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孩子的话,你真的听懂了吗?

2019-11-06武燕

莫愁·家教与成才 2019年10期
关键词:王八情景剧团体

武燕

心理学中有一个专有名词:团体心理辅导。它是常见的心理辅导手段之一。因为该手段具有成员参与度高、体验好、压力小等优点,在青少年的心理辅导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我也经常用此方法开展活动,每次都有很多感触。

暑假期间,我对即将升入初二的孩子开展了名为“学习应对姿态,促进亲子沟通”的团体心理辅导,引发了很多思考。

孩子的话,你真的听懂了吗?

在和孩子互动中,我请每个孩子用一种动物形容自己的妈妈,其中一个孩子回答“王八”,教室里一阵哄笑。我追问这个孩子:“為什么用‘王八形容妈妈呢?”孩子说:“因为王八活得久。”“你是希望妈妈活得长寿、健康吗?”孩子说:“也不是,她总说,她吃过的盐比我吃过的饭都多,那不就是她活得很久的意思吗?”

这段简短的对话,让我庆幸自己没有轻易指责孩子“怎么可以骂人呢”,也没有用自己的逻辑代替孩子回答,而是通过不断追问,了解到孩子的真实想法。可是有多少父母能做到这一点呢?

平时和父母的接触中,经常会听到父母说“我就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我会对他们说:“别着急下结论,别着急发火,听听孩子还会说些什么。”我给他们介绍“冰山理论”,只有耐心听完孩子的话,知晓他们行为背后的原因,我们才更容易理解孩子,瞬间被激发的情绪才会尽快消散。

不同的教养方式培养出不同的孩子

根据孩子们的答案,我把他们分成了3组,他们自己取名为“猛兽组”“萌宠组”“不可描述组”。我要求学生以情景剧的方式表现父母和孩子互动的场景。10分钟后,孩子们开始展示了。

“猛兽组”第一个上台表演。在他们的情景剧中出现了考试、写作业和父母斗智斗勇等内容。孩子们演得非常兴奋,观众们也乐得前仰后合。观看表演的过程中,我一直在想,这些把妈妈形容为狮子、老虎的孩子们,一旦脱离了父母的管教,被压抑的天性也就释放了出来。他们的父母如果看到这一幕会有何感想?会不会开始理解自己的孩子?在今后的相处中,会不会给孩子更多的话语权?

“萌宠组”第二个表演。演出中,成绩、考试、补习班、别人家的孩子填满了亲子日常对话。虽然小演员们演得颇为有趣,可作为旁观者的我有点儿难过,我对父母是失望的,因为父母们没有将生活的丰富性展现在孩子的面前。

罗曼·罗兰说过:“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没有对生活的感知,如何去热爱生活?若是父母们能放大格局与视野,放眼孩子一生发展的长度,在培养孩子上也许会有不同的领悟。

“不可描述组”最后表演。组员你看着我、我看着你,最后总算有两位同学站了起来,进行了非常简单的对话,表演就仓促收场了。孩子们不确定自己可以是主角,始终处于一种回避的状态,他们或是冷漠,或是惴惴不安。为什么这个组是这样的气质呢?或许从他们对母亲的比喻中可以窥出一些端倪:蛇、蜥蜴、蜘蛛、甲壳虫,还有一些生存在玄幻小说中的奇怪的动物……成人的不良行为促成孩子的不良行为,无意中,父母把孩子变成了他们最不希望看到的样子。

父母要跟上孩子成长的脚步

我带着孩子们了解了“萨提亚的应对姿态”(一种心理辅导手段)。在体验中孩子们发现,原来那个经常指责自己的父母也经常自责,那个喋喋不休的父母内心也非常不安,那个高高在上的父母也在努力克制着自己的情绪。

带着这份理解,孩子们会看到父母的无助、担忧、压力等情绪,看到父母对自己的爱与期待,并学着去接纳。

团体辅导的最后,每个孩子都分享了自己的感受。一个女孩发言时说:“我以后一定会听父母的话,好好学习。”这句话表面上听来没什么问题,但我从她的语气中听得出,她只是从理性层面认为自己应该那么做,而不是从内心的真实感受出发。我询问这个女孩的父母是什么类型的,她说是指责型的。

我请另一位同学扮演她的父母,做出了指责她的姿态,请她用最自然的姿态回应,她沉默许久,之后选择以指责的姿态去回应。我问:“你刚才不是说以后一定会听父母的话吗?”女孩回答我:“面对他们的指责,我做不到。”我提醒孩子们,做不到是正常的,但是我们要努力通过对父母的理解,改善和父母的关系。

一场团体心理辅导结束了。我想,如果孩子们的父母看到了这一幕,也许他们会有所触动,从而认识到父母自我成长的重要性。毕竟,为人父母最重要的是做最好的自己,从而以良好的行为引导、影响孩子。

(作者系教育硕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级社工师,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市级思品学科带头人。)

编辑 乔可可 15251889157@163.com

猜你喜欢

王八情景剧团体
难忘的科学情景剧表演
中国队获第63届IMO团体总分第一名
新媒体时代下情景剧的“新”呈现
——以情景剧《半条被子》为例
(情景剧)一江之水
一只王八
爷仨钓王八
喝汤
团体无偿献血难成主流
美团体打广告抗议“中国制造”
和谐班子——团体活力的绝对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