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俗文化资源在幼儿园课程中的渗透

2019-10-30道力玛

当代旅游 2019年4期
关键词:幼儿园课程渗透

道力玛

摘要:在新的課程资源观的指导下,传统民俗文化是我们的根,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文化来源,它用那独特的吸引力教化着幼儿。我们逐步形成了“学习领悟”收集整理“审议筛选”的资源开发思路,利用民俗文化资源发挥出新的活力,依靠幼儿老师的引导,进一步研究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民俗文化资源;幼儿园课程;渗透

一、利用民俗资源服务课程内容

在幼儿园的教育上,本地的环境所扮演的角色相当重要,小孩子们可以从身边的环境中吸取所有的东西,幼儿潜移默化地接受本土民俗文化的熏陶。因此,让民俗文化走进校园,将传统民俗文化资源融入区域活动内容,能够为孩子们提供更多的接触活动的机会,对孩子的健康发展是十分有利的。并且,传统民俗文化资源具有其独特的魅力,将其融入区域活动能够让一般的活动变得生动活泼,更受孩子们的欢迎。例如,几位男扮女装的“花婆”,手里各提一只红漆篮,装着白玉兰和红花。队伍最后是抬着嗦觡的龙王头,一路跳舞,一路唱着佛教梵语“嗦觡啊依多啊啊礼,礼啊去礼……”幼儿在环境的刺激、引导、激励下,潜移默化地受到民俗文化的熏陶。

二、研磨民俗资源丰富课程资源

当前幼儿园课程内容多以教材为主,教师在实施教材活动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忽视幼儿生活中蕴含的许多有价值的资源,我们采用一课多研、同课异构、对比教学等形式挖掘家乡民俗文化的主题教育资源,可以利用民俗文化教育的契机将这些民俗文化融入主题。由于安海是小吃很有名气的古镇,每年端午节会举办“水边看捉鸭,陆上看采莲”,家家户户会包“粽子”的特色小吃。因此,我们可以了解包“粽子”的制作方法,带着孩子们一起去尝试制作,在制作的过程中去了解古镇文化。通过对传统民俗文化资源的利用,让孩子们在区域游戏中,感受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从而得到艺术的熏陶,萌发了他们对传统民俗文化的兴趣。又如大班语言活动“安海端午节真不错”,以图文的形式完成在调查卡片上。之后,我们将这些调查表制作成本,能够翻看的端午节图书册,放到活动区用于以后的活动。而在手工方面,我们给孩子们提供一个个小荷包以及其他材料,让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喜好去装饰荷包等,通过亲身实践去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感受民间民俗文化的魅力。

三、利用民俗节日拓展课程内容

我们利用民俗的“节日”活动找准教育的切入点,整合传统节日中本地的特色文化来拓展课程内容。在元宵节来临之际,幼儿园处处张灯结彩,充满了节日的气氛。小班幼儿玩灯笼赏灯笼,中班幼儿搓元宵,大班幼儿做灯笼、猜灯谜等;端午节时孩子们在画粽子、装饰龙舟,与爷爷奶奶一起包粽子,邀请爸爸妈妈讲述屈原的故事等活动中了解端午节的习俗。每逢重阳佳节孩子们带着自己买的重阳糕走进敬老院,给爷爷奶奶吃重阳糕、为爷爷奶奶表演节目,从小培养孩子关爱老人、尊敬老人的传统美德。立夏时节根据安海立夏吃蛋、吃蚕豆的习俗,孩子们在剥蛋、剥蚕豆、剥豆瓣的活动中不仅感受了传统节日的趣味性,也锻炼了幼儿的动手能力。要让幼儿进行品尝活动能够让他们从味觉上更完整地体验到苏州糕团的特点。在品尝重阳糕前,我们让幼儿先摸一摸,看一看自己手上的糕团,幼儿非常开心,争相恐后地表达着自己的感受,“这个糕团闻起来真香”,“我手上的糕团摸起来有点粘粘的”,“老师,我的糕团不粘的”,“我手上的糕团里面还有红红的馅”……通过这样的活动安排孩子们对本土特色民俗文化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从而拓展了课程内容。

四、民俗文化资源丰富区域活动

区域活动离不开各种材料的配合与协作,只有实践才能加深印象,区域活动材料则更深层推动了这个实践的过程。在区域活动中融入民俗文化,一方面,这样能够调动幼儿的热情,尽可能多的让他们走进活动。游戏中幼儿积极参与,遇到问题互相商量,共同寻找解决方法,学会了初步的人际交往的技能。另一方面,这有利于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开阔他们的眼界,使他们在彼此的合作中有所收获,而且使他们善于独立思考,形成发散性思维,获得自身长远的进步。比如,在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过程中,我们充分利用区域活动的特点:活动性、游戏性,让孩子们在活动中与材料互动起来,让中国传统民俗文化走进每一个孩子的心里。材料丰富多元了,孩子的活动情绪就会被充分调动起来,各方面的能力也能得到提升。

五、结合民间游戏开展体育活动

教师应利用多种活动锻炼幼儿的身体平衡和协调能力,将民间游戏运用于幼儿体育活动中,如玩跳房子、踢毽子、蒙眼走路、踩小高跷等游戏,巧妙地将民间游戏渗透到活动中,促进幼儿的身体发展,增强动作的协调性。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其身心发展规律不同。教师要根据小、中、大班幼儿的不同年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民间体育游戏活动,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例如,由于小班幼儿大小肌肉、身体协调力等发展较弱,可以开展一些技能简单、规则单一、形象具体、趣味性强的民间体育游戏,如木头人、跳房子、老鹰捉小鸡等,培养幼儿遵守游戏规则、学习自我控制的优秀品质。中大班幼儿的身体平衡和协调能力发展较好,可以开展一些动作难度较大的体育游戏,如撞拐、炒黄豆、花式踢毽子等民间游戏,提高幼儿的动作技巧,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与同伴的合作能力,在游戏中愉悦幼儿的身心。对于3-6岁幼儿来说,尽管对周围世界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对游戏也有着天然的喜好,但依赖性较强,处处离不开成人的指导。因此,在游戏过程中,教师要密切留意幼儿的一举一动,如果幼儿在游戏中产生矛盾,要积极进行疏导,教给他们解决问题的办法。同时,对幼儿的表现进行评价,让他们充分认识到自己该怎么做,从游戏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在体育活动中,适当地对民间游戏进行改编,既可以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又能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

结语

中国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历史长河中集体劳动和智慧的结晶,其蕴含着丰富多彩的民俗节日、经典的民间游戏、优秀的童谣、历史悠久的民间美术等宝贵的教育资源。在幼儿阶段开展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活动,能让幼儿在感受和体验中了解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传统民俗文化精华,初步培养幼儿优良的品格。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2]李敏娟.节日民俗文化在幼儿园教学中的渗透[J].成功教育,2012(01).

猜你喜欢

幼儿园课程渗透
实现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策略探讨
两汉文化资源在徐州市区幼儿园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家长助教对促进幼儿园课程开发的研究
课程游戏化背景下班级区域游戏创建的新思路
游戏与幼儿园课程整合的现状及对策探析
职高体育教学中的“教学做合一”研究
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