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谈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艺术化处理

2019-11-04汪诗海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生物课堂原则

汪诗海

【摘 要】本文以部分教学中的实例,来说明课堂语言的处理、知识点记忆的处理。通过对高中生物教学的艺术化处理,让学生在生物课堂也能感受美育,最后提出艺术化处理也需要遵循的三个原则。

【关键词】生物课堂;修辞处理;记忆处理;原则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19)22-0041-02

美的东西使人更易于接受,产生更深刻的印象[1]。在生物学的教学过程中,有很多知识经过教师加工就可以得到一种更容易让人亲近的美感。而这个加工处理的过程正是教师存在的核心价值之一。本文将从课堂的修辞处理、知识点记忆处理和应注意的几个原则三方面,来谈谈生物教学中的艺术化处理。以求将高中生物课堂变得更加实效生动。

1   课堂的修辞处理

1.1  比喻

比喻在生物教学中是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种修辞手法,很多知识点通过一个合适的比喻就可以清晰的

阐明。

如讲三种跨膜运输方式的区别时,就用往山下和山上运东西作比喻。往山上运东西,是从低处运往高处(低浓度向高浓度),不仅需要车(运载体),而且还需要汽油(能量),类似于主动运输从低浓度向高浓度运输,需要载体和能量。往山下运东西,是从高处往低处(高浓度向低浓度),直接滚下来就可以了,类似于自由扩散从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既不需要能量和也不需要载体。但有些东西下山是不能直接滚动的,如鸡蛋,虽然不需要能量,但得有车来载,类似于协助扩散需载体不需要

能量。

1.2  拟人

在教学语言中,如果穿插一些带有人类感情色彩的词语来丰富课堂语言,不失为一种理想的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方式。细胞的结构中,有两个细胞器很特殊,不仅都是双层膜的,而且都有单独的遗传物质,如果单纯的让学生死记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属性,学习会变得枯燥。于是在这两个细胞器的讲授时,它们的起源编了个故事: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巨大的真核细胞,他每天靠吞噬周围的有机物为生,一个偶然的机会,一个小蓝藻闯入了他的“视线”,于是他毫不犹豫地将其吞了进去,(绘制相应内吞的图形,不自觉地展现出两层膜的来历)可是由于小蓝藻是一个完整的细胞(有自己独立的遗传物质),这个真核细胞无法直接利用他,正无可奈何时他发现:蓝藻这小家伙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制造他所需要的有机物,于是他暗想:“就让我来圈养剥削你吧!”而小蓝藻却不愿受奴役,在小泡内不停地挣扎扭曲,最后形成了許多向内凹陷的类囊体。经过了很多年的进化,变成了今天的叶绿体;而线粒体同理讲述。

1.3  通感

“通感”又叫“联觉”,是把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沟通起来的一种修辞手法[2]。在合适的时候应用通感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如在动物的神经调节中,大脑的视觉中枢和听觉中枢的位置就可以用这种方法,即把光线(视觉)或声音(听觉)想像成有惯性的物体以产生触觉,即光线通过眼球,由于有“惯性”,直接打到了后脑,所以视觉中枢在大脑后部;声音通过耳朵,由于“惯性”,左边的打到了大脑右侧,右边的打到了大脑左侧,于是听觉中枢就位于两侧的颞叶。

1.4  引用

对于DNA双螺旋结构的讲授,笔者引用了老子《道德经》里面的一句“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意思是:“旋转变化而又旋转变化啊,这就是世间万物的本源啊!”然后解释“玄”通“旋”,而“玄”字是一个象形字,意为两股绳索相互缠绕螺旋上升,正好跟DNA双螺旋结构吻合,而DNA双螺旋结构又恰好是绝大部分生物的遗传物质,跟“众妙之门”吻合。从而不仅加深了学生对DNA结构的理解,而且拉近了学生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距离,进一步上升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崇敬与热爱。

2   知识点记忆处理

2.1  知识的象形

在高中生物中还有很多需要建立对应关系的知识点,在记忆的时候很麻烦,如腺嘌呤A;胸腺嘧啶T;胞嘧啶C;鸟嘌呤G;尿嘧啶U。强记不行,我们就智取,将前后二者在形态上面建立直接的象形关系,如图1。

2.2  知识的节奏

节奏不管是在音乐还是美术中都是很重要的一种表现形式,让知识点充满节奏感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如看到这个:“1—2—3—4”,让我们想起了嘹亮的军营口号,在生物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将其应用,如在讲到肽键时,一个肽键由由H、O、N、C四个原子组成,分别要成1、2、3、4个共价键,掌握了这一点,即使忘了肽键的结构,也可以临时推导出来。

2.3  知识的秩序

生物学科中很多知识点体现出一定的秩序感。如在学习细胞的结构时,只要细心归纳,就会发现其中也是有秩序的。其中最重要的6个细胞器可以这样归纳(见表1)。

2、1、0分别表示双层膜、单层膜、无膜。且每组第二个细胞器在动植物中有所区别:叶绿体是绿色植物特有;中心体是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高尔基体和植物细胞壁的形成有关。

3   应注意的几个原则

3.1  不喧宾夺主

在课堂上,时间很有限,适当的艺术化处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如果这种环节过多,则会导致课堂很活跃,但学生下课后感觉只是有趣,而没有收获或者越听越糊涂。这样就适得其反了。

3.2  不牵强附会

在知识的处理过程中,有些知识不适合于某种处理,如某个知识点本来就很简单,但还要处理成口诀来记忆,即为了“口诀”而“口诀”,这样反而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

3.3  要科学严谨

在很多看似经典的总结,往往因为某些特例的存在而有失严谨,所以在这个时候,在做出经典总结的同时,尽量无特例化,如果不能做到,不要为了追求“经典”的完美性而略去特例,因为往往特例正是需要学生重点掌握的。

【参考文献】

[1]白乌日汉.初中生物教学中美学教育的渗透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

[2]郁美红.加强生物课程教学中美学教育的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3(12).

猜你喜欢

生物课堂原则
十二星座的做事原则
双语教学中如何进行生物课堂教学的高效引入
利用生活资源,激活生物课堂
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学习共同体视域下高中生物课堂的“问题教学”
惹人喜爱的原则(二)
惹人喜爱的原则
原则与原则上
原则与原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