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情感之花在体育课堂教学中绽放

2019-11-04严学工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学练体育教师体育

严学工

【摘 要】基于2017年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核心素养基本要求,明确规定了在学校体育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健康行为目标,以期达到学生自我稳定情绪能力、包容豁达情怀、乐观开朗品性、珍爱生命态度与热爱生活品质等一系列内在行为。

【关键词】体育;课堂教学;情感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19)22-0106-02

中国学校体育历经了四十年的风雨改革,每一阶段的改革都是一个历史性的变革,从素质教育,到快乐体育,到体育教改,到体质下降,到中考体育,到体育新课改,到7号文件,到健康中国[1],这些改革是中国学校体育改革的变化与成果,直到2017年《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出台与颁布,其对学校体育教育的目标有了明确的规定,要求学生在提升运动能力的同时,亦将健康行为作为课程目标之一进行着重要求,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情感能力的塑造与培养就是对学生健康行为能力的培养,这是有效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之处。

1   科学预设场景,诱导学生抒情

体育教学不是一成不变的,其存在多种多样的教学模式,俗话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体育运动项目本是一项比较枯燥乏味的体育活动,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情与激情,一部分因素在于体育教师的教学指导与引领。因此,在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合理科学的运用场景教学法,在情景教学中,教师根据不同学情、不同教学内容、不同教学目标、不同场地器材设置不同的教学场景,以让学生更自然的融入到体育教学场景中,让学生在不同的场景里尽情地释放自我、发挥自我、展示自我。如教师在正面双手头上掷实心球教学中,可在场地中不同距离布置不同的标志桶,在标志桶上放置沙包,学生在学练过程中,可以通过个人能力,站在不同距离的线上进行双手投掷沙包击打标志桶上沙包练习,看哪些学生可以准确的击落掉标志桶上的沙包,学生在进行此组练习前,教师明确学生投掷沙包的练习方式必须是双手头上抛掷,而不是选用其余任何形式的投掷方式,这组练习的设置方式在增强学生投掷技术的同时,也增强了学生课堂练习参与的积极性,在学生热情参与体育学练的过程中,让学生的激情在这样的学练中得到尽情的释放。

2   精致模仿角色,启动学生博得情感

体育运动项目的发展历史是古代人们为了自我生存而进行的一系列活动,体育活动在古人的眼中不是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基准,但其是生活赖以长存不可或缺的必要因素。在此基础之上,现代的学校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可运用古代古人生存的模式进行角色模仿教学,这样在启发学生主动思考问题的同时,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表达自我[2]。如田径模块教学中,标枪是田径项目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教师在进行标枪教学前,可以设置疑问,询问同学们,古人在哪些时候会运用到标枪运动?待学生回答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答案给予不同程度的肯定与评价。在标枪学练环节,教师可给予学生设置不同身份的任务,如小组长是这个部落的首领,成员是这个部落的族人,由首领带着族人在深林里狩猎,教师搭建好不同栏架,在栏架上摆放好呼啦圈,族人在首领的带领下,将标枪成功投掷穿越呼啦圈,穿越成功就算狩猎成功,没有穿越成功的就证明没有捕捉到猎物。在狩猎过程中,教师可布置族长带领自己组员在近距离原地进行投掷、向前走步进行投掷、慢跑进行投掷、交叉步进行投掷、走步接交叉步进行投掷、慢跑接交叉步进行投掷等一系列组合学练方式,同时教师可组织各部落进行比赛,看哪一部落投掷的猎物比较多。这样的练习效果,让学生尽情地享受模仿角色时所带来的快乐,身心得到了愉悦,体质得到了增强。

3   深度打动心灵,诱发学生表达情感

教学是师与生两者主体共同参与的活动,缺少任何一个主体都不完整。体育教学又是不同于任何一门课程活动形式,教师除了对学生进行心理与智慧启发引领,同时还对学生机体进行有效的磨练。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深度走进学生的心灵,如何让学生在体育学练过程中全身心投入,如何让学生在体育运动过程中毫不保留的展示自我,这是值得一线体育教师深思的话题[3]。如体操学习教学,开始阶段,学生多多少少会有一定的恐惧心理,在体育课堂中,教师如何有效地克服学生的恐惧心理,如何有效的启迪学生的心灵,这需要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利用不同教学手段来有效的解决。如双杠支撑后摆下教学,教师在课堂学练开始前,可以教授双杠支撑后摆下的保护与帮助的方法要领,保护与帮助者做到宁可自己受伤,也绝对保证练习者的安全,那么练习者将自己交给同伴或者教师的时候,也是练习者最有安全感的时候。在接下来的一系列练习中,保护与帮助者与练习者都会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各自的职责之中。当学生的心灵被打开的时候,学生便会真心地展露自我真情。

4   师生互动氛围,引领学生显情

课堂是双边的,是属于教师与学生共同的,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友好互动是展现高效课堂的一种有效形式。高效的课堂不是单一的、不是固定不变的、不是墨守成规的,应该是有生命的,是灵动的,是有灵魂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组织学生学练环节,不应该单纯的只是让学生孤立的完成练习要求,或者同伴简单的配合完成,教师的适当融合互动是动态课堂的体现。如篮球比赛教学,教师在组织篮球教学小比赛时,可以安排同质分组或者异质分组的形式,当教师看见某一组实力水平相对较弱的时候,教师可以主动加入较弱小组的战队以来对抗较强战队,这样较弱战队的队员在教师的带领下会激起战斗的欲望,同时会在教师的引领下更好的配合合作。亦或教师带领所教班級的学生与学校教师进行篮球联赛活动,在实战比赛中,教师利用场上的随机情况向学生传授一定的战术本领与技术动作衔接本领,在体育课堂中,教师可安排篮球水平较强的学生作为各组的小组长,以带领各小组在练习中提升一定的技术与战术配合能力。因此,教师的有效加入是增强课堂氛围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引领学生显露情怀的关键

因素。

5   结语

总之,情之教育是体育教学中无意渗透的环节,教师的语言引领、肢体的帮助、眼神的给予、手势的提示等都是在培养学生体育之情怀。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除了注重学生的运动能力发展外,教师对学生的情绪控制、包容豁达情怀、乐观开朗、珍爱生命态度与热爱生活品质的隐性情之培养都是默默渗透在体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的,这也是有效落实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要求之一。

【参考文献】

[1]毛振明.改革开放40年中国学校体育关键词[J].体育教学,2019(1).

[2]余燕清,叶建碧.情感教育在学校体育教学中的研究与建议[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8(07).

[3]侯斌.情感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当代体育科技,

2017(21).

猜你喜欢

学练体育教师体育
安徽省合肥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配置结构与优化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质量缺口与配强提升
“学练标准”:课堂学与练更有效
网络纲环境下作文纲目评价的使用效应
50米快速跑学练组织的策略研究
高校快乐体育教学探析
我们的“体育梦”
“体育教师压力大”折射了什么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