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袁仁国的“醉”恶之路

2019-11-05杨学义吕鸿

东西南北 2019年18期
关键词:茅台酒茅台贵州

杨学义 吕鸿

初到贵州省仁怀市茅台镇的人,一定会沉醉在浓郁的酱香味里。无论是烈日暴晒,还是黑云压城,抑或阴雨连绵,这股酱香型白酒散发的特有香味就从来没有间断过。这座小镇紧邻赤水河,依河谷而建。河谷两岸的山坡上,大大小小的酒厂、住宅鳞次栉比,山顶云雾缭绕。晚上,河岸两畔灯火辉煌。大名鼎鼎的茅台酒厂就坐落在这里。

“正是茅台酒厂,给这个本来名不见经传的小镇带来了名声与财富。”一名当地人说。无论是不是厂内员工,干不干白酒行业,每个当地人对茅台酒厂都有一种发自内心的热爱和呵护欲——和他们聊起茅台酒厂时,人人滔滔不绝;但聊起刚刚被提起公诉的茅台原董事长袁仁国时,几乎每一个人都是摇摇头、摆摆手:“咱们不谈这个了……”

袁仁国,在他们心中像家丑,最好不要外扬。5月22日,经贵州省委批准,贵州省纪委监委对中国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原副书记、原董事長、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原董事长袁仁国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6月27日,贵阳市人民检察院对袁仁国向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公诉。

人称“袁二”,一颗“恨”的种子

抵达袁仁国的出生地并不容易。记者从仁怀市区驱车出发,经当地人引路,沿着悬崖边的盘山路翻山越岭,不断爬坡、下坡,经过一个半小时后才到达后山乡。后山乡村民加入引路人行列,车辆七拐八拐,到达中心村如榔沟。

袁仁国家族的老宅建在半山腰。两座房子连在一起,呈“7”字形。村民介绍,这是在几年前翻修重建的。从翻修完成,至今无人居住。早年,袁仁国和爷爷奶奶住在一座宅子里,他二叔一家住在另一座里。

袁仁国一共弟兄6个,他排行老二,人们都管他叫“袁二”,他和“袁三”还是一对双胞胎,初中毕业前,哥俩都和爷爷奶奶一同在村里生活。“他的父亲在仁怀县政府部门工作,母亲是县里的农机公司干部,当时属于条件比较优越的。”但毕竟要养活6个孩子,生活还是比较紧张。可能是由于这个原因,他父母把其中的几个孩子送给爷爷奶奶照顾。如果用现在的眼光看,袁仁国也曾是一名农村留守儿童。

“他的父母这样做,引起了袁仁国二叔的不满。”村民们回忆,袁仁国的父亲是弟兄三人,他是大哥。“这弟兄三人的关系是‘老死不相往来,特别是他的父亲与二叔,积怨颇深”。袁仁国的二叔和二婶认为,大哥不应该将父母丢在乡下,将抚养的责任全推给自己,更不应该把孩子送来给爷爷奶奶抚养,增加负担。

长得一模一样的“袁二”和“袁三”给村民留下深刻印象,小哥俩经常是一前一后,共挑一副扁担,帮奶奶挑水。“他们生长在这样一个家庭环境中,对他们肯定不好。”袁家一位邻居认为,或许从那时开始,袁仁国就在内心埋下了一颗“恨”的种子。所以,袁仁国弟兄6人功成名就后,与二叔家关系很差,“袁仁国出事后,通报中有一条说他大搞‘家族式腐败但他的堂兄弟澄清,他们这一家可没有得到袁仁国的一点照顾和好处。”

发迹,始于一笔漂亮的钢笔字

袁仁国的父亲对6个儿子的家教非常严。而且袁家人身上都有吃苦耐劳的品质。当时茅坝镇建有一座陶瓷厂,不少村里人都翻一座山来这里干活。“袁二”和“袁三”小时候也经常到陶瓷厂搬水泥,从山上搬到山下。袁仁国和弟弟用这种方式赚一些学费,分担家庭负担。

袁仁国认真、吃苦的品质,深刻影响了他后来的发展。1973年,袁仁国从仁怀一中毕业,到仁怀县中枢镇做下乡知青。袁仁国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回忆了这段经历:“我们从中枢镇城里挑粪到生产队,八九里崎岖山路,担子压得两个肩膀都红肿不堪,脱了好几层皮。在农村除了耙田未干过,其他的农活我都干过。”1975年,19岁的袁仁国通过招工进入茅台酒厂,成为一名工人,在制酒和制曲的岗位上各干了一年。制曲车间要求密不透风,夏季最热时,气温超过40℃,工人在这种情况下还要不停干活。直到现在,茅台酒厂招聘制酒、制曲工人时,也要进行严苛的体能测试。后来,袁仁国被调入厂里的供应科,干了一年保管员后,再调到宣传科当干部。

“他从一个工人起步,是怎样一步步做到茅台最高层的?”记者对接受采访的每一个人都问了这个问题,答案出奇地一致——袁仁国的钢笔字很漂亮。“这在那个办公靠手写的年代,意味着更多的机会。”多位采访对象告诉记者,不光是袁仁国,袁家的6个兄弟个个字迹清秀,“这一定是与他们父亲的严格家教有密切关系。”在干了两年宣传干部后,袁仁国就调到办公室当秘书了,后来成了办公室副主任。1983年,他考入了贵州工学院,学习企业管理。

1989年是袁仁国开始大放异彩的一年。当年,茅台在参加国家一级企业评选时被拒,理由是茅台酒厂作坊式的生产与国际标准相差太远。袁仁国向管理层主动请缨,进京争取。在北京,他做了3个多小时的陈述,终于打动了分管领导。3个月后,茅台获得了参评国家一级企业的资格。后来,袁仁国担任“上等级办公室”主任,全力为评选做准备,那段时间他基本没有回家。半年后,轻工业部考核专家进场考核。1991年,茅台终于被评为国家一级企业。正是由于这件事,袁仁国的能力得到了茅台高层的重视,他升任茅台酒厂副厂长,跻身高层。此时他只有35岁,再次刷新了所任职位的最年轻纪录。

1998年是袁仁国的又一关键之年。当时,全国各地的糖酒公司和关系户们是茅台酒的主要销售代理。但这一年的亚洲金融危机让销售代理遭遇了贷款危机,直接导致茅台酒提货量下降。同年,山西爆发了震惊全国的假酒案,国内市场对白酒的需求一落千丈。那一年,茅台酒的销售任务是2000吨,到了7月只售出了700吨。

公开简历显示,1998年4月开始,袁仁国担任茅台酒厂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可谓是临危受命。他马上决定在全厂范围内招聘营销人员,并在89名应聘者中亲自挑选出17名,进行短期培训后,就奔赴全国各地销售一线。在派出销售队伍后,袁仁国又在家中搞了一次聚会,宴请的是糖酒公司领导,他亲自下厨做了一顿大餐,并在酒桌上说:“诸位,江湖上有句话叫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今天我请大家喝的是杯患难酒,希望各位能帮助我们茅台酒渡过这个难关,够朋友的干了这杯!”一位与袁仁国私交甚密的人士说,袁仁国随着销售团队到全国各地时,某次和经销商吃饭,经销商使出了激将法:“你喝一杯,我批100箱茅台酒!”袁仁国二话不说,马上连干三大杯,经销商哑口无言,只得兑现承诺。

袁仁国用这种江湖方式完成了当年的销售任务。1998年年底,茅台如期完成2000吨的销售任务,全年销售额比1997年增长13%,利税增长7.7%,工业总产值增长13.5%,产品合格率增长0.2%,创历史最好水平。多名仁怀当地人告诉记者,从那时起,袁仁国就被普遍认为是董事长季克良的继任者、茅台酒厂的接班人。

围绕茅台酒搭起的权钱交易

一个重要人物的出现改变了事情的发展走向。2000年,贵州省轻工厅副厅长乔洪空降,任职贵州茅台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乔洪上任后,主持构建了全国600家区域经销商、600家专卖店组成的销售网络。2007年,茅台酒出厂价从1999年的每瓶168元升至358元,市场价则高达498元,公司销售额也从1999年的9.8亿元增至2006年的62亿元。

关系变得微妙起来,季克良已到了快退休的年龄,袁仁国和乔洪谁将成为继任者成了最大悬念。这一局面随着乔洪的落马而结束。

2011年10月,袁仁国任茅台酒厂董事长、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成为茅台酒厂的最高管理者。在2019年5月22日贵州省纪委监委公布的通报中提到,袁仁国严重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将茅台酒经营权作为拉拢关系、利益交换的工具,进行政治攀附,捞取政治资本。

通过梳理不难发现,在袁仁国担任茅台酒厂最高管理层期间,一些落马官员和茅台酒厂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2018年4月1日,贵州省原副省长王晓光落马。在此之前的2017年7月,曾在贵州深耕多年的全国人大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王三运落马。王三运、王晓光和袁仁国关联颇深。

王三运和王晓光籍贯都在山东,从小又都生活在贵州。两人都曾在贵阳师范学院学习,王三运是王晓光的师兄。之后,王晓光1995年4月到1996年8月是贵阳市委办公厅副县级秘书,而王三运从1995年9月开始任贵阳市委书记,王晓光给王三运当了将近一年的秘书。记者采访过相关人士,该人士称王三运“特别爱喝茅台酒,酒量也大。他手下的各个部门都备了不少茅台酒,等他一去就拿出来‘供奉”。王三运也热衷于为茅台做宣传。1998年,时任贵州省委副书记的王三运出席茅台集团的某签字仪式。多年后,茅台集团在安徽开经销商联谊会时,时任安徽省委副书记的王三运又在合肥接待贵州赴會领导。王晓光在王三运的一次生日宴上送去一箱茅台酒,并有“祝贺师兄大寿”的字样和自己的签名。王三运落马后,这箱酒成了调查王晓光的重要线索。

王晓光与袁仁国的关系也不同寻常。公开报道显示,王晓光任职遵义期间,曾多次为当地的白酒品牌推介会站台。在2017年“多彩贵州风黔酒中国行”河南郑州站活动启幕时,王晓光还曾亲自带队前往郑州。在遵义期间,王晓光多次到茅台酒厂调研。2017年5月,王晓光由遵义市委书记转任贵州省副省长。离开遵义前夕,他还再次到茅台酒厂调研。在这些活动中,袁仁国均陪同。

在贵州省仁怀市茅台机场,一下飞机就能看到一座巨大的茅台酒瓶造型建筑,这是仁怀市留给人们的第一印象。

据媒体报道,王晓光为官多年,爱喝酒,且只喝年份茅台。每当有酒局时,王晓光都会吩咐下属,给他准备一箱酒。就算再胡吃海喝,一顿饭也喝不了一箱茅台,饭局结束后,箱子里经常还剩四五瓶没有开封的酒。这些酒大多被他运回家中,一个月下来能收下50瓶左右。由于家中的好酒太多,王晓光想着变现。他利用职务影响,给相关机构与企业打招呼,办了4张酒类专卖证书,在贵阳开了4家名酒专卖店,交给家人打理。王晓光的无本生意就此做了起来,自己负责“货源”,家人进行销售。

2018年4月,王晓光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仅仅一个月后,2018年5月,袁仁国不再担任贵州茅台公司控股股东中国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董事、法定代表人及董事会相关职务。有媒体披露,袁仁国刚刚从茅台离任即被有关部门以“谈话”形式找去进行调查,主要调查方向包括其与多家经销商的利益往来,以及与贵州某位落马官员相关的问题。

袁仁国曾经为茅台发展做出过贡献,但后来他越来越失控,越来越狂妄,德不配位。不少仁怀当地人这样评价他。

(李雪荐自《环球人物》)

猜你喜欢

茅台酒茅台贵州
抢夺千元白酒市场 茅台被质疑“变相涨价”
牙科界茅台来了
轻信“内部货源”订购飞天茅台酒被骗
辣椒之争
文化茅台建设之我见
“贵州制造”的前世今生
贵州教育出版社
是不是“茅台酒”不重要……
让世界感知多彩贵州
父亲的茅台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