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尺水兴波斑斓有味

2019-11-05陈玉剑

初中生世界·初中教学研究 2019年8期
关键词:波澜头脑风暴

陈玉剑

张慧慧老师执教的创意作文展示课“学写情节有波澜的故事”源于统编教材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作文训练点“学写故事”。教材中对此训练点的要求是:“写故事一定要有头有尾,完整地叙述一件事。”我们知道,一篇好的文章就像一首动听的乐曲,可以使人通过联想和想象,在脑海中呈现出鲜活的图景。曲折起伏、扣人心弦的故事,能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使人觉得非看下去不可。从观课情况看,张老师把这节作文课定位为“学写情节有波澜的故事”,恰当,准确,写作指导方面也有一定的创意。

一、视频激趣,感受波澜

本节课的训练重点是体会叙事时波澜起伏的效果,了解一些尺水兴波的方法。张老师没有直接解释什么叫“一波三折”,而是采用视频激趣的创意方式,引导学生进入情境。

课堂伊始,张老师精心选择并剪辑了一段小熊与狮子不幸相遇的惊险视频来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体验什么叫“波澜”:小熊遇到狮子后死里逃生的经过是波澜;狮子一路追赶小熊,妄图袭击小熊的经过是波澜;视频中时时出现的给小熊逃生造成障碍的湍急的河水、陡峭的山崖其实也是波澜。观看视频时,学生瞪大的眼睛、聚精会神的表情和紧紧握住的双手都显示出他们已经被视频情节所吸引,视频激趣的目的已经达成,教师的设计创意初显端倪。

二、巧用表格,化繁为简

于永正老师说过,教学中写的训练不应该游离于课文之外,而是要使它成为学习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我们在教学中,要善于利用“文本”,努力从课文中挖掘写作素材,借鉴写作技巧,让学生在读写迁移中逐渐提升写作能力。也正因为教材中相关资源丰富,如果使用不当就容易让学生迷失,因此本节课中,张老师选择了课内外三则经典的一波三折的例子。

她首先选取蒲松龄的《狼》,让学生在回忆故事情节时,感受“遇狼→惧狼→御狼”的一波三折。然后,她让学生找寻鲁迅《社戏》中的一波三折:想看社戏,却没有船→八叔的船回来了,大人却没有时间→小伙伴有时间,大人却又担心安全。最后,再巧妙自然地引出纪晓岚给八旬老太的祝寿词,让学生在欣赏创意祝寿词的过程中,领悟一波三折的精髓。

在此基础上,张老师运用表格进行归纳,总结出一波三折的常见方法,化繁为简,让学生一目了然。(见下表)

三、“头脑风暴”,碰撞思维

许多时候,学生个体学习思维处于零散、模糊的状态。如何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头脑风暴”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即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在组内交流和倾听的过程中,进行思维的再碰撞,在比较和欣赏中激发兴趣,激活写作靈感。

这堂课上,张老师灵活采用小组“头脑风暴”法,让学生的思维交流碰撞,使学生的创作灵感得以激发。她以“          的故事”为题,要求学生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再自行构思故事,然后在小组内交流,力争运用一波三折的手法使情节起波澜,最后在教室四周的白板上向全班展示小组“头脑风暴”的成果。在全班学生的共同努力下,《青蛙看海的故事》《上学的故事》《座位的故事》等颇有情致的故事一一“出炉”。其中特别值得称道的是《座位的故事》。它是学生交流、碰撞后诞生的佳作,既是真实的故事,又确实做到了一波三折,尺水之中有波澜:“高铁男”耍无赖→“高铁男”炫耀→“高铁男”道歉→“高铁男”被禁乘→小作者评论。

如果说这节课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那就是在写作素材的选择和故事的叙写指导方面可以再精致一些。教师可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生活中寻找素材,这样波澜的设置会更加自然而动人,反之则容易给人以穿凿之感。

此外,张老师虽然介绍了几种制造波澜的方法,但在如何制造波澜的细节指导方面还有待加强。例如,如果在《上学的故事》中提醒学生适当添加外貌、动作等细节方面的描写,文章就会更具真实性和趣味性。

(作者为江苏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江苏省教学名师,现任教于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实验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波澜头脑风暴
波澜
头脑对对碰
脑风暴大挑战
泽西风暴
超级头脑训练营
头脑奥林匹克
头脑风暴
头脑奥林匹克
一石千层浪 思维起波澜
2015A/W暗黑风暴来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