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2019-11-04史亚妮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逆向思维能力培养策略初中数学

史亚妮

【摘 要】逆向思维作为学生创造力比较重要的思维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是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体现。初中数学知识比较繁多,培养学生逆向思维能力会使学生对数学问题解答以及有关定理的分析上产生良好的促进作用。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对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展开了系统化的研究,可以更好地提升初中数学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学生;逆向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19)22-0161-02

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强弱将直接决定学生数学能力的高低,初中数学课堂作为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重要场地,要引起数学教师的高度关注。当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及时更新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效率,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分析思考问题,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强化学生逆向思维能力,使学生更好地感悟数学学习的乐趣。

1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培养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问题分析

1.1  定势思维的影响

学生在初中数学学习过程中很容易会建立定势思维模式,定势思维模式是固定化的行为和习惯。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一般都会优先地选择定势思维去展开思考,而数学学科的学习需要学生更好地做到触类旁通和举一反三,定势思维模式的存在会使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降低,一些学生会按照固有的模式去对数学问题展开解决,在数学解题过程中就很容易思考不足,照猫画虎,思维方向单一,灵活性不足,这样会使数学问题得不到良好的解决。

1.2  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入实施,数学学习作为对学生思维能力拓展的重要学科,一些学校在教学中仍然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严重影响,教师在教学中只会让学生对数学公式和定理死记硬背,以考试为导向,数学学习流程成为了一个固定化的思维模式。学生面对不同类型的数学试题只有一种解决方法,不能有效地变通。面对数学问题不知道从多个角度去思考,缺乏逆向思维能力使得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得到不到很好的锻炼,学生对数学基础性知识也掌握的不够牢固,学生面对数学试题的变化将感到无处下手。

2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具体措施

2.1  加强对学生数学概念的逆向理解和运用能力

在初中数学学习过程中,概念的理解对学生而言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在课堂教学中,概念的教学不能一笔带过,需要有针对性的讲解,这样就能降低学生定势思维模式的负面影响,强化对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锻炼。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对学生的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能力开展对照讲解。对数学概念的讲解不能只看到其表面,还要做到相关知识的融合讲解,如相交线教学环节,会涉及到互补、垂直、对顶角等相关概念,此时教师可直接抛出问题,“若存在两条直线,两者处于同一平面内,却没有交点,判断两条直线的关系”,通过这一问题,使学生了解何为平行线,相交线的概念也通过这一方式进行渗透,深化学生记忆,使学生逐渐应用逆向思维分析问题。对于特殊性概念的讲解,还要组织学生开展探讨,培养学生自我理解能力,使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强化,这样来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锻炼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

积极利用好学生试题上的错误来开展逆向思维的锻炼,学生一旦拥有了逆向思维能力,将在问题解答的过程中对相关错误的出现就会展开深入性的分析,使得问题解决具有针对性。如教师在公式的讲解中,可为学生设计试题,x2+y2-2x-4y+5=0,求解1/2(x-1)2-xy。首先进行方程化简,得出(x-1)2+(y-2)2=0,最终算出x=1,y=2,将两个数值代入到式子中,最终求解出1/2(x-1)2-xy的值为-2。通过逆向应用问题的求解训练,有效锻炼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应多多为学生提供类型试题的训练,最终使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得到培養及强化。

2.2  确保适应最佳的引导方式和教学模式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确保头脑和思维的清醒,要保证逻辑思维的正确性。在数学问题讲解的时候,教师要做到讲解步骤清晰,数学解题思路层次明确,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掌握数学解题思路,将数学的知识点更加凸显。如初中数学老师在讲解“绝对值”概念的时候,可以给学生介绍拓展性的知识,同时将正数和负数的概念展示出来,这样来强化学生对数学问题的理解力。对绝对值的讲解,要确保既有正数、也要有负数,要分成正数和负数两种情况。在讲解绝对值知识时,教师可以首先画出数轴,在数轴上的绝对值来给学生展开讲解,数学课本上有绝对值得不同讲解方法。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及时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使得课堂教学更好地建立在课本知识的基础上,同时对课外教学资源积极拓展,这样来锻炼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不断提升学生的整体数学学习能力。

2.3  强化对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对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是促进学生数学知识理解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措施。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将使得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要点,让学生提升对数学问题思考的主动性,减少学生被动听课的状态。如在讲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求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使用分解的方法,在正式上课之前对这些方法进行辅导,引发学生主动思考的积极性,这样减少学生定向思维的惯性影响。

3   结束语

总之,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对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将有助于强化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全面性,使得学生在对数学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产生更多的思路和想法,拓展学生的数学知识领域,做到触类

旁通。

【参考文献】

[1]黄烨华.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6(11).

[2]谭倩倩.探索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J].读与写(上,下旬),2016(19).

猜你喜欢

逆向思维能力培养策略初中数学
逆向思维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培养
试析初中数学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