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产青少年犯罪片《全民目击》的叙事分析

2019-11-05丁传宁

戏剧之家 2019年26期
关键词:青少年犯罪叙事视角叙事结构

丁传宁

【摘 要】《全民目击》是国产电影中比较少见的青少年犯罪题材,以处在家庭中心的青少年为核心内容,围绕着他们犯罪之后家长们的态度以及社会的反应展开叙述。《全民目击》打破了传统电影的叙事手法,采用回环套层式的叙事结构实现情节的突转,多视点的叙事视角,编织了一个扑朔迷离、险象环生的叙事大网,导演让观众跟随着镜头一次次寻找真相,却一次次又打破真相,影片中所传达的亲情伦理,金钱因素、法律操控,以及青少年犯罪都值得人们思考。

【关键词】青少年犯罪;叙事结构;叙事视角;叙事主题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26-0094-02

一、影片概述

《全民目击》是由国内新锐导演非行编剧并指导的一部青少年犯罪片,由孙红雷、郭富城等实力派演员主演,两位实力派演员在庭审现场进行炫技式的狂飙演技,着实让人影响深刻。青少年一直都是国家比较关注的对象,习近平总书记在《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时说道:“青年是引风气之先的社会力量,一个民族的文明素养很大程度上体现在青年一代的道德水准和精神风貌上”,这部电影着眼于青少年的犯罪问题,在人性上进行了深度挖掘,这种题材的影片在国内是比较匮乏的,加上非行导演运动非线性叙事结构展现了多重情节的特性,《全民目击》无疑是一部既叫好又叫座的黑马电影,影片运用四个视角讲述了同一个故事,杂糅了犯罪片、法庭片等多种风格类型,而整部影片以回环套层式叙事结构以及多视点的叙事视角来构建多面立体的文本,将影片中的矛盾精巧的编织,剧情一次一次的反转,精彩纷呈,节奏紧凑。非行导演将影片中的犯罪行为合情化,无论是法庭片还是悬疑片,都避免不了犯罪这个问题。罪犯即使不是影片中的主角,也是个关键人物,犯罪片一般由于尺度过大,加之充斥了一些暴力血腥的情节,因为不适合青少年去观看,所以很多犯罪片在送审的时候被终结了。《寻龙诀》导演乌尔善说过:“所有的电影都面对审查,但并不是因为有了审查就没有好电影了。还是在于创作者能不能用自己的智慧,去跨越那个障碍。”非行导演不仅是一名合格的导演,也是一名出色的编剧,他将《全民目击》这部电影的犯罪行为合情化,影片的一开始,观众们先入为主地认为林泰非良善之辈,但随着剧情的发展,影片中的富豪林泰伪造证据的犯罪行为反而是一种亲情的表达,他通过自我牺牲来救出自己的女儿,成为女儿犯罪的替罪羊,他的犯罪动机是保护女儿,在商场上可能他是一个精明的不择手段的商人,但是在女儿这里他是一个最富有人性的父亲,这里犯罪者的塑造并不是心理变态的恶人,而是一个让人同情的个体。他在影片中的种种行为只是为了给女儿一个自由的人生。另一个特点是从视觉上消解了暴力行为,一般这种类型的影片,都会放大暴力场景,成为一个吸引观众的卖点,但是非行导演在对影片的处理上,很少有暴力血腥的镜头出现,犯罪过程被淡化,哪怕是被害人杨丹被钉子扎进头颅,也没有流血镜头,青少年在观看时也不会有视觉上的冲击。《全民目击》并不是通过暴力镜头来取胜,而是通过巧妙的非线性叙事结构以及真情实感来升华影片。

二、国产青少年犯罪片《全民目击》的叙事特征

(一)回环套层式叙事结构

电影叙事结构表明了一部影片的总体构架方式,一般分为因果式线性结构、回环式套层结构、缀合式团块结构、交织式对比结构、梦幻式复调结构,《全民目击》则采用了回环套层式结构。影片的一开始,便由一个红衣女孩的气球升天为起点,在媒体的报道中,观众渐渐明白故事的起因是“著名歌星杨丹的死亡”,在这场对死亡真相的追寻中,第一个被怀疑的对象是林泰的女儿林萌萌。在这一场庭审中,律师周莉对司机孙伟的质问,一步步攻破孙伟的心理防线,在周莉的步步紧逼而又采取温情的线路后,孙伟承认了自己的杀人罪行,原本是“证人”身份的孙伟却变成了“罪犯”,影片的前25分钟流畅地交代了司机孙伟杀人的“真相”。就在观众以为“真相大白”的时候,林泰在法庭上失控将手中的珠子扔向了法庭护栏,这一刻,通过童涛的眼睛时间倒退,回到了第一次庭审的时间,回到了故事的原点。这一次情节被重新构造,影片比第一次节奏更快,也道出了孙伟生病,癌症晚期。童濤并没有因为司机孙伟的认罪而放弃,他继续追查案件的真相。在第二次情节的重新构建中,童涛知道林泰非常冷血,非常狡猾,非常有钱,他利用了林泰唯一的弱点,那就是骄傲,他跟周莉一样,步步紧逼盘问,林泰失控,翻供认罪,交代了自己是杀死未婚妻杨丹的凶手,情节再一次转变,观众再一次以为“真相大白”。林萌萌最终被无罪释放,这也符合了观众的心理。周莉等待林萌萌的释放,这时镜头从周莉的眼睛再次回到了第一次庭审的时间,五月二十八日星期一。这是第三次情节重新回炉,这一次剧情进一步发展,也是对前两个情节的快进,交代了周莉第一次之所以有信心能逼孙伟认罪以及第二次林泰翻供认罪的原因,最终展现了事实的真相。

同一个时间,同一个事件,同一场庭审从不同角度反复叙述,情节回炉再造,继续探求这场谋杀案的真相。《全民目击》的回环套层式叙事结构绝对不只是时间和空间的重复叠加,在同样时间点的三段情节中,影片围绕着事实真相不断给观众制造真相,却又不断打破真相。真相不断,观众的心被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紧张剧情紧紧吸引住,直至最后真相大白。

(二)多视点的叙事视角

叙事视角,是电影叙事的核心,也就是谁讲故事,《全民目击》的叙事视角并不是单一视角叙事模式,而是多重视角。影片的一开始,以媒体视角报道了第一庭审现场,也见证了孙伟的翻供认罪。童涛的视角,不仅交代了他和林萌萌的关系,也让观众以为孙伟和苏虹跟林泰是一伙的,在他的视角中,林泰才是真凶。周莉的视角,林萌萌才是凶手,而林泰所造的一切伪证,都是为了给他的女儿脱罪。这三个视角都是在追寻真相到底是什么,而林泰的视角并不是,在他的视角中,观众看到的是他如何伪造真相以及为什么伪造真相。周莉和童涛的视角是有限视角,他们对案情只知道一星半点,而林泰的视角是全知视角,他知道一切真相,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并且操控了案情的一步步发展,影片叙事视角不断转换,使得案情扑朔迷离,这几位视点人物各自展开情节,又相互补充,每一次视角的转换都揭开了一层谜团,但同时也制造了另一个谜团,使得影片在真相未浮出水面之前一直处于悬而未决的状态。最终,四个视角相互弥补,还原了整个故事。

正是这种多视点的不断转换,影片中的人物形象也在不断地转变,起初,因为童涛的视角,观眾误认为林泰是一个狡猾诡异商人,孙伟的妻子是一个既爱钱又水性杨花的浪荡女人,在周莉的视角中,观众甚至一度误认为林泰是让女儿为其顶罪,因此,在影片的前半部分观众对林泰这个形象产生了极其憎恶的心理。最后在林泰的视角中,这些先入为主的印象才被打破,原来林泰是一位善良的好父亲,而孙伟和孙伟的妻子都是重情重义的好人。

(三)作者立场揭示影片主题

《全民目击》这部影片不仅有着曲折的情节,丰满的人物形象,也有着真挚的叙事主题。以童涛为首的检察官对真相步步紧逼,林泰知道他一天不落网,他的女儿就一天不得安宁。童涛在追求正义的同时却忽视了林泰柔情的一面,林泰纵然在商场阴险毒辣,却可以为了至亲舍弃生命,他的一生中最爱的就是他的女儿。他愿意为了女儿的美好年华和自由为其顶罪,即使周莉找林泰为他辩护,他也愿意为了自己的孩子不去辩护,甚至解雇周莉,这一切的一切,源于一个父亲伟大的爱,这种爱超越了法律的界限,不计代价,与“龙背墙”的故事相呼应,“龙背墙”的故事也升华了影片的主题。小龙王象征着林萌萌,而老龙王则象征着林泰,龙背墙挡住了小龙王所有的罪行,也象征着林泰就是林萌萌的那堵墙,那他挡住了所有的罪行。养不教,父之过,这部影片不仅仅是父亲的救赎,更是青春的顿悟。林萌萌,一个单亲家庭成长的富二代,也是一个极具个性群体的缩影。淘气任性,做事情不考虑后果,所以她能张狂地对别人说,她要杀了即将成为她后母的杨丹,但是林萌萌这样的青少年群体在闯祸时又却显得软弱无助,只能寻求亲人的帮助。“我爸是林泰”这句话看似玩笑,实质上是一种讽刺。当林萌萌回到家中,看见父亲为她录制的那些视频,她终于懂得了什么叫失去,什么叫悔恨,最后她站在雨中,任由雨水冲刷,这也是林萌萌人生的重生。正义也是这部影片的隐性主题,周莉的“我是一个律师,我必须为真相负责”,童涛的“哪怕追到天涯海角,哪怕耗到我退休为止,必须让真凶伏法”,以及林泰在最后的阐述中真诚地向法庭道歉,向检察院道歉,因为“他欺骗过这里”。童涛和周莉对真相和正义的执着,与林泰的道歉都不曾背道而驰。

三、结语

《全民目击》虽是青少年犯罪片,但与同类题材杨德昌所导的《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有所不同,杨德昌导演的《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着重表现的是青少年的犯罪过程,而非行导演在《全民目击》并没有着力表现犯罪过程也没有极力渲染犯罪原因,而是青少年犯罪之后,家长们的态度和社会的反应。影片在一次又一次的反转中,人文关怀被遮蔽,观众的注意点不再是逝去的那个生命,逝者杨丹的镜头非常的少,甚至对林萌萌这个青少年也没有过多的关注,导演通过精彩刺激的情节一味地迎合了观众的“好奇心理”以及关注案件发生的“全民”,这也是这部电影情感的瑕疵所在。从现实层面来看,作为青少年的林萌萌获得了身体的自由,爸爸林泰“救”出了她。但是在精神层面,林萌萌并未获得心灵上的救赎,反而在心理上有一道沉重的枷锁禁锢了她,她越挣扎越痛苦,雨夜里那张稚嫩却又痛苦扭曲的面容并不是一个青少年被救赎后所表现出来的。处在成长阶段的青少年,心智都没有完全成熟,家庭的环境对他们的影响非常大,当青少年犯罪之后,家长如何正确处理,救赎和惩罚对他们有什么样的影响都是值得去深思的。

影片的最后算不上开放式结局,林萌萌的顿悟,她对童涛说出了所有的真相。人生在世,总有一些东西比命重要,对于林泰来说,权力和金钱并不是他最终追求的,他也有感情,他也有爱。“他用生命换来了你的自由,不是为了让你偷生,而是让你重生”,林泰化身成一位温柔的父亲,他是影片中最有杀伤力的角色,一个愿意为了女儿放弃一切的人,包括自己的自由和生命。父爱无言,却重如山。唯有父爱不可辜负,唯有父爱情深义重。

参考文献:

[1]李宏伟.中韩影像中青少年犯罪剖析——以《全民目击》和《诗》为例[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6(6)116-120.

[2]张净雨.全民目击:“和谐”文本的类型改造与叙事迷局[J].当代电影,2014(5)130-133.

猜你喜欢

青少年犯罪叙事视角叙事结构
新闻写作的叙事视角探讨
以微电影《调音师》为例谈中国微电影在叙事上的改进
影像圆融:小议多元叙事视角的选择性后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