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京与广州城市公园花境植物应用调查研究

2019-11-06陈思婕翁殊斐冼丽铧

广东园林 2019年5期
关键词:花境花卉营造

陈思婕 翁殊斐 冼丽铧

花境(Flower border)起源于英国,是一种主要由多年生花卉组成,结合花灌木[1],以观赏为主的种植形式,重在模拟自然界中各种野生花卉交错生长的状态[2]。花境中植物种类多样,配置手法灵活,能够模拟自然生长状态下的植物之美,符合植物景观设计中提倡的生态性原则[3]。花境这一植物景观形式在我国城市绿地中被越来越多地采用,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然而,花境营造在全国范围内却仍处于发展阶段[4],虽发展迅速,但整体上还未形成独立成熟的设计语言,缺乏地方特色和个性[5]。华东、华北地区花境的起步较早,重视花境在城市绿地中的推广和对其配置方法与应用的探索[6~7];近年来,华南地区的园林植物研究者探索了适合当地环境,且能体现岭南地域性特色的花境配置模式[8]。故本文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结合北京(华北地区)和广州(华南地区)两地的花境营造实例,探讨公园花境的植物选择、配置与造景效果,挖掘两地在花境营造上的特色。

1 研究地概况与调查方法

本研究调研时间为2017年9月—2018年1月,基于对北京与广州多处城市公园花境现状的调查,分别选取了5个代表性的城市公园绿地花境进行调研。北京市花境选择了花境效果较好的罗红摄影艺术馆小游园,汇集各地园林精华的北京园博园,富有自然野趣的香山公园,广袤深邃的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以植物景观为主的北京植物园。广州市的花境选择了造景效果良好的花城广场,空间开阔、现代感较强的海心沙亚运公园,以园林植物造景为主的珠江公园,植物景观质量较高的传祺公园,以湿地景观闻名的海珠湖公园。对两地花境分别进行植物种类调查与记录,测绘花境植物配置平面图,总结两地花境差异,进而对两地花境的植物选择、配置与造景效果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北京与广州公园花境植物种类

2.1.1 两地公园花境植物种类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北京5个具有代表性的公园绿地花境植物共63种,隶属36科59属,从植物应用数量来看,以菊科Compositae、玄参科Scrophulariaceae、禾本科Gramineae、 唇形科Labiatae为主。其中,一二年生花卉10种,占总种数的16%,主要有凤仙花Impatiens balsamina、三色堇Viola tricolor、一串红Salvia splendens、白晶菊Mauranthemum paludosum、夏堇Torenia fournieri等;宿根花卉25种,占40%,主要有马鞭草Verbena officinalis、八宝景天(八宝)Hylotelephium erythrostictum、 细叶美女樱Glandularia tenera等;球根花卉2种,占3%,有大丽花Dahlia pinnata、萱草Hemerocallis fulva等;灌木20种,占32%,仅次于宿根花卉,主要有月季Rosa chinensis、桂花Osmanthus fragrans、杜鹃Rhododendron simsii等。调查中常见种类为49种,应用的宿根花卉较多。

广州公园花境应用的植物共71种,隶属40科62属,从植物应用数量来看,以菊科、千屈菜科Lythraceae、百合科Liliaceae为主。其中,一二年生花卉10种,占14%,主要有鸡冠花Celosia cristata、新几内亚凤仙Impatiens hawkeri、一串红Salvia splendens、千日红Gomphrena globosa等;宿根花卉24种,占34%,主要有长春花Catharanthus roseus、四季秋海棠Begonia cucullata、薰衣草Lavandula angustifolia、石竹Dianthus chinensis等;球根花卉6种,占8%,主要有朱顶红Hippeastrum rutilum、 水鬼蕉Hymenocallis littoralis等;灌木29种,占41%,主要有簕杜鹃Bougainvillea glabra、龙船花Ixora chinensis、红背桂Excoecaria cochinchinensis等。调查中常见种类为53种,应用的花灌木较多,宿根花卉的占比不如北京高,而一二年生花卉应用的面积较大。

2.1.2 两地公园花境植物色彩分析

花境大多凭借其艳丽的色彩成为人们游园时的视线焦点,花境中观赏植物种类繁多,色彩缤纷,其色彩表现不仅限于植物花朵颜色,叶色、果色等也是花境色彩的来源,特别是一些彩叶植物的巧妙运用,比花朵更能持久地保持花境的色彩美。在色彩搭配时遵循不同的美学原理,则带来迥异的花境风格,满足两地人们的不同欣赏侧重[9]。

从花境植物调查结果可知,北京公园花境的观赏期主要由4月持续至10月。其中春季、夏季开花的有26种,主要有细叶美女樱、金鱼草Antirrhinum majus、大丽花、翠雀Delphinium grandiflorum、月季等;夏季、秋季开花的有21种,主要有梳黄菊Euryops pectinatus、夏堇、八宝、火把莲Kniphofia uvaria、醉蝶花Tarenaya hassleriana等。花境中颜色运用广泛,红色系占比较大,蓝紫色系花卉次之,除白色系、黄色系花卉外还有丰富的多色花卉。北京公园花境色彩朴素天然,多以深浅不同的绿色为底色,用紫色、橙色、红色、黄色的零星色块点缀(图1~2),使花境不呆板,而呈现出粗犷、利落的色彩风格特点。

为达到最佳的观赏效果,花境的营造体现了一定的色彩配置手法,在突出主体色彩和多色彩混合的基础上,用重复的手法,以加强视觉效果和韵律感,同时又避免杂乱的视觉效果。如北京植物园(图3~4)在选定了黄色孔雀草Tagetes patula、粉色八宝和紫色马鞭草的搭配后,将这一色彩搭配在长条形的林缘、路缘重复使用。此外,利用深色调的植被来强化景深,让人感受到强烈的空间感,带来较好的视觉效果[10]。北京公园花境的色彩较少浓艳热烈,更多呈现出天然、素净的美感。

图1 北京园博园路缘花境平面图

图2 北京园博园路缘花境实景图

图3 北京植物园路缘花境平面图

图4 北京植物园路缘花境实景图

图5 海珠湖公园路缘花境实景

图6 海珠湖公园路缘花境平面图

图7 传祺公园入口花境实景

图8 传祺公园入口花境平面图

调研的5个广州公园花境的观赏期主要由2月持续至11月,其中春、夏季开花的花境植物有27种,有龙船花、凤仙花、翠芦莉Ruellia brittoniana、石竹、朱顶红等;夏、秋季开花的有24种,有朱槿Hibiscus rosa-sinensis、夏堇、簕杜鹃、软枝黄蝉Allamanda cathartica、赪桐Clerodendrum japonicum等。广州公园花境色彩明艳活泼,红色系花卉应用十分突出,明快的黄色系花卉的应用频率次之,偏冷色的蓝紫色系花卉、白色系花卉则相对较少。

广州公园花境虽缤纷而不杂乱,景观效果良好,如海珠湖公园路缘花境(图5~6)与传祺公园入口花境(图7~8)均利用和谐的色彩搭配,将橙、红、玫红、紫、粉等色块协调于同一个花境之中,向人们展示了大自然的缤纷色彩。广州公园花境营造表现出结合环境场所来搭配适合颜色的植物的意识,如在公园入口,以红色系、黄色系、粉色系植物为主,营造一种热烈、活泼的气氛,表现“迎宾”之意;在公园安静休息区的花境多采用寓意冷静的紫色、绿色、蓝色系植物,为游客创设一种安宁沉静的氛围。这些反映出广州公园花境对植物色彩的应用手法比较多样。

2.2 北京与广州公园花境植物配置与造景

2.2.1 两地公园花境平面效果分析

花境的尺度取决于场地、所处公园的尺度。北京公园的尺度基本都很大,比如北京园博园占地267 hm2。从实际案例来看,同类型北京花境的占地面积大多大于广州。北京植物园中心花境(图9)是北京公园绿地花境的典型代表,平面构图为较规则的斑块交织。广州海珠湖公园中心花境(图10)平面效果突出,以不规则的斑块交织,且面积相对北京植物园中心花境来说不大。

图9 北京植物园中心花境平面图

图10 海珠湖公园中心花境

2.2.2 两地公园花境立面效果分析

花境立面效果与平面布局存在一定关系,若要突出表现竖向线条,植物的竖向高度应是宽度的2倍以上;而要表现水平线条,植物的高宽应比较接近;若要表现群体效果,群体水平方向上种植长度则应大于植株单株高度的2倍[11]。根据花境配置宽高比原则,较大面积的平面构图具有较高的立面。北京公园花境竖向变化较大,其采用的植物株高有几个集中高度段,最底层植物高度集中在30~40 cm,常表现出较高的平面,且以几个更高的斑块打破平面,一般采用高于基底平面40~50 cm的植物斑块,如一些尖塔形植物像翠雀、金鱼草、毛地黄Digitalis purpurea等,甚至是高大的乔木如银杏Ginkgo biloba、油松Pinus tabuliformis等,根据花境的平面尺度来合理搭配,竖向变化丰富,呈现出花境浓郁而自然的立面效果。

广州公园花境竖向变化较小,所采用植物的株高一般较相近,在同一花境中,植物高度集中在20~30 cm或是30~40 cm。在花境效果呈一较低平面的同时,为免枯燥乏味,又以几株或几丛高于平面20~30 cm的植物如虎尾兰Dracaena trifasciata、龙舌兰Agave americana、朱蕉Cordyline fruticosa等来点缀,增加竖向变化,使花境更加生动活泼。但总的来说,广州花境在植物高度较平均的情况下更多侧重于表现水平线条,体现花色、质感之美。

2.2.3 两地公园花境造景风格分析

花境的尺度是风格表现的基础,同类型的北京公园花境常较广州公园花境面积大,容易给人一种开阔、自然的景观效果。平面是花境植物配置的依据,直接影响到花境的立面效果,而立面是花境最重要的观赏面,是花境风格表现的骨骼。北京公园花境竖向起伏较大,立面观赏性较强,粗犷野趣;广州公园花境更为注重平面色块的表现,精致鲜艳。两地各异的色彩特征使各自的平立面效果更加突出,北京公园花境配色素雅、天然,放大了花境立面上所呈现出的野生趣味;广州公园花境配色浓烈奔放,突出了色块交织,呈现精致可人的质感。

3 讨论

3.1 植物材料与配置

植物材料是花境景观效果的基础,对花境景观效果影响最大的宿根花卉较难适应广州的湿热气候,对广州花境的营造造成了一定的局限性;然而“花城”广州另辟蹊径,灵活地利用本土花卉、观叶观果植物加以驯化培育,打破了人们对花境效果的固有印象,竟有“南风北渐”之势,特别表现在近年华东花境中出现了簕杜鹃的身影。中国丰富的气候带孕育出的植物材料足以支持花境风格之百花齐放,在进行花境植物配置时,应结合立地条件重点考虑到花境的季相变化[12],合理安排花期,对花境的立面轮廓进行重点设计。要想花境可持续地保持较高观赏水平,在花境配置过程中就应遵循一定的生态学原则,符合花卉本身的生态习性,不能盲目栽植[13]。

3.2 色彩搭配

在进行花境的色彩搭配时,应依据当地的文化背景以及环境氛围等因素确定主色调,然后搭配其它色彩[14]。色彩上,北京公园花境素雅有余,稍显活力不足,可考虑多彩的观花植物、彩叶植物,使花境整体更为饱满。广州花境可从环境心理学、色彩美学的角度找出更佳的色彩搭配方案,如可根据季节来设定花境的色彩基调[15],或是结合花境位置巧用冷暖色调植物等。

3.3 平立面效果

立面是花境的最重要观赏面,北京花境立面层次丰富,景观效果良好,如能增加一些尖塔形、箭形植物的应用,增加大花灌木甚至是观赏性强的小乔木,将较低矮的植物种植于花境前方,较高植物种植于花境后方,或是两侧种较低矮植物,中间种植较高植物[16],从而营造出景深,将取得更为丰富的竖向变化效果。

3.4 本土特色营造

我国自古便有“花径”一词,近似于西方的“花境”,更有“山花夹径幽,古甃生苔涩”的诗句体现出花径的意境[17]。国内园林绿化工作者在学习国外花境营造的先进设计理念与配置手法的同时,应重点探索发展具有我国特色的花境艺术,例如与置石、假山、盆景等传统园林元素相结合[18],或采用蕴含传统文化意味的植物如兰Cymbidiumspp.、 竹 Bambusoideae、杜鹃Rhododendronspp.等,进行设计与实践,来营造出更加能体现我国本土文化特色的花境。

4 结论

在注重生态发展、绿色生活的今天,花境这一兼顾生态、景观要求的园林应用形式仍有很大潜力。据《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十三五”发展规划》,十三五期间广州将建设成为具有岭南特色风貌的花园城市,对各辖区提出了结合城市更新挖掘绿化潜力的要求,并积极促进珠江沿线、主要道路沿线景观升级,不断增加花景、精品绿道和立体绿化,持续推进各类公园的建设,城市公园中的花境建设正响应了时代的号召。值得注意的是,通过实地调查发现,广州的气候虽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宿根花卉的良好表现,但也能根据自身的优势结合乡土花卉营造出效果良好的花境。研究北京、广州两地花境的不同植物选择、不同造景风格等,为今后花境营造提供了新的启迪,如扩大植物材料的选择面,尤其是挖掘、应用乡土植物,以生态学原则、美学原则为指导进行花境设计,关注季相景观,保证最佳观赏期,从而营造富有地域特色的花境植物景观。

猜你喜欢

花境花卉营造
园林植物造景中花境的应用策略研究
诚心为“侨” 营造“家”温暖
2021年山西将完成营造林26.67万公顷(400万亩)
三招搞定花卉病虫害
田园养生景观营造探讨
花境及其设计制作
《花卉之二》
《静物花卉》
擅长营造美好的音色 Marantz SA-10 S1/PM-10 S1
法兰克福“春天”花卉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