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对徐州梆子戏的认知和理解

2019-10-30赵婵婵

当代旅游 2019年4期
关键词:梆子院团豫剧

赵婵婵

江苏梆子是中国江苏省的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江苏省境内的徐州一带,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戏曲剧种之一。是陕梆子流入徐州地区与当地方言土语结合,吸收当地曲艺、民歌等音调发展而成。上演剧目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多彩。传统戏最多,都以反映帝王、将相、民族之间的政治斗争生活为主,被观众概括为袍带戏多、黑红脸戏多、武打戏多。所以,老百姓俗称:大戏。

一、江苏梆子的源起

关于它的起源说法不一,多数人都认为其前身就是豫剧,后来又受到当地剧种的影响逐渐发展和融合,遂有了当地的一些戏曲音乐风格。

明朝中叶以来,由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和发展,秦晋商人遍地各地。他们所到的府、州、县、镇都建行帮会性质的陕西会馆,会馆内筑台唱戏,以此作为经商贸易的手段。长此以来,音随地改、腔随声变、韵随俗转、逐渐与苏北民间小调、杂耍曲艺、说唱艺术及方言俚语、民俗民情相结合,呈现出独具徐州地方特色的江苏梆子戏。梆子戏在长期的演变中,融入了徐州人的情感。因而形成了粗犷、激昂的艺术风格。解放后,由于徐州与河南接壤,河南梆子解放后简称豫剧,其实与江苏梆子同源,同时,河南的好多名演员如徐艳琴、赵金声、田美兰等被引进徐州来工作,演出。再加上徐州只是一个地级市,从地理和环境都不能和河南省来抗衡,因此自然而然的就顺着改称了豫剧。江苏省政府审时度势,经过调查了解,专家分析认为,徐州的梆子戏与豫剧还是有地域上,音乐特色上的区别,且同出一个时代,不应该叫豫剧。因此,1958年把在江苏的各地豫剧团融合,正式定名为江苏梆子。2006年,在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中,为了更加凸显剧种的地域特色,更名为:徐州梆子。

二、徐州梆子的艺术特色

为生动反映历史人物和社会生活,梆子戏逐渐形成具有特色的角色行当体制及严谨规范的表演动作。同时出现了许多表演艺术精湛,功夫精深的演员,创造了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还具有感情真实、火爆泼辣、动作粗犷、节奏感强烈的艺术风格。

江苏梆子戏具有浓郁的泥土芬芳,农村生活气息特别浓厚。表演上吸收了武术、杂技和魔术的特点。表演各种高难度的动作,如爬上十几米的高竿;有时为了增强戏剧效果,表现人物内心世界,两腮的肌肉快速颤抖,谓之“活腮”。剧本里更是融进了本乡本土的风俗人情,唱腔中带有浓郁的乡土韵味。例如下韵的结尾音固定在“so”字上,使上花腔,一口气拖唱二十几个节拍,非赢得台下掌声响起来方才罢休;唱得入耳,表得人理,凭着偷字闪板的多变节奏和一抑一扬的强弱对比,使得唱腔一张一弛,把人物刻画得淋漓尽致。人物形象鲜明,活灵活现;言语上通俗易懂,大量运用了本地人生动讥诮的口头语,具有生动活泼、火爆奔放、朴实清新的特点。

梆子戏的代表剧目“四大征”、“四大铡”等,其艺术风格朴实无华,激越高亢,甚至有时显得粗野,很能体现北国英豪粗犷放达的雄伟气魄。演员在表演时,随着强劲的锣鼓,夸张性的表演,高喊一声立嗓,配以跺脚为辅助,更显豪情奔放;戏至高潮,会博得满堂喝彩。拿徐州人的话说:过瘾!梆子戏朴实奔放的特点,非常能够宣泄人们心中的积郁和表达生活中的喜怒哀乐。

江苏梆子戏使用的是徐州方言,它介于中州韵与吴越韵之间,既有北方语言的酣畅淋漓,又是江南吴语的娓婉缠绵。由于当地语言有着明显差异,从词汇、语法上都具有本地区的方言特色,粗犷中不乏细腻柔和,两者水乳交融,相得益彰。优秀的梆子戏演员运用大起大落的大唱段,抒发了一个青春女孩在爱情上的相思与失落、执着与悔恨。梆子戏在音乐唱腔上既雄健、刚烈又清爽、温柔,旋律跳跃起伏性大;舒缓时如行云流水,徐徐而来;激烈时,文武场丝弦锣鼓喧天,震耳欲聋。

三、徐州梆子的发展及困境

(1)人才流失严重。我们每个人都理解保护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但整个社会对其关注度不够,宣传力度也不到位。就江苏梆子来讲,很多徐州当地的年轻人都没听过梆子戏甚至不知道江苏梆子戏的存在。一些原本当地自发组成的草台班子,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也很难存活下去。导致一些明明对梆子戏曲感兴趣的,有志向从事这个行业的青年望而却步。江苏梆子戏后继人才严重匮乏,青黄不接。

随着戏曲生态和院团生存环境的改变,特别是“转企改制”以来,几乎所有戏曲院团都面临着人才断档和梯队断链的问题。高水平的戏曲传承需要高潜质的专业人才,身高、扮相、嗓子、悟性和身体各方面条件都不错,才有成为合格继任者的可能性。当前,由于戏曲行业前景朦胧,“事业身份”的“却供”或“断供”,院团特别是“转企”院团失去了人才吸引力,优质人才补给困难。绝大多数戏曲院团的专业人才队伍年龄结构严重老化,选拔新人“苗子”已沦落到“十里挑一”,甚至“有一得一”的地步,加之“学戏哭、收入低、缺保障、没前途”,学了多年的“苗子”转行跳槽者为数众多,面临着事业发展难以为继的人才危机。

(2)资金问题。地方政府对戏曲传承发展、戏曲院团的财政性投资金投入总量明显不足。不仅仅是没有自有剧场,连固定的演出场地都没有。这种境况令人担忧。地方戏曲院团活力较低,其生存或发展的难度系数首先取决于其是否有自有剧场,有则是发展问题,没有则是生态问题。许多差拨院团的管理费无从落实,创排、演出经费更是“三瓜两枣、食不果腹”,价值体制上存在的多头管理、条块分割的问题,财政资金投向难以集中,多数院团为生存而挣扎,无力承受事业发展的重负。

四、徐州梆子戏的传承及保护的建议

就目前梆子戏的演出来看,仅仅依靠演出收入很难存活下去,导致从事戏曲的职业艺人及演出团体越来越少,没有固定的演出场地。戏曲院团主要以“送戏下乡”等深入基层单位的公益演出、惠民演出或慰问演出。在我国,戏曲演出的场次是由大量农村场次支撐,通过“下乡”汲取虽然极其有限,却可稍解燃眉的业务经费,以作“拆东补西”之用,从而维持最基本的生存和发展需要,已成为大多数国有戏曲院团无奈而必然的选择,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制约。为了能够更好的传承和保护江苏梆子,政府必须担起这个责任,加大江苏梆子戏曲的扶持力度。

在多元文化与快餐文化的当今时代,江苏梆子要想走得更长远,就必须要做出适应时代的改变。需要迎合市场的需求,在保留其精华的基础上,做出改变。不应该仅仅拘泥于以前传统的娱乐方式的定位,更是一种了解文化、历史的手段,应该普及到当地的中小学,成为一门选修课程,让青少年参与其中,了解梆子戏里的那段历史。可以利用社区这个庞大的观众群,做针对性的宣传,进行一些公益性演出。

以上浅见敬请各位专家批评,指正。

猜你喜欢

梆子院团豫剧
对文艺院团中艺术管理人才培养的思考
独具的梆子戏
家校共育成合力,传承河南豫剧
梆子《捉放曹》的表演艺术特色
一种聚焦: 上海民营院团的现状与发展
演艺产业多元发展的新兴开拓者
豫剧现代化进程分析
通过文化体制改革推动豫剧文化产业发展
深山再次唱响300年山梆子老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