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借力文本识记词汇,培养跨文化意识

2019-11-05陶弘扬

初中生世界·初中教学研究 2019年8期
关键词:语篇跨文化词汇

陶弘扬

摘要

以沪教版8A Unit7 Reading:Memory Corner为例,从立足文本、汲取文化知识,联系语篇、理解文化内涵,开拓思维、体验文化差异,辩证思考、形成文化立场四方面探讨了如何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借助文本识记词汇,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关键词

初中英语 阅读教学 词汇 跨文化意识

在多元文化的环境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显得尤为重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英语作为全世界最广泛的语言之一,在文化传播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初中生而言,要较好地了解英语文化,必须在第一时间清除词汇障碍。如何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借力文本理解词汇并加以运用,探索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培养跨文化意识呢?本文以沪教版8A Unit7 Reading:Memory Corner为例做了些许探讨。

一、立足文本,汲取文化知识

在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往往重视传授语言知识,重在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而忽略了文本在特定语境下的文化内涵。学生往往对阅读文本中的英语文化一知半解,更无法很好地运用。词汇教学在这方面的问题尤为突出。词汇教学一直以来是初中英语教学的重、难点,传统的词汇教学方法单一,脱离文本,仅仅告诉学生该词的中文意思,不仅缺乏趣味性,且效率低下。笔者认为,挖掘英语词汇背后的文化信息才是英语阅读教学应该关注的重点。若对词汇的应用语境进行深入解读,可以发现很多有趣的文化知识和信息,可以辨别英语文化与汉语文化的不同,从而拓展学生的英语知识面,增强词汇学习的趣味性,有效地向学生渗透英语文化,促使学生形成跨文化意识。

以Memory Corner一文为例,文中开头便出现了这样一句:“If you make the picture big, strange or silly, you will remember it better.”对于句中“silly”一词,学生并不陌生,所以如果脱离文本,直接发问:“whats the meaning of the word ‘silly?”学生都会脱口而出其比较熟悉的一层意思,即“愚蠢”。但再次细读文章时,不难发现,如果解释为愚蠢,那么如何理解一幅画的愚蠢呢?显然,该词的这一中文意思在这里是解释不通的,背离了其在这一特定语境中的特殊内涵。于是,笔者再次引领学生关注句子中的另外一个词——strange,silly和strange之间用了一个连词or,那么我们不妨大胆地猜测一下,此处的silly是否也暗含了strange的意思呢?于是,笔者带领学生继续读文本,不难发现,这样的猜测是成立的。下文作者通过具体的例子阐释出,脑海想象出的这样一幅画面必须是奇怪的、不寻常的,这样才更有利于记忆,正好印证了silly在英语文化中的另一层意思,也就是not practical。鉴于中英语言文化的差异,作者在这里引用这样一个词汇,也是为了增强情感,凸显出想象画面的不同。从这一例子中,我们不难看出,在英语语言的文化中,以词汇教学为例,如果一味地索求字面意思,那就很难让学生在阅读中体会出英汉差异。只有立足文本,才能在特定文化语境下理解词汇所包含的文化内涵。

二、联系语篇,理解文化内涵

语篇作为英语学习的核心内容,其中隐含着大量的社会文化信息。语篇学习是向学生传递英语文化思想的重要途径。词不离句,句不离篇,也正凸显了语篇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地位。教师在组织学生阅读时,要注重对语篇内容的深入解读,引领学生发现并理解语篇中所体现的文化内涵,将学生置于多元化的文化氛围中,感受英语文化的特色,引导学生形成尊重异域文化的态度,增强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以Memory Corner一文为例,作者在阐释用图片记忆单词的记忆方法时,用了这样一个例子:For example, to remember the word “smiles”, we can imagine there is a “mile” between the first letter and the last letter. This makes it the longest word in the world.在中国文化中,就这个单词本身的中文意思“微笑”来说,也许很难解释其为何会是世界上最长的一个单词。但笔者在解读这一节文本时,联系了上下文的语篇,上文讲到要用图片记忆单词,于是笔者引导学生在脑海中想象一幅图,在这幅图上写着smiles这个单词,而首字母s和尾字母s之间的距离有mile(英里)这么长,而其他的单词用尺量一下,最多也就十几厘米的长度,这样也就不难解释了。这样的一个例子恰恰印证了一个道理,教师在引导学生挖掘词汇本身所带有的文化特征时,离不开语篇的帮助。

三、开拓思维,体验文化差异

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不是应付考试,而是通过所学知识的积累运用于日常交际当中,即语用环境中。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文化体验。

在Memory Corner一文中,第二个作者推荐了这样一个记忆单词的方法:A good method for remembering the spelling of a word is to make a short sentence with each letter of the word.这是一个记忆英文单词的方法,具有一定的文化特性,而汉字的识记显然用不到首字母识记这个方法。英语是初中生学习的第二外语,如若仅仅是让学生记住这样一个理论,不加操练,未免显得有些苍白无力,学生也难以将其运用于实践。于是笔者在教授的过程中,列出了两个单词——true和crazy。这两个单词平时的拼错率较高,于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将现学的这种记忆方法付诸实践。于是学生脑洞大开,造了很多有趣的句子,如teachers really understand elephants, crocodiles ran after zebras yesterday等,在本节课达到了一个高潮的同时,学生也在操练中体验了英汉语言的一大差异。因此,我们不难发现,如果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出具體的文化语境,学生在操练的过程中就能提高对英语语言文化的兴趣,在习得词汇的同时形成跨文化意识。

四、辩证思考,形成文化立场

英语教学的特殊性在于通过教授英语语言,使学生不仅要了解西方文化,更要包容不同文化习惯,也要坚持自己的价值观和行为取向,形成自己的文化立场。

在Memory Corner一文中,作者推荐了用字母构词、造句记忆单词的方法。但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大部分的学生是不太认同这一方法的,他们觉得与其花很多的时间去给每一个字母配一个单词,不如多读几遍。那为何文章的作者认为这不失为一个好方法呢?追根溯源,还是因为英汉语言文化的差异性。对于英语是母语的学习者来说,由于词汇量的支撑,造句并不难,但对于母语是汉语的学习者来说,英语本就是一门第二语言,词汇量远不及母语为英语的学习者,在用这种方法识记单词的时候必定会花大量的时间去想很多其他的词汇。于是,不同的学生对文中这样的识记方法也就形成了不同的文化立场。因此,笔者大胆启发学生,学会用辩证的思维思考问题,形成自己的文化立场。

总之,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更好地习得词汇,教师教给学生的就不仅仅是词义,更应该借力文本,引领学生去探索更多词汇背后的内涵,汲取文化知识,理解文化内涵,体验文化差异,培养跨文化意识。教师应不断加强自身的理论学习,丰富中西方文化知识储备,不断提升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质量,坚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会辩证思考,帮助学生扫除词汇障碍,在体验语言文化的同时形成自己的文化立场。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实验学校)

推荐书目

本书主要围绕交际进行设置,以直接影响中国人交际的几个方面为主,例如:人情与关系、面子、礼貌与礼仪等。同时,书中还涉及了与交际不直接相关但在中国人的交际生活中有重要意义的内容,例如:家庭与夫妻关系、餐饮文化与饭局、民间传统游戏等,希望帮助学习者全面系统地了解和掌握影响中国人交际的诸多文化特点。

【作者】中国文化与跨文化交际

【作者】王晖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猜你喜欢

语篇跨文化词汇
中日能源语篇中语言表征的对比研究
基于语篇分析的课例研究
跨文化的儿童服饰课程初探
基于语篇的初中英语教学策略
The Images of Hua Mulan in Chinese and American films
The Significance of Achieving Effective Cross—cultureCommunication in Foreign Trade Business
词汇小达人
词汇小达人
词汇小达人
词汇小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