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给童话教学插上想象的翅膀

2019-11-01丁红生

江苏教育 2019年17期
关键词:小学低年段童话教学想象

丁红生

【关键词】童话教学;想象;小学低年段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9)65-0066-02

童话是儿童喜欢的文学样式。《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确立了童话在第一学段阅读教学中的重要地位。语文教学要站在儿童的视角,以童话的情怀引领学生朗读、体验、想象、感悟童话,提升其语文核心素养。

在日常教学和听课中发现,目前的童话教学依然存在一些问题。第一,拆解文本,灌输知识。教师在教学时机械地割裂故事情节,单调地进行言语训练,反复地进行思想教育。第二,深入深出,缺乏想象。一些童话教学经常围绕一两句话大做文章,将浅显的童话故事复杂化,忽略了童话本身的艺术特点。第三,呆板说教,有失情趣。有些教师被所谓的“标准答案”束缚,总想让学生接受固定的知识内容,只进行简单空洞的说教。

童话是想象的世界,以独特的形式孕育着儿童的想象力。童话是理想的世界,语言生动活泼,情节曲折感人,与儿童的心理特征和审美需求相契合。童话的世界常以幸福为结局,是人类想象力的产物,也是人类美好愿望的寄托。因此,童话教学要从文本出发,在文本中激发儿童的想象力;要和儿童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在生活世界和童话文本的關联中发展儿童的想象力。

1.营造情景,带领儿童畅想童话的意境。

积极的教学环境和学习氛围能够促进学生有效学习。语文特级教师于漪说:“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教学要站在儿童的视角,为学生创设紧扣课文的童话形象,迅速抓住学生学习童话的兴趣,激起想象的涟漪。

例如:教学统编语文二上《雪孩子》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冬日下雪的场景,配以音乐,朗读旁白:冬姑娘悄悄落入了人间,为房屋刷上了雪白的新墙;为大树披上了雪白的新装;为大地盖上了雪白的被子。瞧,下雪了,你最想做些什么呢?学生会说堆雪人、打雪仗、做雪雕……由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自然进入课题,启发学生思考:雪孩子和小白兔之间会发生什么事呢?紧接着,教师可以用生动活泼、富有儿童情趣的语气范读童话,让儿童感受童话的语言之美,以真情牵动情感,以情感启发想象。

2.个性朗读,引领儿童感受童话的情思。

阅读是人的心智活动,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要珍视学生读书的感受。童话的语言浅显易懂、生动活泼、简练质朴,童话中的对话频繁,有助于塑造性格迥异、栩栩如生的童话形象,而通过朗读能够让学生聚焦文字语言,理解童话人物的情感和人物的思想变化,进而用朗读表现出来,培养学生的理解与表达能力。

例如:教学《雪孩子》第7、8两个自然段,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关注雪孩子的语言,如“不好了!小白兔家着火了!”“小白兔,小白兔!你在哪里?”引导学生关注雪孩子冲进屋里,冒着呛人的烟、烫人的火等动作,揣摩朗读的语气,体会雪孩子的勇敢与善良。朗读可以让学生沉浸童话文本的情境之中,想象、体会人物在故事情节中的行为、动作,让想象更具体生动,让体验触动儿童的心灵。

3.扮演角色,以想象联结儿童与文本。

阅读要注重情感体验,而扮演可以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想象的空间。童话表演符合学生好动的特点,是学生比较喜欢的一种表现形式。为了取得最佳的表演效果,儿童会主动地理解文章,关注童话中具体的人物语言、动作,揣摩、体会、转化、表演,这一过程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走进了童话世界,切身感受童话文学的形象美。

例如:教学统编语文二上《小蝌蚪找妈妈》时,教师可以根据课文中的小动物制作头像,让学生扮演文中的鲤鱼、乌龟、青蛙、小蝌蚪。不同动物的动作是不一样的,教师引导学生在表演中区分“追”“迎”,并展开联想填补语言表达空白,用表演的形式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全息感受童话世界的精彩。

4.新编童话,借憧憬激活想象与表达。

儿童好奇心强,他们眼中的各种事物都可能是童话故事中的主角,遐思奇想充满整个童年。童话里奇异的情节,自由、积极的力量有助于丰富儿童的欢乐体验,实现美好生活。学生在阅读童话故事时,有的为文中的主人公打抱不平,也有的对其行为产生质疑,还有的对故事的发展产生“期待”,产生改变结局或续编的欲望。因此,童话教学要重视激发学生的情趣,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展开想象。

在《雪孩子》教学中,有这么一个片段“小白兔,小白兔!你在哪里?”雪孩子冲进屋里,冒着呛人的烟、烫人的火,找哇找哇,终于找到了小白兔。他连忙把小白兔抱起来,跑到屋外。教师紧扣“找哇找哇”这个词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想象雪孩子找小白兔的过程:他会来到哪里,遇到什么危险,进而体会寻找的艰辛,感受雪孩子的勇敢与善良。学生在情境中补白文本,读懂文本,将童话情节与自身生活经历相关联,有助于生成儿童个性化的童话故事。

童话展现了儿童对生活和大自然的探索过程,表达了儿童追求美好的愿望。奇异的故事情节、烂漫的语言对话吸引着儿童,诱发儿童大胆想象,自由探索,创造精彩的世界。因此,童话教学既要注意其作为文学本身的特点,又要注意它与儿童心理发展的关联,激励儿童在童话中大胆想象,享受快乐的童年。

(作者单位:南京市月华路小学)

猜你喜欢

小学低年段童话教学想象
快乐的想象
一生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初探小学低年段英语教学如何衔接词汇和句子课
浅析中低年级童话教学策略
小学低年段体育课活动的有效实施
小学低年段英语字母的发音教学
探究小学语文中的童话教学
立体化字词教学初探
论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