; 农业人才

近年来,双流区农民教育培训工作通过不断探索,在转变中改变,在改变中提升,走出了一条职业农民培训的新路。

1  从“身份农民”向“职业农民”转变,调整培训思路

改革开放以来,双流农业发展基本靠“身份农民”。这类农民因无法取得城镇户籍身份、也由于没有外出打工的技术和机遇,而留在农村从事农业,不是自主择业的结果。他们虽身在农村、干着农业,心却不在农村。要他们扎根农村、从事现代农业有一定难度,要他们“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更是难上加难。就是在这样的农业体制下靠“身份农民”的人数优势,保证农业产出总量,但劳动生产率并不高,不具可持续性。随着城乡融合发展的推进,大量农村人口移居城市,双流区外出打工的农民占60%,再靠留在家的“身份农民”建设农村、发展农业难度很大。他们总体文化水平偏低,学习热情不高,没有提升自我的愿望,是农村的财富,但不是农业的希望。 “职业农民”的概念出现,意味着“农民”由“被动烙上的身份”转为“主动选择的职业”。“农民”不再是身份的象征,而是职业的称谓;“农村”不再是人走村空,而是生机勃勃;“农业”不再全靠老人妇孺,而是“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由原来传统培训“身份农民”向培养“职业农民”转变,来解决农村“谁来种地”和“怎样种地”的问题。要求我们不仅要加强农业生产技术培训,更要重视农业政策法规、农质安全、品牌建设、市场营销、农业信息化等知识和技能培训,既要培养会种田种地的专人,又要培养会销售农产品的能人,还要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贤人,更要培养懂特色农业、旅游农业、智慧农业、互联网农业的高人。

2  从“普惠培训”向“重点培训”改变,探索培训模式

双流区一直重视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区农广校作为农民教育培训和农村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先后培训培养双流农村本土人才231060人(次)。其中:中等学历人才19068人,大专学历人才6987人,本科学历人才589人,实用技术人才204416人次。2012年至今,培育新型职业农民4985人,其中农业职业经理人383人(初级154人,中级219人,高级10人)。通过多年努力,在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上探索出“五重”培育模式。

2.1  重精英挑选

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分先后、分层次、分类别开展培训尤为重要。双流农民近30万人,以培训精英人才为主,培育一批农业职业经理人,对象为三类:

2.1.1  主体负责人    这类人员是职业农民队伍的中坚力量。在专业大户、家庭农场成员、农民专业合作社骨干、农业企业骨干,以及种田能手、养殖能手、农机手中挑选。

2.1.2  村组干部    这类人员是职业农民队伍的推动力量。他(她)们是农村各项方针政策和农业产业发展的推动者、组织者、实践者,引领农村发展,服务广大农民群众,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沟通协作能力、产业引领能力。

2.1.3  农业从业者    这类人员是职业农民队伍的新生力量。他(她)们是热爱农业的城镇居民、返乡农民工、大中专毕业生、复员转业军人等,有参加培训、提升能力的愿望和要求。

2.2  重素质提升

农村变化日新月异,农业品种千姿百态,农业科技突飞猛进,重知识与技能培训的同时更重素质提升。

2.2.1  培养新人    针对职业农民队伍中的新增人员开展培训,课程由公共课、专业课、实训课三部分组成,开设“三堂两场”:政策课堂、专业学堂、营销讲堂、农质专场、实训专场,夯实农业从业基础知识与技能。

2.2.2  提升能人    针对农业职业经理人、青年农场主实施素质提高和能力提升培训。以“科技、品牌、融合、创新”为培训主题,提高参训人员综合素养,培养“扎根农村、服务群众、引领发展”的产业带头人。

2.2.3  升级管理人    鼓励已取得证书的新型职业农民参加农业职业经理人方向的大专学历“免学费”教育,为农业经营主体负责人提供到中国农大、中国农科院、四川农大等高等院校学习的机会,升级他们的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

2.3  重等级评定

成都市已建立一套规范、完善的新型职业农民等级认定管理制度,双流区农业部门联合财政、人社、科技等部门,按照职业农民等级评定标准组织考核、评审和认定工作。对获得培训合格证书的农业从业者,且具备初中及以上文化、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管理2年以上,颁发初级证书。获得初级资格后,每年参加规定学时的知识更新培训、结业考核合格者可升为中级。获得中级资格后,具备高中及以上文化、每年主动参加规定学时的能力提升活动,结业考核合格者可升为高级。

2.4  重队伍建设

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建设直接影响“三农”发展的质量和速度,是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和保障。一是规范管理队伍。双流区建立了职业农民人才库,从年龄、产业、专长、经历等方面进行信息录入与更新。实行动态管理,分别对初级、中级、高级职业农民的在岗情况、经营规模、工作业绩等進行动态考核,并予以维持、提升、降低或取消等级。建立退出机制,对出现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违法违规、失信等问题的人员,从人才库中清退。二是稳定人才队伍。除中央财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项目资金外,每年成都市、双流区分别安排职业农民培训专项资金,用于农业人才培训和建设教学实训基地,为新型职业农民人才培育提供坚实的经济基础。

2.5  重政策引导

2018年11月,双流区制定了《新型职业农民制度试点实施方案》,明确辖区内职业农民可以享受免费培训、产业扶持、科技扶持、创业扶持和金融扶持等政策支持。

2.5.1  免费培训    对农业职业经理人、乡村融合型人才等开展市、区两级培训;对从业型新型职业农民开展区级集中培训。

2.5.2  产业扶持    由农业职业经理人领办、新办的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可优先推荐申报评定市级以上示范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优先享受相关产业扶持政策。

2.5.3  科技扶持    农业职业经理人领办、新办、经营的农民合作社或企业进行农业科技成果的研发、推广、应用和转化的,优先给予立项支持。

2.5.4  社保补贴扶持    农业职业经理人以个体身份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以上一年度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为缴费基数,缴费费率为20%,个人缴费8%,区财政补贴12%。

2.5.5  创业补贴    毕业5年内的高校毕业生取得农业职业经理人证书,首次领办和新办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家庭农场6个月以上,给予1万元一次性奖励。

2.5.6  金融支持    对从事规模种养生产且参加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农业职业经理人,对其应由农户自交保费部分给予20%的减免补助。

3  从“单一人才培训”向“吸引人才培训”质变,创新培训方法

3.1  分类培训

培训分为三类:一是生产经营型,培训现代农业中的“金领”。针对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专业合作社带头人、农业企业负责人等全能型职业农民,开展农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和组织化培训。二是专业技能型,培训现代农业中的“白领”。针对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企业中的生产经营骨干和种养户,开展新品种推广、新技术应用、农质安全、品牌营销等培训。三是社会服务型,培训现代农业中的“蓝领”。针对农机手、植保员、村级动物防疫员、农村信息员等,开展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相关培训。

3.2  吸引培训

念好乡村振兴“人才经”,既要留住身居农村的本土人才,又要吸引外部人才到农村创业。

3.2.1  吸引青年人才    乡村振兴鲜活人才必须是年青人。在愿意扎根乡村的年轻人越来越少的严酷现实下,吸引青年人才,就必须优化农村人才发展条件。双流区通过职业农民培育计划,开展免费培训、实施社保扶持政策、兑付创业补贴等,引凤筑巢,把优秀青年人才引到双流,让外出务工的年轻人重新返回家乡,为乡村振兴注入最鲜活的生命力。

3.2.2  培育本土人才    乡村振兴固本人才必须是本土人。农村不缺人,缺的是人才。对本土农业人才的培养,既要有短期的培训计划,也要有长期的培养机制。通过短期专业技能培训和长期的素质提升活动,让这批本土人才成为乡村振兴的强大力量。

3.2.3  使用创新人才    乡村振兴伟业人才必须是创新人才。实现乡村振兴,要大胆开拓创新,要敢用人才,会用人才。双流区农广校提供“培训、培养、推荐、跟踪”一条龙服务,为想做事的人才提供必要的机会和平台,培育一批又一批优秀农业人才,让乡村发展永远后继有人。

参考文献:

[1] 黄闻君. 创新机制 实现培育“课改”——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探索[J]. 农村工作通讯, 2017(13):61-62.

[2] 汪保根.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理念转变探讨[J]. 现代农业科 技, 2015(18):337-337.

[3] 李高坤. 創新教育培训模式 提高教育培训实效——重庆市开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与实效探索[J]. 福建农业,2015(6):149-150.

猜你喜欢

职业农民培育培训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论农广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重要性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
开展『三扶』 培育新农民
培训路上的感悟——“喜、忧、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