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控制青少年近视快速增长的有效方法――角膜塑形镜

2019-10-25张君章艺璇

健康人生 2019年7期
关键词:塑形角膜镜片

张君 章艺璇

近年来,我国青少年近视率居高不下,低龄化现象严重,青少年高度近视比率也越来越高。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2018年全国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3.6%,6岁儿童为14.5%,小学生为36%,初中生为71.6%,高中生为81%,近视防控任务艰巨。

国家卫健委特别指出,在小学和初中阶段,近视率会随着年级升高而快速增长,所以小学和初中阶段,是我国近视防控的重点年龄阶段。中国学生近视相关危害因素广泛存在。如:67%的学生每天户外活动时间不足2小时,29%的学生不足1小时,73%的学生每天睡眠时间不达标,课后作业时间和持续近距离用眼时间过长,电子产品使用不科学等不良用眼行为普遍存在。

一、近视的形成与控制

近视,是由于眼球的屈光力过强或眼轴过长,远处的物像落在了视网膜之前,因而远视力降低、近视力尚正常。

1.近视形成的两大因素

遗传因素:如父母双方中有一人患近视,后代近视的患病率明显增高;若父母双方都近视,则后代的近视患病率较父母双方中只有一人近视者高,且其后代近视的发病年龄也更低,近视进展较其他患儿更快。

在一组6~14岁儿童近视患病率的流行病学调查中发现,父母双方都近视的患儿近视患病率是父母双方中都无近视或仅有一方近视的患儿的6倍,并且这些患儿的近视进展也较其他患儿明显增快。

环境因素:造成近视的环境因素比较复杂,包括长时间近距离用眼、过少的户外活动时间、光照度降低、不良阅读习惯、营养不均衡等。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如阅读、写作、使用电子产品等,可明显增高近视的患病率。

2.控制近视的原理及方法

近视可以被治愈吗?这个问题,是众多家长最关注的。其实,一旦近视产生了,是不能被治愈的,只能通过科学方法矫正,延缓近视发展的速度。所以我们提倡要积极地预防近视,在近视早期合理防治与矫正。试想一下,如果一个6岁的儿童已经发现有近视,若不加以控制,一年平均的涨幅为100度,到18周岁成年度数稳定,这个孩子将会是一个1000多度的超高度近视患者。近视并没有那么可怕,但若近视发展成高度近视,则会引起一些其他的并发症,如并发性白内障、脉络膜萎缩及新生血管,视网膜脱离、黄斑裂孔、近视相关性黄斑出血及视乳头的改变等。这些并发症常导致视网膜感光细胞不可逆性的损伤,从而引起中心视力下降,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

3.近视一定要防与控相结合

防——重视孩子早期视力的保护与健康。0~6岁是孩子视觉发育的关键期,低年龄段儿童长时间或近距离盯着手机、电脑和电视等电子屏幕,是近视的主要成因之一。6歲以下儿童要尽量避免使用手机和电脑,家长在孩子面前应尽量少使用电子产品。此外,儿童、青少年读写连续用眼时间不宜超过40分钟,并应留出充足的白天户外活动时间。教师和家长应引导孩子进行2小时以上的白天户外活动,寄宿制幼儿园的户外活动时间不应少于3小时。建议建立屈光发育档案,至少每半年检查一次眼部屈光状态。

除了坚持户外运动以及保持良好的用眼习惯等预防手段以外,也有很多医学手段可以控制近视增长过快。

控——周边离焦框架镜、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角膜塑形镜。

周边离焦框架镜是外观看起来与普通框架镜无异,而在视觉成像上是一种类似塑形镜成像原理的特殊镜片,对于近视控制也有一定作用,但控制程度与角膜塑形镜、阿托品滴眼液相比会逊色很多。统计数据表明,周边离焦框架镜能控制15~20%的近视增长幅度。此方法最大的优点是方便,但缺点就是控制效果不显著。

阿托品滴眼液控制近视是近年来比较火的一个话题,在控制方面确实效果明显,但是药物引起的一些不良反应也要引起重视,常见的包括畏光、看近困难、局部过敏等,其中畏光最为常见,另外还有可能出现的副作用有口干、脸红、头痛、血压升高、便秘、排尿困难、中枢神经系统障碍等全身性的反应。目前我国尚未准入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只有新加坡、中国台湾等地有成品药水。可能许多家长通过代购等渠道已经在使用,建议家长密切关注用药后出现的副作用,及时与眼科医生沟通。

相对比周边离焦框架镜的低控制率和阿托品较多的副作用,配戴角膜塑形镜是有明显控制效果且副作用较小的一种手段,众多近视防控专家也比较推崇,配戴期间除了获得清晰的视力以外,还能明显控制近视发展。

二、控制近视增长的角膜塑形镜

角膜塑形镜的控制原理是建立在周边离焦的学说上,塑形后产生的周边近视性离焦,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眼轴增长过快,从而控制近视增长。角膜塑形镜采用高透氧性材料设计制造而成,人们配戴后,角膜中央区域的弧度可以暂时性地变平,从而达到控制近视度数进一步加深的目的。通常夜间睡觉配戴8小时后,次日一整天都可维持较好的裸眼视力。即只需夜晚配戴角膜塑形镜塑形,白天在不戴眼镜的情况下仍可获得良好的远视力。

角膜塑形镜是通过镜片压力使角膜形态发生变化,减缓眼轴增长,从而限制了度数增长。这种治疗是可逆的,塑形只是改变了角膜上皮形态,角膜上皮层是可再生的,并不对角膜的生理结构和性能造成实质性的改变。停戴之后,随着上皮的新陈代谢,30天过后,角膜即会恢复原样。所以,配戴角膜塑形镜不会留下后遗症。

1.塑形镜的适应症范围

角膜塑形镜是直接接触眼表的三类医疗器械,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和美国FDA在通过严格的临床实验论证后,批准了角膜塑形镜的临床使用。当然,青少年儿童使用角膜塑形镜治疗近视时,一定要选择专业的眼科医院,在具备医疗资格的眼科医生指导下使用。

每一副角膜塑形镜在配戴前都需要先完成一系列详尽的眼部检查,各项检查的主要目的是了解佩戴者的眼部和全身情况,根据检查结果为佩戴者选择最合适的镜片,并且排除一些禁忌佩戴者。

角膜塑形镜最佳的适配年龄是8~18岁,现有近视屈光度在600以内, 角膜形态、眼压、瞳孔大小,经检查均适合。无严重眼疾病,全身无免疫功能及系统性问题。尤其适合已有明显近视迹象,近视度数持续发展,且增长速度较快的青少年。试戴过程中未出现明显不适、未出现角膜缺氧或过敏反应等,并且要求使用者有一定自理能力和良好的卫生习惯。

2.塑形镜的验配流程

全套的塑形镜验配流程包括:确定近视度数、采集角膜形态、记录眼轴状态、测眼压、内皮细胞计数、眼前节检查无炎症或其他角结膜病变。数据釆集完毕后可选择合适的试戴片进行试戴,确定试戴期间角膜无缺氧,无其他不良反应即可。

3.塑形镜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角膜塑形术引入我国已近20年,随着眼视光学领域对这项技术的认识和认可度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尝试角膜塑形术,特别是近几年,角膜塑形术因其良好的视觉效果和显著的近视控制作用,正得到越来越多的儿童及其家长的青睐。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角膜塑形镜镜片材料的生物相容性、透氧性、加工性和稳定性等技术指标在不断提升、发展,各种新型设计的研发既进一步促进了近视治疗的效果,又拓展了临床应用的范围。

全球目前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该项技术,每年约百万人通过角膜塑形镜的治疗来获得清晰的视力。角膜塑形镜已成为目前有效、安全的青少年近视矫正及控制方法。在我国各大城市的100多家专业眼科医院,角膜塑形镜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4.塑形镜的使用方法以及戴镜注意事项

塑形镜的摘戴过程与隐形眼镜相似,夜晚睡前佩戴,先洗净双手,用专门的护理液清洗镜片,镜片中滴上专用润滑液,单手或者双手拉开上下眼睑,将凹面置于食指尖端,轻轻放于角膜中央,早晨睡醒后借助吸棒取下。

角膜塑形镜配戴者都必须建立验配档案,在有资质的医疗机构和医生的指导下,正确规范使用塑形镜去防控近视,按照医嘱定期跟踪回访,定期复查角结膜健康、度数控制情况、镜片清洁度。定期复查可以发现戴镜中出现的问题,对这些问题能做到早期发现,早期处理,安全配戴。

塑形镜常见问题小链接:

1.塑形镜的使用寿命是多久?

角膜塑形镜所用的材料是高透气性硬性接触镜材料,其使用寿命为1~1.5年。实际应用当中即使戴镜者的护理依从性很好,镜片上的蛋白质沉淀还是会不断增加,从而导致镜片的透氧能力越来越低。一般情况下,戴用一年左右即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镜片变形,表面划痕,多量沉淀物,导致矫正效果下降。从角膜安全角度出发,1~1.5年建议更换新镜片。

2.塑形镜晚上睡觉佩戴安全吗?

①角膜塑形镜通过多方临床试验,也是美国FDA、中国CFDA批准用于夜戴的角膜塑形镜。

②材料透氧系数达到了夜戴的要求,系数值均在67以上。

③良好适配情形下,塑形镜和角膜的吻合性很好,中间存在一个流动的泪液层,保证有一定的泪液交换,避免对眼睛造成损害。

3. 角膜塑形镜可戴到几岁?

①就近视控制而言,建议戴到18周岁近视度数稳定后。

②角膜塑形镜也可以是一种常规的屈光矯正方式,成年人如果需要也可以佩戴。

4. 角膜塑形镜是什么材料做的?

塑形镜均采用高透氧的高分子聚合材料制成。不同公司的不同品种可能采用不同的材料,不过均需满足高透氧性,适当的弹性、韧性,及足够的表面湿润性和表面硬度等方面的理化要求。玻璃或普通的有机玻璃等材料没有透氧性,不能用来制作角膜塑形镜。

5.戴塑形镜容易导致发炎吗?

塑形镜对护理卫生要求比较高,正常洁净操作不会发炎,戴镜如果有不舒适的感觉,及时与验配医生沟通。

猜你喜欢

塑形角膜镜片
镜片外的星光
隐形眼镜
患者的新选择:人工角膜移植术
美女塑形计
猪角膜可替代人角膜移植
眼镜布不是用来擦眼镜的
角膜异物193例浅析
我该如何选镜片?
超声吸脂塑形110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