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神经外科医护一体化管理对改进危重患者安全的效果分析

2019-11-05冷菁菁LENGJingjing甘晓英GANXiaoying林琳淑LINLinshu

医院管理论坛 2019年7期
关键词:危重医护神经外科

□ 冷菁菁 LENG Jing-jing 甘晓英 GAN Xiao-ying 林琳淑 LIN Lin-shu

神经外科危重患者数量在医院中占较大比例,患者往往承受着疾病带来的巨大痛苦和折磨,多数患者预后较差,患者及家庭的负担较重;且患者有时会出现情绪失控,对患者院内安全造成一定消极影响[1-2]。近年来,随着神经外科患者(家属)自我保护意识、维权意识的不断增强,患者对自身院内安全的要求日益增高,如何加强对神经外科危重患者的安全管理、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及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是目前医院急需解决的问题[3]。常规护理管理对神经外科危重患者的护理管理效果差强人意,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改变,近年来,医护一体化护理管理成为临床管理模式的新方向[4]。因此,本研究将讨论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应用于神经外科对危重患者安全管理情况的影响。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我院神经外科于2017 年7 月起实行医护一体化管理,选择2017 年7 月至2018 年4 月行医护一体化管理的79 例危重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男性53 例,女性26 例;年龄18 ~80 岁,平均年龄41.5±7.3 岁;包括:脑外伤29 例,蛛网膜下腔出血28 例,脑出血11 例,其他11 例。选取2016 年1 月至2017 年6 月接受常规护理管理的79 例危重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55 例,女性24 例;年龄19 ~77 岁,平均年龄41.7±7.5 岁;包括:脑外伤28 例,蛛网膜下腔出血29 例,脑出血12 例,其他10 例。纳入标准:(1)均为神经外科危重患者;(2)年龄≥18 岁;(3)患者Karnofsky 表现评分(KPS)≤40 分。排除标准:(1)术前合并有感染及基础疾病患者;(2)合并血液系统疾病、免疫系统疾病患者;(3)治疗依从性较差患者。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等临床基线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患者及家属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2.管理方法。两组患者均由同一批10 名护士进行护理。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管理,包括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给予患者及家属疾病健康安全知识宣教、告知患者注意事项以及各项护理操作的作用等。

观察组患者实施医护一体化管理,包括:(1)成立医护一体化工作小组,共分三个小组,组长均由高年资且工作能力较强的护士担任,每组有一名临床工作经验丰富的医师参加。组长负责组织小组成员对神经外科各类危重疾病治疗、护理等方面知识的学习、培训与考核。每月定期向护士长汇报,组织小组医护人员固定负责本组患者住院期间及出院后的随访等相关事项。(2)按照每日两次的频率,全体医护人员进行联合查房,在晨间护理床头交接班后,责任护士、主班护士以及主治医师共同到患者床头查看患者情况,提出有疑问的地方,并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护理服务;晚十点左右,值班医师与夜班护士再次进行联合查房。(3)邀请国内专业培训机构的医师、学者对全科医护人员进行培训;选择科内优秀医护人员赴国内知名医院进行参观学习;在院内每月定期进行一次考核,考评护士对神经外科危重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并针对性地加强护士理论及操作能力的学习。(4)增加医护之间、医护人员与患者及患者家属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拉近彼此之间的心理距离。帮助患者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提高治疗与护理的配合度。另外,护士参与病例讨论、参与患者诊疗计划的制定工作,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的护理服务。(5)医护人员共同协助患者转运。转运前,医生与护士共同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分析转运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做好应急准备,确保患者安全;转运后,医护双方均对转运过程进行分析与评价,以不断提高转运质量。(6)管理的延续性。护士及时掌握患者病情,及时将患者的情况反馈给责任医生,并认真做好日常交接班工作,保证接班护士能准确掌握患者情况,使对患者的管理工作持续有效地开展。(7)医护一体化文书记录。医生进行患者病情记录时,对护士的护理记录进行核查,保证记录的一致性。

3.观察指标

3.1 观察并记录两组管理时间内患者药物外渗、压疮、跌倒、皮肤损伤、误吸/窒息及非计划性拔管事件的发生情况,评价两组管理方式对患者安全情况的影响。

3.2 采用《护理服务质量量表》[5],实施医护一体化管理前后,由护士长对每位护士的护理服务质量进行评分,量表内容包括:基础护理、专科护理、责任管理、病房管理及交流沟通5 个维度,每个维度均为20 分,得分越高,则表示护理服务质量越高。

3.3 通过自制满意度调查,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情况。问卷分值为1 ~10 分,1 ~4 分为不满意,5 ~6 分为基本满意,7 ~10 分为满意。满意度=(满意例数+基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0%。问卷共发放158 份,收回158 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100.0%。

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7.0 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两两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两组患者安全情况比较。管理3 个月,观察组患者药物外渗、压疮、跌倒、皮肤损伤、误吸/窒息及非计划性拔管事件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患者安全情况 [n(%)]

2.实施医护一体化管理前后护士护理服务质量评分比较。实施医护一体化管理后,护士在基础护理、专科护理、责任管理、病房管理以及交流沟通5 个维度的得分均明显高于实施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97.47% (77/79),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为84.81%(67/79)。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2 护理服务质量评分(分,

表2 护理服务质量评分(分,

表3 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情况

讨论

神经外科是医院内危重患者比较集中的科室,患者病情发展快、医疗需求高,对科室医护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要求较高[6]。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服务需求的增加,以往以提高患者生理健康为目标的单纯的疾病治疗、护理模式已难以满足人们日益增加的医疗服务需求[7]。因此,新的综合性医疗服务模式的发展受到广泛关注,选择一种能够在“以患者为中心”理念基础上,不断改善医护双方工作,为患者提供更优质医疗服务的管理模式十分重要。

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是当前医疗模式下形成的新型护理管理模式,是各级医生和护士共同组成一个“医护一体化”治疗护理小组,使医生与护士在临床诊疗过程中,相互配合、相互依赖,并对患者负责到底,共同促进患者诊疗顺利完成的管理模式。近年来,在临床护理管理中应用广泛[8-9]。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常规护理管理相比,接受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的观察组患者药物外渗、压疮、跌倒、皮肤损伤、误吸/窒息及非计划性拔管事件的发生率均显著降低,参与该模式管理的护士在基础护理、专科护理、责任管理、病房管理以及交流沟通5 个维度的得分均明显提高,且患者对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的满意度更高。表明医护一体化管理应用于神经外科危重患者,能有效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为患者的安全提供更大的保障,得到患者更高的评价,有利于促进神经外科危重患者的治疗与康复。

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能更有效地加强医护人员之间、医护人员与患者及患者家属之间的沟通,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和协调能力,从而更好地应对工作;医护一体化管理实现了患者住院期间的所有治疗与护理、出院后的随访与指导等均由固定的一组医护人员负责,从而增进医护人员与患者及患者家属之间的友好关系,提高患者及家属的诊疗配合度,使患者的治疗及护理工作得以更顺利、有效地开展;医护一体化管理能帮助护士更好地掌握神经外科专科护理理论知识,护士在护理操作中遇到各种复杂情况时,能有过硬的专业理论知识作为临床护理操作的支撑,从而成功解决各类护理问题,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为患者的护理安全提供保障;医护一体化管理监管力度的增加,使医护人员更有序、更积极地参与到危重患者的诊疗护理中,护士能更及时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地向责任医师提供更加准确的患者情况,有助于医生为患者实施更准确的治疗;为患者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案,使患者的治疗与护理更加安全,故使得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更高[10-12]。

综上所述,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应用于神经外科危重患者,能有效提高护士的护理服务质量,使患者的护理安全得以显著提升,并提高了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在神经外科临床上的应用价值与推广价值均较高。

猜你喜欢

危重医护神经外科
脐静脉置管在危重新生儿救治中的应用
俯卧位通气对36例危重型COVID-19患者的影响
工银医护无界卡一份对医护者的关怀
穿刺颅内血肿消除术在基层神经外科临床应用
“医护到家”真能“到家”?
老年习惯性便秘的蒙医护理
中老年高血压病的预防及蒙医护理
床旁介入超声在老年危重患者中的初步应用
CBL联合PBL教学法在神经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147例危重新生儿转运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