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师生互动 构建和谐数学课堂

2019-11-04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互动教学初中数学策略

【摘 要】教师和学生是课堂教学中的两大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只有教师和学生进行有效的配合和积极的互动,才能够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更加有效的增强数学教学质量。但是在当前情况下,初中数学互动教学中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因此,这就需要数学教师积极的探索和发现有效的互动方法,从而有效地提高初中数学课堂上互动教学的效果。这篇文章针对初中数学教学中互动教学方式的运用展开了相关的分析和讨论,指明了其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初中数学;互动教学;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19)22-0117-02

1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意义

1.1  进行师生交流可以不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针对初中数学这门课程而言,它有着较强的抽象性,而且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要求非常高,所以对一些由小学升到初中的学生来讲,他们在刚开始接触初中数学的学习时,会感觉到非常的枯燥无聊,而且学习难度很大。面对这样的情况,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老师就要想办法激发学生与教师的课堂互动,以此来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可以在数学课堂上积极思考,让他们能够在师生互动的良好局面下,学习到更多的数学思考方法和学习方法,同时,这也能有助于学生数学能力的提升。

1.2  师生互动有利于数学问题的解决和运用

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学生回答老师所提出的问题,并对所学知识的困惑点向老师进行提问,这是进行师生交流的一个有效的方法,所以,老师在向学生进行课堂提问时,应该对相关的问题进行一个设计,让提问的问题能够很好的令学生产生思考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的学习思维得到有效的激发,感受数学思维的严密性,而且在进行问题提问的过程中,有利于让学生和老师进行良好的互动,学生也可以针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一个深入的思考,并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另外,老师在让学生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可以适当进行引导,对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提点,引导学生寻找更好的方法去解决问题。从而促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学习中的快乐,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这样也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

2.1  教学观念落后,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不断丧失

在传统的教育教学中,很多老师都习惯于单方面的向学生灌输知识,而学生只能够被动的接受老师所讲述的数学知识。对知识的理解不透,不能善于运用数学知识联系生活,从而失去学习数学的意义。虽然我国在教育上进行了调整,不断采用新课程改革,但是很多学校对课堂教学还是以老师的教学为主,并没有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仍然是一种被动的学习模式,忽视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这种学习模式也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全面发展。对学生而言,他们有着自身的情感,这种教育教学模式并不符合当下新课改的要求,不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也约束了学生个性的良性发展。

2.2  互动过于频繁,缺乏目的性

对部分教师而言,他们并没有正确的理解新课程理念。单纯的以为只要教学课堂氛围越热闹,越是能够看出一个教师的教学能力,因此,老师可以营造一个师生互动的课堂,针对知识内容对学生进行提问,增加互动环节,让学生也可以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的教学方向也是非常盲目的,而且,这很难展现出数学教学的重点内容,无法有效的发挥出互动教学的作用,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反而会阻碍数学教学的正常进行。

3  解决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存在问题的

策略

3.1  以新课程改革理念为中心,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

教师应该灵活运用和掌握新课程理念,加强学习与研究,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为学生营造一个积极有趣的学习氛围,建立一个师生平等交流的学习课堂。与此同时,教师应该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积极参加课堂学习的交流,而自己应该扮演一个引导者的角色,对学生的一些学习问题进行指导。

在数学教学课堂上,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当家作主,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能够自主设计课堂学习,充分发挥课堂主人翁的地位,如在进行三角函数的教学时,老师把这一部分的重难点可以和学生进行一个大致的讲解,让每一个小组进行板书设计,开展一场小组比赛,并且上台演讲展示,这样做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并且锻炼学生的计算能力,迅速算出正确的答案。学生在进行小组展示讲解的过程中,可以不断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课堂学习的效果,让学生能够对课堂知识有一个更深刻的理解。可以让学生不断树立学习的信心,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3.2  教师要抓住互动时机,达到教学目标

老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不是任何时间点的互动都是行之有效的。如在学习轴对称图形时,可以像学生提问,“你认为什么是轴对称图行”,然后让学生自己思考并和小组讨论,接着继续向学生提问,“可以列举身边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嘛?”通过这样的不断发问,让学生对知识有一个思考,等到学生讨论完,让他们每个组进行讲解,展示自己理解的轴对称图形。之后老师在针对学生的讲解进行一个点评,从而开展对轴对称图形的学习。这一整个教学环节不仅提高了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还能让学生在课堂中发挥主人翁的地位,自主探讨学习,也有利于小组的团结合作,提高整个课堂的学习效率,老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提高课堂的互动性。因此,老师想要获得比较好的教学互动效果,还要对课堂知识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进行一个设计,针对自己班级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师还应该设定好进行互动所要达到的目标,只有这样,数学课堂上的互动才能够行之有效,才可以真正促进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4   结语

总的来说,老师在进行课程教学时,应该重视师生课堂互动所带来的有效作用,并积极采用合理的教學方法,以此来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互动教学方式能够在数学教学课堂上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高丽贤.“问题—探究”教学模式在中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以初中数学为例[J].科学中国人,2015(4Z).

[2]龚平,王正宏.做好初中数学课堂的互动教学[J].新课程(中学版),2017(4).

[3]盂羽.浅析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J].成才之路,2011(24).

猜你喜欢

互动教学初中数学策略
互动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数学教学中的互动教学策略探究
高中政治互动教学有效应用研究
《数据库高级应用》教学创新方法研究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