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优化教学设计的化学微课制作的探索

2019-11-04于洁涂小波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元素初中化学教学设计

于洁 涂小波

【摘 要】以“元素的定义”这一初中化学核心概念的微课制作过程为例,探索基于优化教学设计的化学微课制作流程。在制作过程中,从选题入手,重视系列化微课的构建;从设计入手,着重体现“调查学情→制定目标→设计脚本”的微课教学设计思路,并探索“选择工具→设计互动→确定风格”的媒体设计思路;从反思、反馈入手,探索微课的螺旋式更新思路。

【关键词】教学设计;初中化学;微课;元素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19)22-0183-02

当下,微课已逐渐成为当前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的重点和教育教学改革的研究热点。同时,日益增多的微课作品也反映出当前微课制作的一些主要误区,中国微课创始人胡铁生老师对此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建议:一要高度重视微课程的创新教学设计,大力推进“以学生为中心”的微课。二要更注重对某个学科系列化、专题式、结构化、完整性的微课程建设;三是要注重团队协作开发,提高微课的建设水平与开发效率;四是要加强微课的应用环境平台的开发,整合与汇聚整个区域的微课资源,使其产生集聚效应[1]。

在制作与使用微课的过程中,可以感受到微课的教学设计与系列化的确制约着微课在教学实践中的推广与应用。为此,在深圳市宝安区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中学化学核心概念的微课教学实践研究》的研究过程中,借助团队协作开发,力求优化创新微课的教学设计,将中学化学核心概念这一系列内容抽象、不易理解的知识形成系列化微课。

1   基于优化设计的微课制作流程

“以学生为中心”的微课,应注重从教学目标制定、学习者分析、内容需求分析、教学媒体选择等方面进行设计[1]。基于优化教学设计的需求,参考相关研究[2-4],对微课制作的流程总结如图1:

2   微课实例分析——“元素”

现以“元素的定义”这一核心概念的微课制作为例,详细说明基于优化教学设计的微课制作流程。

2.1 选题

化学概念能够充分反应化学的学科特征,对学生构建合理的化学知识结构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学生对化学概念的学习情况并不乐观,一方面是因为化学概念的抽象性,另一方面是学生不能有效的将这些化学概念网络化、系统化。这些都导致学生在解决实际化学问题时就遇到了障碍[5]。

这是化学学习中的重点、难点、疑点、考点,值得作为系列化微课的选题。依据词频分析法筛选出的初中化学核心概念中,元素这一核心概念排名靠前、学生易错、考试易考、教学不易突破,故而首先以此作为微课选题。

2.2  设计

微课作為一种新型的学习资源,在教学设计的基础上还需要进行媒体设计。

2.2.1  教学设计:调查学情→制定目标→设计脚本

对“元素”这一宏观概念的认识过程中,必须运用先前学习的“原子结构”这一微观结构。而学生往往也是因为混淆了质子、中子、电子等结构,从而导致对“元素”与“原子”“一类原子”与“原子”概念的模糊不清。

基于以上学情,制定本节微课的教学目标:①通过观察类比的方法,总结元素的定义;②通过对原子构成信息、结构模型、微粒模型三类微观信息的分析对比,巩固元素的定义,区别“元素”与“原子”“一类原子”与“原子”,进一步提升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核心素养;③通过元素的定义解决生活中的常见问题,理解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微课还应注重化学与生活的联系,可采用概念形成策略实施教学,基于此设计脚本如表1:

2.2.2  媒体设计:选择工具→设计互动→确定风格

本节微课侧重以微观结构作为“元素”概念教学的突破口,需要展示模型图示,对比讲解概念,通过课件+解说的形式呈现效果更优,为增强效果,还需要添加背景音频和特殊音效。基于以上需求,笔者选用的微课制作工具为PowerPoint与CamtasiaStudio两款软件。

微课主要通过视频开展教学活动,学生与资源之间缺少交互。常见的交互式微课,如添加测验并依据答题情况及时反馈等方式,一是对上传平台以及制作微课的技术有较高的要求,二是学生的做题思路是隐蔽的,不易发现潜在性错误。笔者尝试设计一种新的互动形式,即将“元素”概念中常见的错误解题思路以文字形式外显出来(详见图2),让观看微课的学生进行分析判断,如此一来,最终的微课呈现形式仍然是传统的视频形式,方便制作与上传,同时也进行了解题指导与易错题点拨。

最后为了保证微课的实施效果,应从学习者的角度出发,提高可用性设计,统一整体微课风格。包括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注重排版提高视觉效果,注重讲解的专业性和艺术性[6]。为此,笔者借鉴“乐乐课堂”“化学大师”等较为成熟的微课资源,采用鲜明的配色方案、简洁的动画效果,轻松的背景音乐与音效,适当偏快的语速和略微夸张的语调,以期达到增强吸引力的作用。

2.3  制作

首先依据教学设计完成课件内容与动画设置,注重排版。再编辑解说词,要言简意赅、条理清晰、细致流畅。然后进行微课视频录制,注意控制语速语调和时间,在互动过程中给足学生思考的时间。最后添加音乐与音效,注意不要喧宾夺主。

2.4  反思

在微课的制作过程中,常会有新的想法与思路,此时不一定要立刻改变制作方案,而应该从设计思路重新思考:是否基于学情?是否契合目标?是否符合风格?然后再进行修改。

2.5  上传平台

如今微课的平台很多,有注重交互式体验的专业微课网站应用(如蒙以微课 CourseMaker等),有可上传视频微课的教学网站(如智学网),也有便捷的可直接上传视频、文档等的QQ家校群(详见作业布置功能)。这些形式上传的微课都有简单的检查与反馈功能。

2.6  反馈

平台的反馈情况,正是学情调查的第一手资料,需要找出反馈较多的问题,再次从设计思路进行思考,从而对微课整体进行新的设计与制作。通过这种螺旋式更新,对原微课进行完善改进。

3   小结与展望

“元素的定义”是基于优化教学设计的微课制作的第一次尝试,其中难免遇到各种问题,也难免有诸多不足。时间尚短,反思与反馈还没有形成有效的微课更新思路。但在课题的研究中,还将继续对化学概念的系列化微课进行研究,在实践中不断改进,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学习资源。

【参考文献】

[1]胡铁生.微课建设的误区与发展建议[J].教育信息技术,2014(05).

[2]王英.系统构建中学化学微课资源[J].出版参考,2015(06).

[3]窦星星,孙晓春,钱丽娟.基于初中化学教学疑难问题的微课制作——以化学概念为例[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6(24).

[4]王晓晓.化学微课设计与制作思考[J].教育现代化,2017(37).

[5]尹苗苗.中学化学核心概念及学生的相关认知结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

[6]胡铁生.微课的内涵理解与教学设计方法[J].广东教育.综合,2014(4).

猜你喜欢

元素初中化学教学设计
浅析旅游业吸引游客的诸元素
徽州元素在手机界面设计中的应用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初中化学方程式的记忆技巧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初中化学基础教学初探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