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跟上时代天地宽

2019-11-01讲述人李先生

乐活老年 2019年10期
关键词:供销社老两口柜台

讲述人:李先生

我和老伴是在1977年10月结的婚。当时,我刚刚从部队复员不久,被安置在乡里的供销社工作,老伴那时在大队当会计。虽然一个月几十块钱的工资在现在来说不值得一提,但当时在农村,我们两口子的日子算是“小康”水平了。

上世纪80年代初,家里添置了一台黑白电视机,前后院的邻居羡慕得不行,他们的小孩子总来我家看电视,小板凳一摆,一坐就不走了,我家那个时候就像是个小型电影院,更像是一个幼儿园。

日子过得好,谁都高看一眼。我和老伴年轻时候在农村的生活真叫一个美啊,我们比乡亲们多念了两天书,总被人家称为“文化人”,又有了工作,那个时候能在农村拿工资的人可是不简单啊。就拿我工作的供销社来说,还是个“权力”不小的地方,有好多生活必需品都得在供销社才能买得到。记得那会儿每天供销社没开门前,总有一大群人在排队。早晨,门卫把铁栅栏门一开,顾客都像百米冲刺般冲向各个柜台。那时柜台前都焊着拳头粗的铁栏杆,要没了它,柜台一准被挤坏。

社会上商品奇缺,款式也不丰富,比如鞋,如果卖到最后号码不全了,大一号、小一号也有人买,大一号能凑合着穿,小一号转让给亲友。说到吃饭,就更难了!我们的饭店总能爆满。大家收入低,菜也便宜,一般都是一两毛钱一个菜。

没过两年,供销社系统的各种实体开始发展起来,除了传统的柜台生意火爆,饭店、加油站门前也是热闹非凡。当会计的老伴很有头脑,在供销社提出鼓励内部员工承包经营实体的初期,就拽着我去抢先报了名,当时好多人对这些新鲜事物不感兴趣,也是怕不会经营赔了钱,只有老伴看好实体的前景,抓住这个机会就要大干起来。

自己干就要承担相应的风险,本来在柜台的收入不错,我是不愿意去冒那个风险的,可老伴坚持让我去承包加油站,一开始有点赶鸭子上架的感觉,干啥都没有头绪。老伴看我这样很着急,一狠心就离开了自己的工作岗位,过来帮我,从上货渠道到销售渠道,老伴都是亲力亲为。靠着原来的人脉,没到一年,老伴就让加油站的生意走上了正轨。

一转眼,我和老伴在加油站干了整10年了,在这10年里,咱们国家的商品可是极大丰富,顾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了。平时老伴就爱钻研各种销售知识,加油站的生意也越来越好,我们赚得盆满钵满。不过,后来供销社收回了加油站,我也回到了柜台前。退休后,我们老两口也没闲着,租了几亩地开始种植葡萄、冬瓜等作物,年轻的时候都没干过农活,老了老了倒是扛起锄头行走在田间地头。虽然有些辛苦,但我们还是挺感谢这几年,因为每天都在劳动,身体哪都没毛病,更何况还有一定的收入,因此,我们老两口也乐此不疲。

我想,不管时代怎么发展,只要有一颗真诚对待生活的心,无论干什么、走到哪都会有一片天地。

猜你喜欢

供销社老两口柜台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孔祥智:供销社要办成真正农业合作组织
小镇供销社
务付出十四载讲述 八旬老两口把社区变花园
一个乡镇供销社的兴衰
拍拍手,灯亮了
中国乡村之声
清道夫
兽医之死
完形填空
夫妻双双百岁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