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模型建构在高中化学中的教学实践研究

2019-11-04位冰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模型建构建构主义高中化学

位冰

【摘 要】在高中化学的教学过程中,使用模型建构的范围非常广泛,适当的化学模型可以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有助于学生们更好地学习化学,促进学生的科学思维的培养。本文针对高中化学的教学,阐述了化学模型建构在化学教学中使用的重要性,以更好的让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概念,基于此,提出构建模型的方法,同时对琐碎的知识进行了科学的整合,通过论述和例子进行了比较具体的说明。

【关键词】模型建构;建构主义;高中化学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19)22-0192-02

在目前的高中化学教育中,学生常常无法很好的记忆一些知识点,而通过模型建构的这种教学方法的出现,可以很好的改善這一问题,提高高中化学教学课堂的教学效率与质量。

1   模型建构的概述

高中化学知识中有许多抽象知识点,如氧化还原反应、原电池原理、电解原理等较难理解,如何教学才让学生理解这些抽象的概念?那么教师可以通过构建化学模型,建立起具体的知识体系框架。所谓模型建构就是通过建立认知模型,将研究对象的本质特征、构成要素等之间的相互关系具体化,并利用模型去解释这些抽象的化学知识与化学现象。对于教师而言,模型构建能使得教师快速地将知识点传递给学生,从而能够帮助学生快速抓住核心知识点。

2  模型建构在化学教学中重要性的具体体现

2.1  重视模型建构中的建模思想,抽象知识具体化

建模思想就是把研究对象的一些不重要的细节去除和舍弃,留下主要的因素,建立起本质的联系,再将主要特征抽象出现,最后整合在一起,从而在观念上得到认知结构的思想解放,它是以概念、判断、推理的形式并借以符号、线条、图形的方式表达出来。我们知道,在高中化学的教学中,当讲到有关于结构的知识点时,一般都会借助一些物品作为教具去展示,帮助学生去了解不同的空间结构,学生通过对模型的观看,基本上可以了解这些抽象的概念,这在教学上是很好的突破。通常情况下,我们所说的模型是笼统来讲的,也就是说,指的是我们现实生活中所看见的实物。如可以把氢气还原氧化铜的这个例子看成是一个氧化还原反应原理的一个具体模型;可以把铜锌原电池看成是一个原电池原理的一个具体模型;可以把电解氯化铜溶液看成是电解原理的一个具体模型等。同样也可以将酸的通性看作一个抽象的知识,把酸性氧化物的通性当作一个抽象的模型,这样就可以充分的体现一些理论,用抽象的东西去理解一些问题。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抽象问题的建立,在最初的时候,可以去建立比较具体的东西,因为抽象知识学生会很容易忘记,但具体化的东西却可以方便记忆,根据具体的东西去验证一些知识,可以和学生的认知相互协调。对于一些联系比较小的知识,就可以建构抽象的模型去表达,把零碎的知识代入到模型中,符合学生的一般认知特点。

2.2  模型建构教学方法的转变,拓展学生知识框架

在实际的化学教学中,教师受到高考的影响,教学时间少,任务中,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的化学教师的教学反思,也使得学生变成只是单纯的接受知识,而没有去思考,探索更好学习化学知识的方法。而模型建构教学方法在化学教学中的运用可以很好的调动学生的思维,在一定程度上拓展学生的知识框架,引发学生的思考。因此,在化学的模型建构教学中,化学教师要知道转变教学方法。如要允许学生围绕一个主题进行仔细的研究和学习,即让学生创建一个与之相关的选定概念框架;围绕该问题的典型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这些问题将会构建出一个人知识框架;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发现了自己的问题,形成主动性、知识性、知识性的培训体系[1]。在教学中应围绕思路与方法对学生进行引导,将思路和方法的建构过程与知识的传授融合在一起,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建立抽象模型。如在“铝及其化合物”的学习中,教师首先按照物质的类别,如单质、氧化物、氢氧化物等帮助学生将铝化物建立一个联系,然后再通过分析这些含铝的不同物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用途等帮助学生建立一组抽象模式,使得学生有个系统的知识框架,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3  重视已有知识框架,延伸建构模型的知识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一些事物具有感性的理解,会形成自己的经验和观点。虽然有些观点是不合理的,甚至有可能是错误的,但最基本的知识是生活的经验,并不是随机的。化学教师应重视学生已有知识框架,在离开知识角色学习之前必须注意现有的知识,用现有的知识建构新的知识,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化学知识。为使学生所知道的原有知识有用武之地,可以提出一个问题,之后通过做相应的化学实验,让学生小组之间讨论,最后得出结论。

在学习氧化反应的时候,其实不难发现,每个学生都会感觉这个板块很难,所以好多的学生当学完这个内容的时候,就像没有学过一样,还是不能理解这个内容。在这个教学板块中,笔者选择了学生会比较容易理解的具体模型去引导[1]。之所以这样做有两个原因,第一,这个例子在初中就出现过,自然科学里有提到。在这一块内容上,学生是有印象的,这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切入点。第二,这个例子与氧化还原有关,是氧化还原的内容。在这个教学的过程中,我做出了许多努力,学生在学习中知道了氢气还原氧化铜这一反应中,什么是还原剂,什么被还原。在这基础上告诉学生氧化还原反应是对立的,也是统一的。两者是同时存在的,两种现象当然也是同时存在。同时,从一个比较容易理解的角度去给出判断的方法,之后再做一些引导,学生就会很顺利的想到结果。同理,根据氧化铜在被还原后铜元素化合价是会降低的,不难判断出氢气在反应中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同样铜是氧化铜被还原后得到的产物,可以叫做还原产物,其在化学反应前后化合价是降低的。水是氢气被氧化后的产物,叫氧化产物。最后引导学生从化合价角度对氧化还原反应中的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进行总结。通过一个非常简单的具体模型把抽象的内容和知识点变得具体起来,使学生理解起来没有阻碍。

3   结语

总之,在教学知识点时,要注意到学生是否会构建一些模型,帮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够不够好,这样的关心一定会有比较好的作用。同时,模型建构教学方法是智慧的结晶,是一种良好的教学方法,只要恰当的去使用它,就可以发挥好处。所以在未来的教学中,还需要继续努力。

【参考文献】

[1]周燕.浅谈模型的构建对高中化学解题的积极意义[J].理科考试研究,2014(23).

猜你喜欢

模型建构建构主义高中化学
高中化学解题技巧分析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计算机教育
旁批:建构主义视域下的语文助读抓手——以统编初中教材为例
基于“336”模式构建高中化学智慧课堂的实践研究
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初探
DiscussiononBusinessEnglishLearningBasedonTheoryofConstructivism
在“破”与“立”中,加深概念理解
例谈磁性软白板在生物学模型建构教学中的应用
处级领导干部胜任力的自我评估与模型建构
教师引领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