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2019-11-04何纯贵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小学数学

何纯贵

【摘 要】在教学过程中,新课标的要求越来越深入。学校和老师也在积极探索新型的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并取得显著的成效。在所有的教学模式之中,小组教学模式是老师们最青睐的方法。小学数学中引入合作学习的模式势必能够激发小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促进提升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老师在小组合作教学时强化师生互动,拉近师生距离,提升课堂活力。

【关键词】教学模式;小学数学;小组合作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19)22-0255-01

起源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的小组合作学习拥有悠久的历史,它在教育界发挥了其积极的作用。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优化师生关系具有推动作用。纵观小学数学的教学历史,小学数学的课堂效率并不高,教学水平也一直差强人意。小学生从小就养成了被动学习的习惯,并没有感受到学习的趣味性。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创新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小组学习的优势,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能够提升小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数学水平。小组合作学习不只是能够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更能够培养学生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提升学生素质和完善人格具有积极影响。

1   小学生合作意识提升,小组学习更激发团队意识

思维不成熟是小学生的最大特点,他们犹如一张白纸可以被墨笔肆意挥洒。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在他们的思想观念中并没有形成认知,他们只是单纯的觉着小组讨论会比独自一人学习更快乐。现在的小学生由于外界干扰因素太多容易分神,注意力不集中。

小组合作学习可以让每一个学生发挥在课堂中的主人意识,在课堂讨论发表观点中能够积极采取每位同学的建议并给与学生发表自己观念的机会,学生在上数学课时就可以感觉到教学课堂自由轻松,从而享受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上课注意力,进一步提升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乘法口诀为例进行试验,让学生两两分组,学生之间互相检查,其中一个学生速问,另一个学生速答,同学之间比较记忆更容易促进学生学习。这样课堂中没有紧张感,氛围比较轻松,对他们的学习更加有效。

2  小学生积极性和进取心增强,小组学习提升学习

动力

小学生对世界充满着好奇,任何一件事物都能够引发他们的注意力,所以在学习上就更不能马虎,外界因素一干扰他们就会分神。数学老师在组织学生小组学习的时候是可以抓住学生好胜心强的特点来进行的,先给学生设置好学习的目标,让先完成的同学激发后完成的同学,从而实现共同进步,在有目标的情况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自然而然的就被激发出来,在学习中就会很自觉。以乘法为例,教学目标设置成学生可以根据学到的乘法口诀解决现实问题。在教学授课完成后留下关于乘法知识的判断题,如“2×3=2+2+2,8+7=8×7”等算式。小组讨论得出错误的算式并改正,在利用现实生活中的实物验证答案,对回答正确的学生给予鼓励,充分激发小学生好胜心。

3   促进师生关系融洽,小组学习调节师生矛盾

在小学教学过程中,教学互动是师生之间最头疼的问题,当前的教育中依旧传承着古老的教育模式,老师讲课,学生学习,从而导致课程变得枯燥乏味,提不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但是在小组学习过程中老师和学生可以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通过发现学生的问题进而采取有效的措施帮助学生解决,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

在乘法教学过程中,提出“3个6的和是多少,有几种表现形式?”同学们可以组织讨论这个问题,当学生将问题讨论出来之后再在这个基础上继续提问“有3组小朋友参加比赛,每组6个人,总共多少人?”通过刚刚学生的回到再进行延伸,对这种有难度的问题学生就会参与讨论,从而意味着学生对小组合作的学习意识已经形成。

在现代社会发展中,各种竞争变得日益激烈。学生只有学会在合作中学习成长才能稳步自己的成功。在小学数学中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能够提升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探索能力,提升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在课堂上老师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分析问题,提升学生认知,当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会积极发表出自己的想法与他人合作探究,这就充分实现了小组学习的目的,为孩子的学习和性格培养打下了坚实的基礎。

猜你喜欢

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小学数学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作文评改“五步曲”
论构建英语高效互动课堂的策略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