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做中学”实践解析

2019-11-04夏佳娟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做中学核心素养小学数学

夏佳娟

【摘 要】本文主要以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做中学”实践为重点进行阐述,结合小学数学教学现状为主要依据,从创建有效的问题情境、提供给学生适当的学习资源、鼓励学生结伴学习这几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与研究,目的在于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为学生以后的数学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做中学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19)22-0238-01

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要把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作为重点内容。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主要有六个方面:人文底蕴、学会学习、科学精神、责任担当、健康生活、实践创新。其中实践创新又包括大胆尝试,对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积极寻求、可以结合特定情境与条件,挑选和制定合理的解决方案、在复杂环境中具有行动的能力等,这些能力和素养的培养是离不开教学实践活动的。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强调做中学,指引学生亲自动手和操作,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和理解数学知识。本文针对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做中学”实践进行深入分析。

1   创建有效的问题情境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部分教师没有把实际生活和学生的学习进行结合,特别是在讲解纯理性的数学知识时。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创建有效的问题情境,结合学生熟悉的实际生活,或者是结合学生自身有意义的场景,对学生进行知识的讲解,使学生可以在情境中进行实践和学习,最终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核心素养。如在讲解“认识千克”时,教师可以在课前给学生布置一个作业,要求学生到超市购买2種水果。然后,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指引学生用手掂量这2种水果,并对这2种水果的重量进行估计。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深入理解重量的概念,进而解决有关千克的实际问题。

2   提供给学生适当的学习资源

在小学数学做中学实践教学中,教师不能一味的把时间与精力都放在设计教案和组织讲解上,不能仅仅满足于教学设备、教材等学习资源,需要多提供给学生一些适当的学习资源,如情感资源、计算机网络资源、人力等。教师需要把时间和精力都集中在如何指引学生对学习资源进行简化和利用,使学生凸显出自身的主体地位,在课堂学习环境中自主利用学习资源,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核心素养,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如在讲解“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教师在引导学生对二分之一的意义进行理解以后,可以给学生提供以下几种学习资源:长绳、纸片、直尺、剪刀等,使学生可以自由进行创造,创造出类似二分之一的分数。学生通过画、剪、叠、量等方式,对各种分数进行列举。此外,教师属于人力资源中的最为重要的因素,应以平等的身份,和学生一起进行小组操作和小组讨论,以便于在适当的时候指引学生解决问题。

3   鼓励学生结伴学习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学习,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该种教学模式经常被学生应用在相互沟通对答案上,以便于可以准确的回答出教师的问题。这样的小组学习模式大大降低了教学质量和效率,并且也阻碍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和发展,因此,教师需要鼓励学生进行合理的结伴学习。教师需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把拥有不同兴趣和不同学习类型的学生分配到一组。此外,教师需要把精力和时间多放在学习小组安排、分工合作规划、学习资源利用的准备工作中,提供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和时间。如在讲解“有趣的乘法计算”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个实践性的作业,通过调查列表的形式,对市场中蔬菜水果的价格进行调查,或者是利用步测的方式,对学校到家的路程进行估算,学生之间可以随意分组,自主进行活动。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可以有效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可以在实践活动中学习数学知识。

总而言之,在新课改背景下,在小学数学做中学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非常重要的,是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关键,并且也是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对教学模式与教学理念进行创新,并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实际学习情况,通过合理有效的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做中学实践教学,提升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终促进学生数学学习成绩的提高。

猜你喜欢

做中学核心素养小学数学
“做中学”教育思想的核心理念分析
关于幼师立体几何教学与幼儿园教育衔接的教学案例
遵循“做中学”理念,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