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守护北疆风景线

2019-10-30杨增亮

地火 2019年3期
关键词:泥浆池长庆钻井队

杨增亮

夜色降临,雨后的天宇,明净澄澈。仰望星空,群星璀璨,一条银河将天际分作两半。马上七夕,王琸翔想着鹊桥,想着牛郎织女的相聚。他的眼前,井架被笼罩在夜灯中,很是亮眼。

“爸爸,这和电视上演的钻井队不一样嘛。”王琸翔是長庆钻井50567钻井队队长王晓磊的儿子。前段时间和母亲一直在追一部电视剧,讲的是钻井人拓荒找油的故事。沙漠戈壁,风沙肆虐,水源奇缺,他们为了探寻到国家油脉,有人把生命也留在了这沉寂的沙海里。

今年暑假,王琸翔和母亲来到钻井队探亲。在他的印象里,钻井人就应该像电视里演的那样,与沙丘为伴,与荒凉结缘。这话在以前是真的,上个世纪70年代,长庆人跑步上陇东,三个石头支口锅,三个帐篷搭个窝,在瑟瑟寒风与尘土弥漫中找油找气,战天斗地,付出了极大牺牲,做出了巨大贡献。曾经有个老石油基地叫马家滩,隶属于宁夏灵武市,处于毛乌素沙漠边缘。在那里工作过的人都说,一天下来,能吃半斤沙土。艰苦的自然环境,是石油人共同的记忆。

但是,王琸翔眼前看到的,不是那样。这里,沙柳遍地,梭梭成荫,若是遇上小塘子,甚至可以看到鱼翔浅底。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顺着油路走进苏里格大气田,好多井区所在地都成了旅游景点。

毛乌苏沙漠,正在被染绿。在千里油区,绿色已成为底色。

走进钻井队,井架高耸,钻机飞转。钻头顺着油(气)脉一路前行,井底的岩屑,在泥浆的托举下回到地面,经分离干燥后装车拉运,最后被送往处理厂,制砖铺路。

每到一个井场,钻井人都要在周边栽种树木,并将生产生活垃圾分类处理。钻井队所到之处,一条绿色生产线随即铺展开来。

在苏里格气田施工的50069Y钻井队,一个黑瘦的小伙子手里拿着一沓材料。他叫岳东旭,长庆钻井电代油工作,由他负责推广。“少用一滴油,天空就多一片蓝。”这是他的信念。这天,他正在巡线,已经徒步走了15公里土路。他说,2015年以来,电代油累计6200万度,减排二氧化碳6181.4万吨,相当于植树5.5亿棵,等于4000万辆汽车停开一年。

几根钢芯铝绞线,跨越村镇,穿越几十公里,从高压输电线上接进井场,带动钻机转动。钻头探进天然气的地宫,天然气顺着地下管道,源源不断流出,千里万里,流进千家万户,点燃万千气灶。

一切都是绿色环保的。

从油气开发的粗线条,到绿色环保的工笔画,钻井人经历了好几代的努力,今天终于现实了。“我们刚上班那会儿,光想着找油找气,对于环保还没有太多概念。”据老钻井工人回忆,上个世纪,为了在鄂尔多斯盆地找到大油田大气田,生产方式粗糙,井位确定下来之后,在井场挖个泥浆池后就开钻,完井之后泥浆池留在原地。环保基本靠太阳晒。

“这还不算,只要一开钻,钻台上泥浆喷得到处都是。有时候清洗设备,为了方便,大抹布在柴油桶里一泡,擦出来的设备倍儿光亮,只是地上留下了斑驳黑污。”“风沙本来就大,也没有专用厕所,有时候用过的厕纸能吹到你脸上。”说到以前的生产生活方式,老工人们记忆犹新,也是满脸尴尬。

时代的变迁,推动着发展方式的转变。用绿色钻井方式寻找清洁能源,是长庆钻井人近年来的得意之作。从2015年开始,长庆钻井开启了绿色钻井的新征程,誓要守卫蓝天绿水净土,让下一代钻井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自此,一场从天上、地面到井下的全方位、系统性绿色攻坚战全面打响。

泥浆是钻井的血液。它的主要功能是将井底岩屑带到地面,平衡地层压力,保证井眼畅通。多功能集于一身,就需要加入大量的化学药品。因此,泥浆也就成为污染的主要来源。泥浆不外排,重复利用,钻屑固化集中处理,实现钻井废弃物零排放,成为走向绿色钻井的重头戏。

那一年,段小宁37岁,在50289钻井队担任队长已是第6个年头。因为井打得好打得快,公司将“泥浆不落地”的试点选在了他们队。

也就是在那一年,石油价格出现断崖式下跌,且有长期低位徘徊趋势。市场出现缩水,钻井工作量严重不足,多重考验之下,他能否担起实验新工艺的重任?如果效益出现下滑,又该如何向队上40多号弟兄交代?“既要实现打井有效益,但也决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段小宁别无选择。

新工艺能否真正落地,牵扯到四面八方,设备设施、工艺流程、企业效益……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纰漏,都有可能牵一发而动全身。长庆钻井总工程师张建卿牵头这项工作,心中的压力也不小。“绿色钻井是我们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我们决定从环保钻井液体系研究、钻井液减量和不落地三个方向进行攻关。”对照着施工图,张建卿似乎成竹在胸。

在设备上,经过多方调研和模拟推演,长庆钻井决定用自主研发的加长型振动筛,提高钻井液在筛面上的滞留时间,提高钻井液的固液分离效率。同时,采用大功率离心机,提高岩屑和钻井液的分离效果。所有泥浆全部上罐。地上的泥浆池,已然成为历史。

只有一炮打响,才能做到遍地开花。设备到位的前两天,张建卿对具体负责试验的第五项目部技术办公室主任陈华说:“钻井液不落地项目,是个全新的尝试,对公司上下都是一个挑战,一定要给钻井队讲清楚试验的重要性,要和现场人员多讨论,了解目前设施和工艺的利弊,收集好第一手资料。”

设备安装到位,50289钻井队正式开钻。泥浆沿着加长振动筛顺利走过,转入大功率离心机进行下一道净化流程。岩屑在绞轮机的推动下,送到指定位置,装车、拉运、制作砖块、铺设道路……一切看似水到渠成,但问题也浮出水面。

“仅仅靠振动筛和离心机,泥浆净化不好,接单根经常性遇阻,钻井速度慢,而且大量岩屑沉入泥浆罐,需要人工清理,工作强度猛增。”据统计,一口水平井岩屑处理量达到800余立方米,钻井周期增加了5天,员工因为清罐反倒成了“泥蛋儿”,无形当中增加了若干工作量。

攻关团队“亚历山大”,但却没有因为受挫而停步。“钻井液不落地的清洁化生产,和钻井速度的提升,应该是齐头并进,而不是偏颇任何一方。实现技术特色化、设备设施机械化、流程简约化,应该是技术攻关的主要方向。”张建卿说。技术团队首先从环保型钻井液入手,从源头上做到岩屑不染污,先后研发了CQSP型环保钻井液体系技术应用。目前已升级到第五代,深受钻井一线员工欢迎,也得到了全面推广。

路子是走出来的。几十年以来,钻井人一直用泥浆池循环,一是方便,但最重要的还是泥浆净化好,固相含量低,井下复杂少,钻井速度快,这也是钻井人固守的一种生产方式。因此,长庆钻井清洁化生产研发团队及时调整攻关方向,最终采用800立方米大铁罐进行泥浆大循环,巧妙解决了这个问题。

泥浆从管线流出来,经过振动筛的第一次过滤进入大铁罐。由于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岩屑渐渐沉入罐底,螺杆泵将净化后的泥浆抽入循环罐,除砂器、除泥器、离心机,一路过滤,环保清洁的泥浆再次进入井底循环。

打完一口井,泥浆重复利用,而岩屑则被分离拉运,真正实现了泥浆和岩屑的无害化处理。从2015年至今,共组织拉运岩屑156万吨,若铺设5厘米厚、15米宽的公路,可从西安直达上海。再次走进苏里格气田,天空湛蓝如洗,钻井工人牵手当地牧民,植树造林,风沙亦不敢肆虐,野鸡飞来,野兔欢腾。井场上,工业电代替了柴油机的轰隆声,静音模式开启,黑烟也消失了。垃圾分类拉运,岩屑离开井场,环保厕所不留痕迹……不仅如此,长庆钻井在多个区块实行岩屑减量工程,缩小井眼尺寸,完成的200余口小井眼井,泥浆用量减少了5万多立方米,岩屑减量10多万吨。

长庆钻井“推动绿色发展高质量”的底气更足了,劲头也更猛了。他们主动放弃水源区、植被区施工,坚定不移守住绿色发展底线,坚持用绿色钻井,打造绿色长廊,积极履行起节能减排、绿色发展的责任。

祖国北部边疆的风景线,将会更加亮丽!

猜你喜欢

泥浆池长庆钻井队
由技到心、由表入里——贾长庆创作随想
水基钻井废物泥浆池原位处理环境影响分析
长庆工会:真心做好“服务员”
把延安精神带到长庆石化
钻井队成本控制现状及主要途径探析
泥浆池的清理和泥浆池搅拌机的检修存在哪些较大危险因素
归侨钻井队一箭三雕
富水区粉砂土地质钻孔桩装配式钢结构泥浆池设计施工技术研究
每期一照
长庆新安边发现我国首个亿吨级大型致密油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