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仁恶厮杀的修罗场

2019-11-05张浩苁

戏剧之家 2019年27期
关键词:晚钟

张浩苁

【摘 要】影片《晚钟》摄影极具第五代导演的风格特色,吴子牛以细腻敏锐的艺术感受力,建构出一处安定与混乱、憎恶与良善交织的西部战后空间。荒凉深邃的平原农耕空间、破败迷乱的村庄孤坟空间、黑暗逼仄的掩体山洞空间,让观众对于战后萧条压抑图景和战争的毁灭性有了直观具象的体验。影片通过对每处空间的勾勒,不仅映衬、显现了受战争影响的不同身份的人的主体差异、意识隔阂与冲突,还直接表达了导演的反战思考。

【关键词】晚钟;吴子牛;电影空间;反战电影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27-0086-02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第五代导演的作品都具有相似的风格特点,被贴上了浪漫主义标签,具有革新的视听语言、对历史的反思、身份的反叛,以及深厚的人文内涵深度等。而吴子牛导演在第五代导演中是比较另类的一个,他的成名作《喋血黑谷》的影像风格和叙事方式与其他第五代导演的风格完全不同,它没有像《黄土地》那样通过静止的空间形态和不完整对称的画面构图来宣告自己的存在,而是以一个惊险样式这个十七年时期就已相对成熟的类型电影树立了其在中国主流电影史上的地位。吴子牛是第五代导演中别具风格的,他的作品多是悲郁和荒凉的,较少有欢愉及喜乐,让观众看后有一种别样的人生感受。在当时精英意识充斥、集体反思历史的文化背景下,在《晚钟》粗犷直白的影像建构空间中,承载了作者大仁大爱的人道主义精神,聚焦了生死博弈时折射出来的人性之光。

一、沉郁苍凉的战后空间建构

对电影创作理论稍有了解便知,电影是由大量连续排列的画格连续放映产生的运动影像。而我们对于银幕上的二维影像的实际观感相当于是一个想象空间的真实再现反映,与现实中看到的三维空间的感受是相同的,因此这个电影空间就像能够存在于生活中被感知一样。因为影像的范围又受到了画框的限制,电影空间可分为画内空间和画外空间,本文着重分析《晚钟》的画内空间。

在这部20世纪80年代末的战争片中,吴子牛建构了一个立体多方位的战后空间,以“第五代式”的影像风格,描绘了日军投降后中国农民、军队所处的秋季生活生产空间环境。

影片中建构的第一重战后空间是劳动人民农耕生活的西部空旷平原空间。大片荒芜的黄土地,成百上千奔跑的孩童,手里原始简陋的木棍农具,破烂不堪、缝缝补补的衣物,系着红绳的驴、骨瘦的老牛、陈旧的犁具,妇女怀抱中的孩子,远方薄雾中若隐若现的连绵山丘。从一个个固定、摇移镜头中为我们展现出来的这一连串的乡土符号,集中凸显了农耕生活空间的荒凉、衰败,传递出了人民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生活困苦信息。此农耕生活空间的主题色调为冷色调,以灰色、暗黄色为主,虽然出现暖色,如骡子头上系着的红绳、画面正中央出现的太阳,但是对于空间整体的萧条氛围并未有所改变。在这个耕作空间中虽然能够给人一种安全感,空间内的主体的人已经大体脱离了战争死亡的威胁,但这种安全感也十分脆弱和不稳定,容易被打破。果然,在随后的大批农民迎面向画外空间奔逃而来的全景镜头下,这脆弱的安全感被一颗埋在土里的航空炸弹打破。随之观众通过观看建构起来的该耕作空间的安定感也随之烟消云散,难以再重建,不安情绪充斥在随后的观影过程之中。

如果说第一重耕作空间的建构着力于表现人民的生活现状,并未直接表现战争的面貌,离战争距离还较远,那么第二重空间山岗孤坟、残垣断壁的建构则向着战争的深渊更往前迈了一步,奏出一曲生命悲歌。因日军发动的侵华战争的毁灭性和破坏性,使得数以千万计的无辜人民失去了生命,生活的场所也一并不复存在。电影对于战争的破坏性及战争状态下人性的泯灭展现是直观的,也是残酷的。士兵的尸体暴尸荒野,曾经的住所如今只剩下残垣断壁。五名战士团坐在山丘的运镜和亲人遇害的镜头交叉剪辑,配上内心独白,直接展现战争带来的后果。在这一重悲凄的空间里,冷色调直接占据了全部位置,从前一重空间色调的灰白、淡黄变为昏暗、乌青。这种枯骨埋山岭、离人泪断魂的空间具象呈现使得战争的面貌可见一斑。

二、逼仄开阔空间对抗与国族意识冲突

影片《晚钟》前半部分将农耕生产、残垣断壁、山岗孤坟建构的空间依次展现给观众,带领观众一步一步靠近并触碰那个时代,一步一步更加贴近战争本质。本文将要论述的第三重空间也是导演在本片中重点建构的本片的矛盾冲突集中产生地——日军看守的逼仄山洞空间及五个八路军所处的开阔山谷空间。这两个空间通过一条狭窄的通道相连,两方一处阴暗闭锁、色调阴暗;一处开放敞亮、色调偏暖。以二元对立式的视觉表现,表达了导演的历史感知力和敏锐的艺术嗅觉,也展现了不同意识形态下的主体差异与冲突。

军国主义洗脑下的日本指挥官、服从集体的普通日本士兵、仁慈善良的排长、极度憎恶鬼子的机枪手,在日本小队所在的阴暗闭锁空间中,狭小阴暗、压抑困顿,生命直接受到威胁。较为直接地象征了穷兵黩武的日本社会战后的现状及军国主义的穷途末路。日本指挥官的意识形态是军国主义在日本的产物。

“千百年来,天皇就是日照大神在日本列岛的最高象征。日本学校的教育主题是,‘天皇是神的子孙,国民的使命是消灭不顺从天皇者,幫助世界成为一家。在日本近代以来留下的大量浪人诗词里,躁动不息的总是‘岛国焦灼,以及积淀在文化血脉里的扩张意识。当日本在1895年甲午战争中大胜了中国、朝鲜之后,这种对‘圣战的集体狂热和拥戴在20世纪30年代再次出现。在日复一日的‘神之国谎言灌输下,几乎所有十几岁的日本男孩都盼望着参军,他们中的大多数很快实现了这个愿望。在9·18事变爆发10周年之际,日本所有年龄为20岁的男子,大学生除外,都受到了征召。志愿参军的年龄开始为17岁,后来降低到15岁。此后几年里,一张来自陆军省的红色明信片提醒每一个男性国民,他拥有参加陆军为天皇陛下效忠的光荣使命。” ①倘若以日军指挥官的视角来看,投降意味着承认了日本“神之国”神话的破灭,以及及自身主体性的丧失。在选择了保全手下士兵的生命而投降后,选择剖腹自尽以维系那早已荡然无存的“帝国神话”。在山洞军火库这个空间中,士兵相互洗浴净身,围坐唱歌等一组镜头也是在这一意识形态下的具象表现。

猜你喜欢

晚钟
刘杨作品
女性青年导演电影中的母女关系研究——以电影《柔情史》《春潮》《再见,南屏晚钟》为例
南屏晚钟
乡愁之美
晚 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