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反思手段促进课题研究的有效开展

2019-11-04王海波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课题研究反思

【摘 要】当新课程改革开始后,很多教师都投入到课程改革的浪潮中,开始实施课题研究,然而却收效甚微。反思手段的开展会帮助正在实施课题研究的教师理清思路,把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实现课题研究的真正意义。

【关键词】反思;课题研究;教学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19)22-0247-01

1   课题研究的概念

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觉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

2   课题研究的目标

2.1  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出发点

一方面,教师通过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进一步改进教学,使教学实践更加合理。另一方面,通过反思发现新问题,分析问题的原因与解决的办法,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2  以课题研究为立足点

通过教师的课前预设反思、课中生成反思、课后总体反思三方面,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课题研究能力,促进课题研究能够稳步、深入的开展。

3   课题研究的内容

一是研究教材知识体系的反思。数学教材的知识体系是知识点之间互相联系的,既是阶梯状的知识结构,也是网状的互相联系的知识结构。因此,每次讲课时教师要把知识点的联系理清,对于课前预设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对于教材知识的讲解才会更加得心应手[1]。

二是研究课堂随机生成的反思。学生的思维会随着教师的引导出现更多的理解,课堂上一些学生别具一格的思维,会带给教师很多的惊喜,也为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再上一层台阶。

三是研究课后总体效果的反思。课后的反思尤其重要,它能够使教师纵观“全局”,清楚的认识到教学中的亮点和不足,便于及时改正问题,发挥自己的长处,打造属于自己风格的教学方式,促进教师自身素质和学生整体能力的提高。

四是研究教学知识过程的反思。自从新课改实施以来,很多教师都转变了观念,开始注重对知识学习过程的引导,不再只注重知识的结果。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也有些教师在对知识学习过程的引导时是不合理的,导致一些孩子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流于形式,知识的形成过程不是特别清楚,知识的结论也很陌生,反而使数学学习更加混乱、知识掌握不扎实。因此,要注重反思教学中对知识形成过程的引导和安排是否有效[2]。

五是研究教学手段的反思。现在正处于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从刚开始教师自己做课件,到现在随意就可以下载所需的课件,使很多教师依赖于多媒体的辅助教学,殊不知有些数学知识,即使演示得再清楚,不如学生动手操作一遍,对知识的理解和创新更有帮助。因此,教师需要反思各种课型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手段会更合适。

4   课题研究途徑

自课题提出以后,教师应采取措施,从教学反思入手,按照在课题实施过程中发现的问题,采取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思路,写反思,做小研究,逐步使教师养成研究的思考习惯,为课题研究积累前期经验。

4.1  组织理论学习,开展研讨课教学

针对课题研究时的教学课程,开展研讨课教学,对教学的前期知识体系、教学中的生成、教学后总体反思进行分别研究。教师分别负责一个方面,进行小研究。根据反思的结果对教学的设计进行调整: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是否有利于学生发展;反思自己的教学是否实现教学目标,反思自己是否取得了预期的效果。总结成功经验,分析思考失败的地方与形成原因,学生课堂表现出现了哪些进步等[3]。搜集关于教学反思的资料,聘请学校专家为教师答疑解惑,提高对教学反思重要性的认识,争取人人做“反思性”教师。

4.2  教学开放日活动促进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并建立反思和归纳

借助每学期的教学开放周活动,与家长一起探讨教学效果,反思学生学习的方式和学习的效果;反思教师提出的问题难易度、学生参与面等并整理归纳,以此促进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作者简介】

王海波(1975~),男,河南三门峡人,河南省三门峡市实验小学,中小学高级教师。

猜你喜欢

课题研究反思
课题研究与答辩评价机制科学化研究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歌曲表演唱应用小组合作探究教学模式思考
工商管理学科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现状调查与思考
高职《园林规划设计》示范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语文教学要在不断的反思中成长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中学生早恋案例分析及反思
新时期中学美术课教学方法的思考
当前学校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探析
论职校教师如何开展课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