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谈以数学游戏培养小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应用

2019-11-04欧阳伟平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逻辑推理数学游戏小学数学

欧阳伟平

【摘 要】逻辑推理是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得出数学结论、构成数学体系的重要方式,是人们在数学活动中进行交流的基本思想品质。但在数学教学中,发现许多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不高,导致缺乏数学逻辑推理能力。而数学游戏突出教学课程的游戏性,并借助相应的游戏工具,发挥数学游戏的趣味性,达到怡情益智的教学效果,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积极思考数学的能力,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游戏;逻辑推理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19)22-0210-02

在数学逻辑推理核心素养的形成过程中,学生能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能掌握推理的基本形式,表述论证的过程;能理解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数学游戏指具有娱乐性质的并带有数学因素的游戏,它寓数学问题于游戏之中,顺应了小学生喜欢玩的天性,使学生在游戏中不仅积极主动地学到了数学知识,而且培养了数学思维方法、逻辑推理能力。具备良好逻辑推理思维能力是学好数学的必备条件,本文以笔者的教学实践结合理论来谈谈如何以数学游戏培养小学生逻辑推理能力。

1   巧设数学游戏情景,激发思考问题兴趣

论语中指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在数学教学中尤为深刻。小学数学是夯实基础、培养学生数学素养、逻辑思维能力的关键时刻,学生只有具备良好的数学逻辑推理能力,才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效果。笔者在数学教学中,巧妙地设计数学游戏情景,让学生在数学游戏情景中体验,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充分激发了学生对数学的求知欲及好奇心,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到数学游戏情景学习中,提升学生在数学课堂的学习效率。如在引导学生探索“分母相同的分数加法”一课时,设计了如下数学游戏环节:

(1)出示涂一涂、算一算比赛规则:①在一张白色圆形纸上用蓝色笔涂出它的2/8。②在同样这张白色圆形纸上用红色笔涂出它的1/8。③想一想:这两种颜色一共涂了这张圆形纸的几分之几?④每大组派一名代表上来进行涂色比赛。

(2)上述比赛结束后,再让学生通过上述游戏规

则,在小组内通过开展涂一涂、算一算2/6+1/6等于多少的游戏活动。

(3)学生涂色完成思考讨论:①在2/8+1/8和2/6+1/6这两组分数加法算式中,什么是相同的?②通过涂色和分数计算,你发现在计算中,什么没变,什么相加?

(4)通过学生讨论后分享、汇报得出:同分母分数相加,分母不变,分子相加。

在有趣的数学“涂一涂、算一算”小游戏中,学生全身心投入并直观地了解到“同分母的分数加法”原理、思维、结果。通过思考讨论,水到渠成地得出方法,激发了学生思考数学的兴趣,从而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2   知识融入数学游戏,玩中培养逻辑思维

在小学数学《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中指出:思维能力是指一个人能运用各种符号或信息有效地进行思维,从而进行决策、解决问题、顺利完成思维任务的技能或可能性。它是整个智慧的核心,参与、支配着一切智力活动。无论是学习活动还是创新活动,都离不开思维,思维能力是学习和创新能力的核心所在。数学思维能力的训练不但有助于直观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而且有助于人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但在数学教学中,笔者发现许多学生思考数学的积极性不高,严重缺乏对数学问题的思考,导致缺乏数学逻辑推理能力,数学思维能力薄弱。从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的理论”启发中发现:学生只有具备良好的数学基础知识、积极主动的学习情感和思维能力才能顺畅地到达“最近发展区”,从而转化构建为现有水平的过程。而数学游戏是根据学生喜欢玩的天性,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问题的思考、探索,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把学生现有与潜在的发展水平极大地发生联系,从而建构新的知识体系。为激发学生探索“几分之一大小比较”原理,笔者设计“涂色比赛”的数学游戏。开始出示本节课数学游戏规则:①每位同学拿出一张边长为10厘米的正方形纸。②每位小组成员(3人一小组)用颜色等分别涂出正方形纸的1/2、1/4、1/8(学生可通过自愿选择或通过石头剪刀布选择),比一比谁涂的快。

涂色比赛结束后引导学生思考、反馈比赛的感想。

师:同学们,通过刚才的涂色比赛,你有什么感受?一个学生马上回答:这个游戏不公平,因为涂这张正方形纸的1/8是涂的最少的,而涂1/2是涂的最多的,所以选择涂1/8的会快很多。

师顺势而导:同样大小的正方形纸,你能从涂色快慢知道1/2、1/4、1/8分数中,哪个分数最大?哪个分数最小?为什么?请同学们独立思考后在小组内分享一下你的想法。

学生分享反馈:学生1:从涂色快慢情况来看,涂1/8是最快的,也就是1/8是最小的,而涂是最慢的,也就是1/2是最大的。学生2:1/8是把正方形纸平均分成8份,表示其中的一份,1/2是把正方形纸平均分成2份,表示其中的一份,而2份中的一份大,8份中的一份小,所以大。也就是1/2>1/4>1/8。

在本次的涂色比赛数学游戏活动中,把数学知识巧妙地融入数学游戏,在学生亲身操作和感悟中,激发、培养了学生逻辑推理的思维能力。

3   练习转化游戏形式,乐思多练事半功倍

谚语道: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手过一遍。这充分说明实践和体验的重要性。在常规课堂练习中,教师往往会在引导学生探索新知识后进行相应的巩固练习,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但与此同时,千篇一律的做题会让学生感到枯燥。当学生面对海量的题目时还会出现厌学情绪。笔者在课堂练习中,会适当把一些单调的练习形式转化成游戏形式,不但能巩固所学的知识,而且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在开展“三位数加三位数”练习课时,笔者设計了数学游戏练习课:①三人为一小组,其中两人进行三位数加三位数游戏练习比赛,第三位同学为裁判。②进行比赛的两位同学,一位随意从1至9的扑克牌中抽6张,组成两个三位数,并把这个三位数上下数位对齐组成三位数加三位数的算式,并翻牌给另一位同学看。③另一位同学看到算式后,把算式结果算出来,并用扑克牌(盖好)放在算式的最下面。最后把算式结果的扑克牌翻开。④第三位作为裁判的同学验证结果,若结果正确,则算出结果的同学为胜,否则出算式的同学为胜。⑤五局为一轮,胜者变为出牌者,裁判变为算结果者,输者变为裁判。此环节的设计,不但培养、训练学生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计算能力,而且把枯燥的题海战术转化成学生感兴趣的动手思考数学游戏,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玩中练、玩中思的数学游戏中。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把教学情境、知识探索、巩固练习等通过生动有趣的游戏形式让学生互动参与到数学知识的学习中,达到怡情益智的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积极思考数学的能力,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

【参考文献】

[1]梁淑坤.晚餐后,幸福的数学时光[M].台湾:格子外面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15.

[2]王光明,范文贵.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小学数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逻辑推理数学游戏小学数学
利用思导图进行抽象逻辑推理
花生是谁的
真假借据
超难度逻辑推理大挑战
谈游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现实意义
巧用数学游戏,成就精彩课堂
浅谈小学数学“图形的运动”方面教学策略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