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层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9-11-04吴玉泉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分层教学法教学效率小学数学

吴玉泉

【摘 要】自从推行了新课改,改革和创新成为小学教师的追求,具体表现最明显的是数学教学效率的提升。这个过程中出现了多种多样创新式教学方法,教师也运用了很多教学手段,部分学校开始尝试分层教学。所以,小学教师要结合新课改的理念,深入研究数学课堂,运用分层教学法,激发学生兴趣,意在更好的提升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分层教学法;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19)22-0241-02

分层教学法不是简单粗暴地把学生划分等级,而是需要先分析学生的能力,包括学习能力、理解能力,还要知道他们的知识框架,综合考虑之后,要让学生有一个个性化的发展,而后合理、科学的区分学生,促使学生从整体上提高各项素质,开展无差别性质的教学。老师要针对学生的个性特征进行充分的考虑,假设单纯应用某一种方式或者手段进行教学,难免无法满足所有学生需求,这样学生与学生间会产生越来越大的差距。因此,想要因材施教,需要应用分层教学法,从而全面提升小学数学的教学效率以及质量。

1   合理化配合,促进学生的能动性提升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老师和学生要进行合理化配合,才能推动课堂教学有序开展。如果教师和学生之间没有默契的配合,教师就不能够调动学生的主观积极性,同时学生也跟不上教师的步伐,这样基本教学都很难开展,也就谈不上分层教学,教学活动实践结果很难让人满意。如在学习分、角、元类知识的时候,教师要能让学生认识人民币单位,知道分角元,并且知道他们之间的转换率,老师可以运用科学的方法,为同学分配现实准备的模拟货币,通过这种道具与学生互动。这时老师需要考虑学生所处的能力水平,并对一些文具进行标价,让学生更好的识别。有的学生前期知识掌握的不是非常牢固,教师选择1元和5角的货币,发放给他们;前期知识掌握牢固,并且理解能力强的学生,教师选择了1角、5元、10元,还有5角的货币,发放给他们;对于能力一般的学生,教师发放了5角、1元、5元的货币。当货币发放完毕之后,教师引领学生选购文具,提出问题,同学们手中的货币,怎样组合才能购买文具?手中货币是足够买文具吗?还是会有剩余呢?教师扮演售货员,学生扮演消费者,还有一些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同样可以担任售货员,在一买一卖的过程中,学生了解到了本节课的知识,也真实感受到了货币单位的不同和转换率,从而更有效地掌握数学知识,而能力强的学生则大大提升了实践能力,将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数学核心素养得到

培养。

2   明确教学任务,开展分层教学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教师应当先分析学生实际情况,然后布置出对应的教学任务,将总体教学任务做分层划分,这才是分层教学法的应用。教学任务分层完成后,学习任务也要分层布置,这样使得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相应的提升,

学生有一定的提升才愿意学习,积极性才能提高。教师应当针对学习有一定能力,并且学习困难较少的学生,督促其做更多的练习,逐渐提升自主学习能力,还要开发他们的创新能力,训练他们的创新思维,基于此知识点,做拓展训练,举一反三;而针对一些常规学生,则要将重点放在精讲上,尤其是课后的练习题,才能更好地帮助这类学生学习和理解,促进其知识的掌握和巩固;就基础知识掌握较差,学习能力也不是很强的学生,则应当尽心尽力,用耐心和细心帮助他们,督促他们学习,领着他们记忆知识点和定义,并做练习,夯实他们数学知识[1]。如在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二年级下册《统计》教学中,对数学理解接受能力平平的学生,授课教师可以只让学生能够看明白统计图、统计表,并能够从图表中获取具体信息,能够全面理解掌握图表中每个数据代表什么就可以;而對数学理解接受能力较高的学生来说,授课教师则要要求学生能够根据统计图、统计表中的数据以及已知数学题条件,精准地提取出所需要的数据,并对数学问题进行正确的计算;通过这样分层次的数学教学方式,不仅能够让理解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进一步做好基础数学知识的学习,还能够全面满足理解接受能力较强的学生学习欲望,既巩固了数学基础知识教学,还做到数学提升教学,对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整体质量和效率有着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

3   保证教学用具健全,提高教学科学性

应用分层教学法进行数学教学,同样需要完备的教学用具做保障。学校要支持教师开展分层教学,不但在师资上支持,也要在资金上支持,加强资金投入,保证教学用具能更好地使用,从而开展分层次教学。在小学数学知识中,各种角的知识是学习的重难点,在教学时需要一些教学用具,像三角板、格尺、活动角、量角器等。虽然这些教学用具不是每时每刻都要用到,但在学习角知识的时候却是必须用具。教师要想更好地应用这种教学方法,就需要运用到这些教学用具,通过教学用具,以实物展现的形式,将角知识形象化,学生能真切的体会到什么是角,怎样测量角,从而更好地开展分层教学[2]。

如在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二年级上册《角的初步认识》教学中,让小学生认识角、学会画角,并学会比较角的大小,为了进一步帮助小学生理解和认识,授课教师就可以利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进行形象化教学,如三角板的三个角、数学书的四个角以及剪刀张开之后形成的角等,先通过三角板让学生在直观观看中感受到两条边和一个顶点就能够形成一个角,之后再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为学生展示不同的图案,并让学生辨一辨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

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充分运用生活中常见的知识,让学生有一个数学知识生活化的体验,从而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借助教学工具和生活用品,开展科学分组教学,像找一找角,分类角,摆放角等活动,通过这样的活动,不同学生会有不一样的体会,也提升了他们积极性,让其亲自动手操作,提升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分层次教学实际应用后,满足了各种层次学生的需求,也顺应新课改的理念,提升课堂的教学质量,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教学效率,教学效果整体有很大提升,这是未来教学的走向,对于学生发展有着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何金保.分层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教师博览(科研版),2017(10).

[2]徐涛.分层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应用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6(5).

猜你喜欢

分层教学法教学效率小学数学
分层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实践
初中英语教学中分层教学法的应用探讨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效率
论花样游泳运动员选材和初级教学模式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乐学情趣提高化学教学效率探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