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启美文赏读之旅

2019-11-04唐庆华

广西教育·A版 2019年8期
关键词:整体感知合作探究

【摘要】本文以《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为例,论述美文赏读方法在语文课堂中的应用:初读感知,引导学生思考文中最能概括济南冬天特点的词是哪一个;独立探究,从四个角度赏读小组选取的一幅山水画的美;结合材料,让学生深入地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明确分工,确保小组合作学习不流于形式;深入赏读,让学生在课堂上有充分的阅读、思考、探究时间;及时总结,用花瓣和叶子直观地呈现新鲜生成的学习成果。

【关键词】《济南的冬天》 美文赏读 整体感知 合作探究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8A-0071-03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让学生学会赏读美文的方法。

(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从字词、拟人、比喻、感悟、想象、联想等角度赏读美文的能力和小组合作探究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体会作者对济南的冬天的独特感情,感受散文独特而丰富的美。

【教学重点】

(一)让学生学会赏读美文的方法。

(二)通过自主和合作探究学习,感受散文独特而丰富的美。

【课时】一课时

【教具】多媒体设备

【教学方法】美文赏读法、启发式教学法

【学习方法】合作探究法、美文赏读法、整体感知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今天让我们用美文赏读的方法来学习老舍先生的散文《济南的冬天》,开启寻美之旅,感受这篇散文独特而丰富的美。

(二)易读错的字,你会读了吗?

真得(děi)  暖和(huo)  着落(zhuó)

看護(kān)  薄雪(báo)  露出(lù)

设计意图:本环节用开门见山的方式和简洁的语言导入新课的学习,明确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和学习目标,列出学生容易读错的多音字,通过课前学习,让学生明确这些易读错的字的读音。这是为了夯实学生的语言基础,扫清阅读障碍。

二、初读感知

(一)学生默读课文,思考文中最能概括济南冬天特点的词是哪一个,为什么能概括济南冬天的特点。

方法指导:把体现济南特点的词语划出来,进行比较、选择。

(二)教师倾听几名学生的发言,进行引导,教会学生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思考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得出答案。

学生选出“温晴”这个词,教师提问:“温晴”的意思是什么?(温暖晴朗)

教师指导:全文是“总分”结构,概括特点的词往往在总的段落,首先我们注意课文第一段的两个关键词——“温晴”“宝地”。可以这样说,济南是温晴的宝地,因为温晴才是宝地,这是一;第二,从全文的内容来看,所有的景物描写都要突出“温晴”两个字:由暖阳到暖城、暖山,再到不结冰的水,表现的都是“温”和“晴”。这些画面在“温晴”的基调上统一起来,给人和谐一致的美感。还有,即使是写雪景,也在表现“温晴”。

设计意图:本环节设计让学生在课堂上有充足的阅读时间,让学生在安静的阅读环境中带着问题读。通过边阅读边思考“文中最能概括济南冬天特点的词是哪一个”这个问题,引导学生整体感知全文的内容,从而使学生的阅读有整体性。然后在获得全文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再进行下一个环节——美段赏读,就避免了碎片化阅读这个学生在阅读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三、美段赏读

(一)教师引导:作者为了写出济南的冬天温晴的特点,描绘了四幅山水画,请同学们结合《济南的冬天》独立自主探究记录表,安静赏读,独立探究,从四个角度赏读小组选取的一幅山水画的美。

[美段赏读角度 赏读过程记录(是什么+为什么) 赏读中感受到的美 1.起一个诗意的名字 2.品一个精妙的字词 3.悟一份独特的情感 4.有一番别样的感悟 ]

设计意图:独立探究是合作探究的前提。本环节设计遵循新课标理念,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体现了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在简洁地导入后,通过寻找概括济南特点的词语整体感知散文,为探究过程做好了铺垫。教师通过精心设计的探究主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的独立自主探究是独立赏读、思考的过程,没有经过独立思考就开始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无异于空中楼阁。

(二)在学生静心赏读、独立探究的基础上,分小组合作探究,开展美段赏读。阅读探究助读材料:

①老舍,原名舒庆春,北京人,笔名老舍,著名作家,语言大师,被誉为“人民艺术家”。著名作品有《骆驼祥子》《龙须沟》《茶馆》《四世同堂》等。本文写于1930—1931年间,是作者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写的。老舍先后在山东任教七年之久,对山东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山东被称为他的第二故乡。

②1930年初,老舍乘海轮从英国经新加坡回国,不久即应邀来到济南。济南以它质朴的情怀接纳了这位在海外漂泊了六年的游子,浓郁中原文化气息的古城打开了老舍的文化视野。在这块厚土上很容易找到自己新生命的契合点的老舍,很快就融入济南的文化环境中。

③在这里,老舍先生与著名书画家胡絜青女士组成幸福的家庭,他在此愉快地生活了四年半,勤奋地创作了四年半,吸纳、思索了四年半。在济南的四年半,成为他整个人生历程中最为自由、温馨、安定而难忘的美好时光。

④老舍在《三个月来的济南》中写离开济南时的心情:“从一上车,我便默默的决定好:我必须回济南,必能回济南!济南将比我所认识的更美更尊严,当我回来的时候。”

⑤老舍一生67年,他先后在北京度过了42年,剩下的25年是:英国5年、新加坡1年,济南4年半、青岛两年半,汉口半年,重庆7年半,美国4年。然而,在老舍的散文里很少写其他地方,写青岛的有二三篇,就是第一故乡北京也写得不多;唯独济南,他不但写了,而且是长长的系列,还写得那么动人,他笔下济南的四季都是美丽而富有诗意的!

(三)小组分工:

1.组长1名,负责组员分工和组织探究过程。

2.记录员1名,负责记录小组探究成果。

3.主发言人1—2名分享四个探究成果,其他组员可以补充发言。

4.全组成员参与探究、讨论。

(四)发言提示:

1.声音洪亮,语言流畅,面向大多数同学。

2.发言讲清楚“是什么”和“为什么”。

(五)《济南的冬天》小组合作探究记录表——美段赏读,要求学生充分讨论,合作探究,选择最佳成果分享。教师倾听、小结、启发,把学生赏读出来的美写到白板上的花瓣里。学生探究成果:

[美段赏读角度 赏读记录 赏读中感受到的美 1.起一个诗意的名字 小山摇篮图、老城温晴图、温馨摇篮图;小雪初晴图、五彩之雪图、小山秀气图;小水墨画图、卧雪图、唐代名画图;空灵水晶图、春水图、碧水蓝天图 图画美、形象美、缤纷美、淡雅美 2.品一个精妙的字词 晒、唤醒、顶、镶、露、妙、太秀气、卧、全、照等 灵动美、温情美、恬静美、温馨美 3.悟一份独特的情感 作者对济南及济南的冬天的热爱、怜爱之情,济南的人们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人情美、慈善美、柔情美 4.有一番别样的感悟 1.美無处不在,要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2.幸福很近,只要常怀一颗积极、乐观、仁慈、感恩之心。

3.贮蓄四季,丰富生命。

4.珍爱冬天的人,四季都是明媚的。 乐观之美、发现之美、奉献之美、观察之美 ]

(六)教师带学生小结赏读美文的过程,把小结出来的方法写到白板上的叶子里。

设计意图:本环节,教师为学生提供了阅读探究助读材料,让学生深入地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这是学生深入理解文本的基础;教师作为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引导者,明确了小组成员分工和任务,确定了小组合作探究的目标和内容,这是确保小组合作学习不流于形式、体现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保证;教学设计一定要保障学生的活动时间,教师给学生20分钟合作探究成果发言分享时间,学生在本节课上有了充分的阅读、思考、探究时间。

语文课堂大美至简,本环节是教学设计的核心环节,教师只给学生布置一个探究任务,就是延续了独立探究这个任务。40分钟是有限的,教学环节越多,就意味着教师牵着学生走的可能性越大,学生钻进教师设定好的标准答案的可能性越大,学生跟着教师走过场像蜻蜓点水一样学习的可能性越大。一个简单而又精彩的问题如能引发学生多角度的思考,对一个问题探究思考得越深入,课堂生成就越丰富而精彩。

四、课后作业

(一)自己选择《济南的冬天》中的两段进行美段诵读,写美段赏析。

(二)用美文赏读的方法阅读老舍先生的美文《济南的秋天》。

设计意图:《济南的冬天》的语言恬静而优美,很适合进行诵读,对于学生个体而言,学习本文经历了独立探究、小组合作探究分享的过程,在学习中有思考,有碰撞,有倾听,有启发,作为学习和阅读的延伸,写美段赏析是一种延续和沉淀。课文就是一个例子,语文阅读教学就是利用课文的这个例子去教会学生阅读,所以在语文课后作业中,课外延伸阅读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的学习重点是学习美文赏读的方法,课后作业的设计体现了学以致用的重要性。

五、板书设计

济南的冬天

老舍

设计意图:老舍先生的美文《济南的秋天》像一朵花儿一样清新、淡雅、恬静,赏读美文的过程就像欣赏一朵花儿一样,用心灵去感悟美文丰富而独特的美;花蕊中写了一个“美”字,体现了本节课的学习核心就是赏读美;在赏读、分享探究的过程中,把学生探究出来的美写到花瓣里,直观地呈现学生在课堂上通过赏读和探究新鲜生成的学习成果,同时激发了学生分享发言的积极性;最后把小结出来的赏读方法和途径写到叶子里,很好地把学习美文赏读方法的教学目标完成了,直观、形象、易懂。

注:本教学设计获广西中学语文优质录像课评比特等奖。

作者简介:唐庆华,中学高级教师,教育硕士,现任南宁市第十四中学副校长,南宁市学科带头人。

(责编 秦越霞)

猜你喜欢

整体感知合作探究
小学英语对话教学的探索
小议高中数学的有效教学策略
初探尝试教学法在小学数学中的运用
浅谈诗歌教学优化举措
有效提高农村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探索
“等待”让学生拥有更多的出彩机会
调整思维,突破阅读教学模式
浅谈“整体感知”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