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想和你聊聊当年那张书单

2019-10-28和菜头

视野 2019年20期
关键词:钟摆书单小王子

一位小朋友,你好!

我是十三年前那个给你开书单的和菜头叔叔。首先我要祝贺你考上大学,选中心仪的专业,在大洋彼岸翻开你人生新的一页。也欢迎你来到成年人的世界,像个空降兵那样勇敢落入陌生人的包围之中,第一次全部依靠自己存活下去。虽然我和你,以及你的父母迄今为止还没见过,但我还是为你而感到高兴,就像是我见证了什么了不起的事情一样。

临别之际,我想和你聊聊当年那张书单。这一次不同,不再是一个大人对一个孩子说话,而是两个成年人之间的交谈。所以,同样的一本书,对于此刻的你我,含义也并不相同。比如说《彼得·潘》,它的确讲述了一个关于保持童真的故事,但又远非如此。这本书以彼得潘找温蒂缝合自己的影子开始,以彼得潘带走温蒂的女儿、外孙女终结。在他找人缝合影子的时候,他找寻的是母爱;在他带走温蒂女儿的时候,他宣称自己又找到了母亲,但他带走的并不是温蒂,而是温蒂的女儿,虽然这时候温蒂更像是一名真正的母亲。

针对男性心理描写这一点,我觉得《彼得·潘》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作品。它之所以历久弥新,可能是因为那些读者都没有意识到的隐喻,让人在无知无觉中意会。我想问你,《彼得·潘》中铁钩船长虎克的存在有什么意义?他是彼得潘终生的敌人,而所谓敌人往往是同一事物的一体两面,那么,虎克船长可能是谁?再去想想他为什么害怕闹钟?闹钟代表的是时间,作为一名孔武有力的成年男子,他为什么会害怕时间?

我觉得,你可以通过《彼得·潘》了解男性。

十三年前我告诉你,《小王子》是一本关于爱情的书,只是这种爱情的定义要宽泛得多。今天我依然不打算改变我的说法,但我同样希望你通过这本书看到更多东西。人们到现在都觉得《小王子》浪漫,为小王子伤心不已,不断摘抄其中他们认为优美的句子。为什么《小王子》浪漫而又伤感?这种独特的精神气质从何而来?又为什么会激发人们心中的共鸣?

旅行者从来都是一种暗喻。苏轼说:“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小王子在诸多星球之间旅行,所不同的是他最终选择主动归去。在他的旅途之中,他没有建立起任何羁绊,反而是放弃了许多。他经过那些星球,如同露水滑过荷叶,最后一无所有离开。这可能是无数琐碎生活细节淹没掉的世界本相,所谓的孤独也好,浪漫也罢,都是从这里生发出来。而即便知道了这样孤寂的本相,小王子也依然选择去爱,也许它的动人之处正在于此。一个斯多葛主义者依然可能深爱着这个世界,哪怕他对这个世界有许多不以为然。

我觉得,你可以多看几遍《小王子》。

至于剩下的几本书,它们可能更适合孩子去看。虽然我自己很喜欢《丁丁历险记》,更多是因为它属于我的童年记忆,它对我的人生有相当程度的影响,却未必适合你在成年之后再去阅读。成年人应该有成年人的书,不过这一次我不会再开列书单,我只向你推荐一本书:《斯通纳》。

约翰·威廉斯的《斯通纳》,1965年出版,只卖了2000多册。50年之后,这本书突然在欧洲流行起来,一个月之内销售了12万册。在不到两千万人口的荷兰,销售超过50万本。我罗列这些数字,并非是为了向你推销,而是希望你感受到50年前后的冷暖变化。

我特别地向你推荐这本书,是因为我相信你有理由去阅读,尤其是在这个时候。如果你读完之后,认为这是一个失败者一生的失败故事,我觉得完全没有问题。那我会建议你继续去读安兰德的《源泉》和菲茨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那里有成功者一生的故事。也许吧。

如果你读完之后,对于主人公在课堂上突然开悟,对莎士比亚的诗歌照亮蒙昧心灵的那一段感兴趣,认为这是一本讲述关于美和智性的书,那我也完全同意。我希望你能够始终牢牢抓住那种感受,在你的大学课堂里找到属于你自己灵光一闪的那个瞬间。也许整个大学生涯里你没机会遇见,但那不过是个时间早晚的问题。等到那个时刻来临,重读《小王子》会有完全不同的感受。

如果你读完之后,不觉得自己可以同情主人公,也不认为他度过了失败的一生,反而认为他是某种胜利者,他守护了他想要守护的东西,他得到了他想要得到的东西,哪怕随之全部失去;他在持续不断的巨大挫败和不幸中,始终拥有完整的自我,并没有被彻底摧垮,那么我更加同意。我还希望你继续仔细读下去,分析三个好朋友的命运为什么有那么大差别?最为愤世嫉俗、尖酸刻薄、聪明剔透的一个,在看穿世情之后,却最先走上战场,最早牺牲?最为圆滑世故、现实势利、追名逐利的那一个,过上了他圆满的一生,得到了他要的名声与权柄,却并不让人羡慕?看起来最为保守懦弱、顽固不化、封闭自卑的那一个,经受无数次打击和失败,却好像是打败了时代,打败了自我,获得了无可企及的内心宁静和满足?

我更希望你对比阅读两个段落:一个段落是主人公导师在一战爆发后的反应,另一个段落是主人公自己在二战爆发后的反应。希望有天你能告诉我,为什么两者会如此相似?或者说,为什么作者在寫完其中一个之后,又要重复再写另一个?它们在书中的重复和呼应,反复提醒读者又是为什么?

如果世界是一个钟摆的话,最幸福的莫过于年轻时刚好赶上钟摆来到最低点,马上就要摆向黄金时代的那一侧,即将到来的是越来越多的丰饶、和平与创造。此时的世界是宽容的,是包容的,是柔软的,是进取的,是四海一家的。在那样的时代里,斯通纳是人们眼中的失败者,躲避在象牙塔里;但世界不会永远如此,钟摆总有回摆的时刻。这世界也有坚硬、残酷、强横、保守的另一面,在那样的时代里,一个人所能保有的只能是自己的内心。这一点极难做到,人潮喧嚣汹涌,打碎一切,席卷一切而去。因此,斯通纳则体现出了人类的高贵和坚韧,人们又会重新意识到他的珍贵。在冷热之间,《斯通纳》并没有变,变的是世界,变的是世人,以及他们对世界的感受。我希望你知道这世界的两张面孔,那你也就知道了《彼得·潘》和《小王子》里忧伤的由来。

祝你学业有成,始终保有自我!

和菜头

猜你喜欢

钟摆书单小王子
月度荐书单
月度荐书单
小王子
小王子的圣诞节
钟摆
暑假阅读书单
名家推荐:2018暑假阅读书单(下)
小学科学实验器材改进方法--以钟摆制作为例
《小王子》:唤醒内心深处的柔软
钟摆来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