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私恩与公法之间

2019-11-06刘吉同

检察风云 2019年20期
关键词:公法界线刺史

刘吉同

苏章,字孺文。他初到冀州任刺史,“有故人为清河太守”。就是说,这位太守既是他的部属,又是他的老朋友。然而,太守却在任上贪赃枉法。毕竟是故交,怎么办呢?苏章请太守备下酒和菜肴,老朋友当然很乐意了。这天,两人在席上推杯换盏,“陈平生之好甚欢”。此时太守极为兴奋,说:“人皆有一天,我独有二天!”苏章却说:“今夕苏孺文与故人饮者,私恩也;明日冀州刺史案事者,公法也。”之后“遂举正其罪,州境知章无私,望风畏肃”(《后汉书·苏章传》)。

从这件事中可领悟出多个道理:其一,“刺史”与普通人一样,都有社交的经历和需要,都会有故旧新朋。苏章也不例外,从他与太守酒席上的“陈平生之好甚欢”来看,两人之前肯定是好朋友。其二,朋友是会变化的,苏章一生以清正名世,而太守却沦为了贪官。其三,身为官员,与朋友之间,一定要划分清楚私恩与公法之间的界线。苏章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他把握住了两者之间的“最佳点”,他与太守饮酒,是以故旧的身份把酒言欢,畅谈往昔,享受友谊。他将太守绳之以法,是以刺史的身份,恪尽职守,依法办案,不枉不纵。其四,价值观发生了变化,朋友是可以分道扬镳的。我估计苏章将太守送进监狱后,两人的友谊恐怕就画上句号了。其实这样的结果是好事,“道不同,不相为谋”,也无法为友。其五,只有正直无私的人,才是崇高的人。当苏章对老朋友也依法治罪不予袒护时,人们看到了一位大写的人。反观清河太守,贪污受贿,龌龊卑鄙,哪有什么人格可言。其六,无私的效应非常大,苏章对老朋友“一视同仁”将其下狱,换来全州“望风畏肃”。

但是,能做到像苏章这样,又何其难也。难在哪?难在把握不住私恩与公法之间的界线。这里所讲的把握不住,并不是说他们道理上分不清,而是做起来 “明知不应为而为之”。若之间再有“利益输送”,那就更“一发而不可收拾了”,敢把公法踩在脚下。戏曲中《杨三姐告状》里的县官牛成、《窦娥冤》里的楚州知府桃杌、《玉堂春》里的洪洞縣令、《陈三两》里的知州陈凤鸣等等,都是这类货色。戏曲来源于生活,现实中的贪官就是历史上的伯嚭、石显、元载、蔡京、严嵩、和珅之流。前些年民间多有流传,说某些“太守”变成了私企老板的马仔,老板令他十分钟赶到,他不敢慢十秒。为什么?拿了人家的手软呗。这还有什么人格可言!贪官,不但对不起党和人民,恐怕也对不起他的先祖吧。历史上有多少人,因把握不好公私界线而栽倒,甚至栽得人仰马翻,遗臭万年。

那么,苏章为什么能做到呢?不妨从其传记里找些信息。他的爷爷叫苏纯,性格倔强敢当面直言,“士友咸惮之”,但又广受尊敬,在京城声望很高。说明他有着良好的家风。他“少博学,能属文”,说明他从小就有扎实的人文功底,儒家的很多理念早已根植于心。汉军攻打北匈奴时,他以奉车都尉一职参战,亦勇亦智,立下战功,战后封中陵乡侯,说明他有不怕死的精神。他出任武原县令,“时岁饥,辄开仓廪,活三千余户”,说明他“爱民如子”且敢于担当。他做并州刺史时,上折得罪了当地权贵,“忤旨,坐免”,从此隐居乡里,勤力稼穑。“后征为河南尹,不就”。说明他性格刚烈,疾恶如仇,既敢斗一地的邪恶势力,又把官位看得很轻。这些信息,一方面能帮助我们找到苏章公私分明的答案;另一方面,虽不一定都符合现代文明理念,但无疑极有借鉴意义。

图:付业兴  编辑:薛华  icexue0321@163.com

猜你喜欢

公法界线刺史
为何唐代文人多任“刺史”
为何唐代文人多任“刺史”
为何唐代文人多任“刺史”
The Beasts Within
有界线性算子的Drazin逆的逆序律
关于进一步加强行政区域界线管理维护边界地区社会稳定的意见
公法
婚姻的智慧,是分寸和界线
公法人管理和公共财政规模对农田灌溉设施的影响
当私情遭遇公法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