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中国70年经济功能区使命的嬗变

2019-11-05张晓涛

中国对外贸易 2019年10期
关键词:经济特区功能区园区

张晓涛

经济功能区(Special Economic Zone,SEZ)通常指的是在某国境内划定的地理区域,其商业规则与国家领土内其他区域通行的规则不同,在一般研究中也被称之为经济特区或特别经济区,经济功能区是传统商业园区在近代发展起来的现代模式。一个典型的经济功能区的基本特征包括一个地理上单独划定的区域、专设独立管理或行政机构、针对园区提供特惠待遇、独设的海关区(免税优惠)及精简的通关程序等。经济功能区包含的园区种类广泛,有自由贸易区(Free Trade Zone)、出口加工区(Export Processing Zone)、工业园(Industrial Park)、自由港(Free Port)、企业园(Enterprise Zone)、高新技术开发区(High-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和经济技术开发区(Economic &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等。

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中国经济功能区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两个时期。前30年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从广义看,经济功能区基本等同于区域经济,区域经济发展主要在国家发展内外部环境约束下的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下推动进行,建设与投资重点在内陆地区。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空前的“发展奇迹”。中国的成功有许多种解释,但有一点是毋庸置疑,那就是形成产业集聚的经济功能区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经济功能区为中国改革成功做出了重要贡献。最早一批经济特区对市场经济和新型经济体制的成功尝试,为中国其他地区发展创立了样板,拉开了市场经济的帷幕。更为重要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发展,为世界上希望保持自身独立且想快速发展的国家、民族提供了全新的选择与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世界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开放与发展模式的使命

经济功能区建设既是国家全面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探索过程。作为经济功能区的典型模式,经济特区、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保税区、自由贸易试验区等不仅快速推进了中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也被认为是中国智慧、中国经验和中国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各类经济功能区在中国改革开放中所承载的重大历史使命,关于此类功能区的研究在产业经济、区域经济以及经济地理等领域中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

以特区建设为起点,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通过不断探索和推进,逐步开辟了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开放式发展模式。从改革开放的路径轨迹看,以更大的开放办好特区始终是我国经济特区建设的一条主线,利用集聚与扩散效应、以点线面结合的方式推进经济特区建设是实现经济社会整体协调稳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中国“特区—沿海—沿江—沿边”的开放发展构成了一个循序渐进、逐次发展的探索过程,不断充实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体系。以深圳为代表的典型经济特区以“中国式”的作用机制充分展现出传统区域经济学理论中的回流、扩散和涓滴效应,诠释了中国社会制度变迁的独特路徑。经济特区在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政策开放、经济开放和制度开放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几乎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各类经济功能区以及产业集群在经济增长、就业、出口以及吸引外资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在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和管理理念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比较优势培育、要素流动、吸引外商直接投资、企业生产率、经济增长效应和示范带动效应等一直是研究经济特区建设影响的重要领域。

中国经济功能区发展最主要经验可以概况为“循序渐进的试验”“政府积极而务实的推动”和“坚定的市场化取向”。具体经验包括:高层领导强烈的改革与经济发展决心和务实的作风、广泛的优惠政策和给予的自主机制、在较大外部性领域政府支持与积极参与、外商与海外华人的投资、全球价值链的融入与社会网络嵌入、“干中学”带来的技术学习与升级等。

40年栉风沐雨、砥砺奋进,中国各类园区建设发展已经成为中国智慧、中国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大地上为解决人类问题做出贡献,也必将对世界发展中国家和全球发展大有裨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向未来,新起点、新征程、新使命,深圳经济特区再一次扬帆远航,推行全面深化改革,打造全面开放新格局,推行更高层次与目标的改革开放,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率先探索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路径。为实施粤港澳大湾区战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撑。

推进“一带一路”等重大经济、外交战略实施的使命

中国商务部为鼓励和支持国内企业更好地投身海外市场,2005年就提出了创立境外经贸合作区的战略设想,并陆续制定了多项政策措施如政府补贴等以鼓励我国企业跻身海外市场。境外经贸合作区作为一种中国特色的对外投资合作模式,是一种全新的处于探索和创新阶段的跨国投资模式,境外经贸合作区设立后吸引相关企业入驻,有利于形成产业集聚,也有利于我国中小企业抱团走出去,进行集群式投资,实现国际产能合作。我国建设的境外经贸合作区提供了一个可供企业集聚的平台。当前,中国企业走出去仍然处于战略机遇期,随着劳动密集型产业优势的逐渐丧失,境外经贸合作区等集群式走出去是现阶段中国产业转移的新趋势。产业集群的形成往往伴随着大规模的产业转移,成熟的集群平台所具备的强大向心力会吸引更多的产业集群转移。

在国际经济新格局深刻变革、全球新一轮产业转移以及中国对外投资地位演变的大背景下,我国先后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和国际产能合作构想。国际产能合作是我国深化与有关国家互利合作和共同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一带一路”等重大经济和外交战略的重要抓手。境外合作园区正成为我国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全球产业布局的重要承接平台,境外园区可以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实,更可作为国际产能合作的重要载体。如何对接“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战略与规划,帮助中国企业顺利寻求市场和发展平台是至关重要的问题,境外园区建设起到了先行示范的作用。2014年以来,中国高层领导人非常重视海外工业园区建设,不但在国家间战略对话中多次提到加强园区建设,而且在出访期间,参观重要园区几乎成为了惯例。“一带一路”倡议是我国在全球复杂经济政治形势下实现全方位开放格局,深入国际合作,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打破地缘政治羁绊,实现经济转型的重大举措。

“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国产业园区“走出去”的战略升级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建立和发展海外园区成为新形势下落实“一带一路”倡议的具体措施和关键抓手。越来越多的中国产业园区有了走出国门愿望,也具备了走向国际的综合实力。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中国海外园区正作为一种新的力量推动着中国的境外市场开发和全球企业网络的构建,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新旧动能转化以及开放经济新格局形成的过程中成为企业海外高质量投资的重要载体和平台,成为产能合作的重要抓手,作为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手段,促进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包容性增长。

(作者系中央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教授、院长,中国贸促会专家委员会委员)

猜你喜欢

经济特区功能区园区
整合后开发区(园区)名单“3+17”
待疫散云开,来园区赴一场春的修行
河北邯郸拥有现代农业园区167个
临港新片区的法治期待
成都市产业功能区优化调整布局出炉
2019年:产业功能区建设聚焦六大工作
陕西省未来五年将建粮食生产功能区2700万亩
陕西省未来五年将建粮食生产功能区2700万亩
论经济特区在我国非均衡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试论朝鲜对外经济关系现状及其发展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