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饽饽铺里的老北京点心

2019-11-01陆小鹿

旅游 2019年6期
关键词:稻香村锅盔饽饽

陆小鹿

寒食節前夕,北京老同学发给我一张图片,是具有老北京特色的十三样凉食。我逐个看过去,十三样点心里,我还有糖火烧和姜汁排叉没有吃过。

北京点心,素来是一个聊不完的话题,文人笔下也常见它们的身影。读梁实秋,我知道了花糕、翻毛月饼、藤萝饼、缸炉;从唐鲁孙那里,我了解到了勒特条;老舍呢,为我们介绍了五毒饼;连一脸严肃的鲁迅,在日记里也留下数十条去稻香村买饼饵的记载……京派点心确实花样繁多,梁实秋在一篇《北平的零食小贩》里一语道破:北平人馋。北平人之所以馋,有人说是由于当年的八旗子弟游手好闲的太多,闲就要生事,所以在吃上打主意自然也就好理解了。

放在从前,“馋”这个字绝对不是什么好字,潜台词影射好吃懒做。如今语境变迁,“馋”字倒变得越来越可爱。因为馋,生出遍尝各地美食的心思,继而对生活有不懈的兴致,日子就值得期盼虎虎有生气了。

老同学是个吃货,隔两天,我收到一只纸箱,除糖火烧和姜汁排叉外,她还给我快递来了咯吱盒、牛舌饼、山楂锅盔,还有一盒来自稻香村的谷雨椿芽酥。谷雨,是春天的最后一个节气。谷雨时节,北方的香椿树顶芽初长,正是最嫩时期,所以北方人有谷雨吃香椿的习俗。稻香村别出心裁,一年二十四个节气,都做出对应的点心。这一盒椿芽酥,正是为谷雨节气限量特制的。打开盒子,椿芽的香气破饼而出,好香啊,我从来没有闻到过这么香气袭人的饼,傻傻地坐在八颗椿芽酥前,闻了又闻。每颗椿芽酥上还画有一棵绿色的小嫩芽,我看了又看,好喜欢啊。

开心地将点心们从箱子里一袋袋拿出来,装进瓶瓶罐罐,每一样取一个尝尝。咯吱盒脆脆的,吃了一个根本管不住嘴巴,还想再吃。老同学告诉我,咯吱盒是用绿豆磨成粉做成的,因费时费力,过去老北京人只在过年时才吃。牛舌饼,我曾在文友的文里看到过,京城出生的女孩移居到多伦多,每年回国探亲,头一个点名要吃的就是牛舌饼。尝了一个,味道很特别,甜咸交加,辨识度极高。山楂锅盔,圆圆的饼上印了一个方形红戳,上书四个大字:山楂锅盔,有一种威武霸道的气势。掰开来吃一口,嗨,明明是小清新嘛,酸酸甜甜的,很对我的胃口。

当我吃着这些北京点心时,某个刹那恍惚觉得自己正站在老北京的某间饽饽铺里。老北京人管点心叫“饽饽”,卖点心的店铺就叫“饽饽铺”。一吃北京饽饽,穿越的感觉又奇妙又欣喜。

这几天,“饽饽”们在我的生活里占据了很大空间。我在班级群里热烈聊着饽饽,又在闺蜜群里热聊着饽饽,觉得自己生出了遍尝北平饽饽的念头。闺蜜配合我,找了个链接发给我,我在那则链接里又看到了很多没有吃过的老北京饽饽,其中有一款名字和颜值都令人惊艳,名叫孙尼额芬白糕,白色的糕上用果料点缀了一朵小红花,我的馋虫又被勾起。我想,得抽个周末去趟北京呢,去富华斋饽饽铺里吃个京味下午茶,点杯三清茶、自来红、孙尼额芬白糕、马奶子糖粘、苏子饼,哪怕吃不完带了走,我愿意像孩子那般对世界充满好奇。

猜你喜欢

稻香村锅盔饽饽
锅盔凉粉
北稻诉苏稻案一审判决 北京稻香村获赔三千万元
南北稻香村之争背后的大问题
关中大锅盔
关中大锅盔
快乐闯关
老北京民俗饮食大观——粉子面饽饽
买饽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