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邀14国代表来华谈边界

2019-10-30范凌志

环球时报 2019-10-30
关键词:划界边界问题不丹

本报记者 范凌志

由外交部边界与海洋事务司和北京师范大学联合主办的首届国际边界合作研讨会于10月29日至30日在北京举行。这是我国首次举办边界合作国际研讨会,来自14个邻国及周边国家的边界主管部门官员、代表、驻华大使及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

我国陆地边界线总长约2.2万公里,同14个邻国陆地接壤。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以和平谈判的方式与14个陆地邻国中的12个解决了边界问题,划定的边界约占陆地边界线总长度的90%。外交部副部长罗照辉29日在发表开幕致辞时,将中国解决边界问题的历史划分为五个时期,分别是上世纪50年代的划界筹备期、上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的第一个划界高峰期、上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的争端多发期、80年代末冷战结束后的第二个划界高峰期,以及现在的管理合作与维权维稳期。罗照辉提到,中国已经和14个陆上邻国中的12个划定边界,还未与中国划定边界的是印度和不丹。中印、中不都同意维护边境地区的和平与安宁,还建立了中印边界问题特别代表会晤机制和中不外长级边界谈判机制,致力于解决边界问题。

曾在南亚工作的罗照辉29日还讲述了一个小故事,上周,他陪同国家领导人出席日本天皇就职典礼的时候,恰好碰到不丹国王,“他给了我一个很大的拥抱”。“一条封闭、落后、对抗的边界往往是人道危机、恐怖主义、跨国犯罪甚至战争滋长的温床。建设一条和平、友好、合作的边界,既是各国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地区国家的共同愿望。”

缅甸驻华大使苗丹佩29日在研讨会上致辞时,重点谈及中缅在边界问题上友好合作的例子。他表示,缅甸在1961年与中国通过和平友好的谈判成功完成了边界划定。“缅甸是最先和中国完成和平谈判陆地划界的国家,这样的划界和协定是历史性的,进一步促进了双边的友好关系。”开展边界联合检查后,“两国边界地区出现人口增长和全面发展,现在已经形成了一条清晰可辨的边界线,这对我们共同管理边界地区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俄罗斯集体安全条约组织秘书处政治合作局顾问马雷舍夫29日在发言中建议,各国在处理边界问题时,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用辩证思维解决问题。他谈到,中俄边境由于地貌复杂,所以在划界时,就要考虑特殊的地理特征,找到创新性的解决方案。“我们知道像乌苏里江、额尔古纳河,都是可以划界的河流,所以在划界时涉及一些小的岛屿,包括已经越境建设的建筑,就要考虑如何通过区域互换,实现灵活的解决方案。在看待边界问题时,不要总是非常僵硬地去寻求某一个原则彻底的贯彻,而应该在原则的指导下,结合具体情况灵活分析和掌握。”

不丹国家土地委员会国际边界事务秘书长雷多·唐比29日在发言中提到,虽然不丹和中国目前还有约470公里长的边界尚未划定,但是两国的关系非常友好。自1984年边界谈判开始以来,中国一直在积极与不丹开展对话,展现出高度的耐心和理解,通过多轮谈判,两国逐渐缩小了分歧。他说,两国目前的边界谈判包含两个层级,分别是专家组会议及部长级会谈。“尽管未来我们仍然需要更多时间,但是不丹与中国的边界会谈正在取得稳步进展,我们相信未来在谈判完成后,能进一步加强不丹与中国历史悠久的友好关系。”▲

猜你喜欢

划界边界问题不丹
不丹:世界上第一个全面禁烟的国家
中印边界问题的演变及其影响因素
有关知识产权保护边界问题浅析
不丹学者:中国比印度更尊重不丹
推动中俄边界问题最终解决的诸因素
中韩海域划界首轮会谈成功举行
中韩启动海域划界谈判
我国大陆架划界关键技术获重大突破
本 期 导 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