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掏粪工人时传祥:一门三代全国劳模的别样人生

2019-10-25高吉全

雷锋 2019年10期
关键词:新春清洁工

高吉全

1959年10月26日,44岁的掏粪工人时传祥走进了人民大会堂,接受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

参加接见的国家领导人有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刘少奇这年4月刚刚在第二届全国人大会议上当选为国家主席和国防委员会主席。

时传祥则是在这年刚刚当选的首届全国劳动模范。

新当选的国家主席拉住新当选的全国劳动模范的手说:“我当国家主席,你当掏粪工人,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都是人民的公仆。”

这次接见的背景,是6000多名全国先进工作者在京举行“群英会”。时传祥是大会主席团成员。在后来见报的黑白照片上,其他人都笑容满面,只有时传祥或许是因为激动,表情显得十分拘谨。

1915年9月,时传祥出生在山东德州齐河县一个农民家庭,14岁时逃荒到北京城,落脚在城南一家私人粪厂,当起了掏粪工。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时传祥进入原北京市崇文区清洁队,从一名旧社会的“粪花子”,变成了首都环卫战线的一名清洁工人。

从旧社会被人瞧不起的掏粪工,到新社会的清洁工人,时传祥感到非常幸福。

时传祥人老实,不怕苦累,很受住户的欢迎,也受到工友的尊重,被推选为前门地区“粪业工人工会”委员、工会组长。

北京的四合院人多,茅坑又浅,粪便常常溢出来,臭气熏天。时传祥总是不声不响地找来砖头,把茅坑砌得高一些。茅坑里掉进了砖头瓦块,他就弯下腰去,用手一块块地拣出来。

当掏粪工人,几乎没有休息日,哪里该掏粪,不用人来找,时传祥总是主动去。当时,市政府把过去送粪用的轱辘车换成了汽车。时传祥就把用轱辘车时7个人一班的大班,改成了5个人一班的小班。这样,全班由过去每人每班背50桶增加到了80桶,而他自己则每班背90桶,最多每班掏粪背粪达5吨。

因常年背粪,时传祥的肩膀被磨出一层厚厚的老茧。“俺要一人嫌脏,就会千人受脏;俺一人嫌臭,就会百家闻臭;俺脏脏一人,俺怕脏就得脏一街。”这是时传祥常挂在嘴边的话。

1954年,时传祥被评为清洁工人先进生产者,后来又先后当选区人民代表、市政协委员,1959年被选为全国劳动模范。在“群英会”现场受到国家领导人接见,时传祥激动万分,向国家主席表示:“我要永远听党的话,当一辈子掏粪工。”

《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新闻单位对时传祥的事迹做了报道。他常挂在嘴边的那句话,也被媒体提炼、浓缩,成了家喻户晓的“宁愿一人脏,换来万家净”的时传祥精神。

1959年10月29日,《人民日报》刊登了刘少奇接见时传祥的合影,这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广大劳动者的工作热情。

京城很快掀起了学习时传祥的热潮。北京市专门举办了老工人训练班,几千名老师傅悉心倾听了时传祥的报告;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也举办了时传祥事迹展览,参观人数达7万多;工人出版社出版的介绍时传祥事迹的小册子──《让无产阶级革命精神代代相传》,全国发行180万册。

时传祥精神激荡着那个时代每个人的心。当时,社会上掀起了“背粪热”:北京各大中学校的师生,无不以能和老时一起走街串巷背粪为莫大的荣幸;来北京开会的干部,无不以能跟着老时背一次粪桶而深受教育。

1963年6月初,担任北京市副市长的万里,也曾背起粪桶,跟着时传祥学习背粪,给环卫工人鼓气,一时间在北京城内传为佳话。

清华大学的一些学生也曾拜时传祥为师,学习他身上那种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宁愿一人脏,换来万家净”的崇高思想境界。

1964年10月,刘少奇把自己13岁的女儿刘婷婷送到了时传祥的清洁队体验生活,参加掏粪劳动。再后来,连德国、法国、英国、日本的外宾都来了,西哈努克亲王的侄子尤马那拉王子还来学了一个礼拜。

时传祥的人生轨迹一路上升。

1966年国庆观礼,时传祥担任北京市观礼团副团长。国庆节前,毛泽东特意把时传祥接进中南海小住,并接见了时传祥。周恩来总理也在招待宴会上向其敬酒。国庆节当天,时传祥被当作贵宾请上了天安门,参加国庆观礼活动,这是他有生以来第一次登上天安门。

一个国家对一名掏粪工人的尊重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也就是在1966年,时传祥走到了命运的顶峰。

这一年,那场历时十年的浩劫拉开了序幕。时传祥由此开始了长达8年的噩梦。

1975年5月19日,时传祥在北京病逝,终年60岁。

1974年,就在時传祥被接回北京的次年,时传祥刚刚20岁的小儿子时纯利扛起铁锹,走进了北京使馆清洁运输管理处,成了时家第二代中第一个进入环卫行业的人。

当时,时纯利的工作是垃圾分拣工。每天蹲在垃圾堆里将各种垃圾分类、装箱,垃圾是刺鼻子的难闻,但时纯利还是为有一份工作感到高兴,这之前他想当兵当不成,原因是因为他有一个“工贼”父亲。

那时,时传祥已经丧失了语言能力,意识不清醒。每个周末,时纯利来到医院看望父亲,都会握着父亲的手,告诉他这一周队上发生的新鲜事。

时传祥弥留之际,曾将4个子女叫到身边说:“我掏了一辈子大粪,旧社会被人看不起,但我对掏粪是有感情的。我向主席汇报工作时说,各行各业都需要有人接班,我唯一的愿望是你们接好我的班,这个班不是我个人的班,这是党和国家的班!”

已经正式接班的时纯利牢牢记住了父亲的话。工作不久,时纯利又被安排负责垃圾装卸。寒风中,时纯利抢在工友前面站到下风口,任凭尘土飞扬把自己变成“灰人”。

1976年,时纯利被抽调当了1名清洁车司机。只要车一停,他不管分内分外,下车就抢着帮工人们装卸垃圾。

话不多,干活儿抢在前头,老师傅们中间都有个说法,“看到时纯利,就好像看到了时传祥”。

1978年6月30日,党中央终于为时传祥平反昭雪,只可惜时传祥此时已经去世3年。

从1974年到2000年,时纯利在环卫岗位上一直工作了26年。

从一名普通的清洁工到清洁队副队长,再到市环卫局纪委书记,时纯利先后荣获“北京市青年新长征突击手”“北京市劳动模范”,并且在1990年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成了时家的第2个全国劳模。

2000年4月,按照北京市委的统一安排,时纯利调到了市总工会担任党组成员、副主席,这才离开了环卫部门。

这一年的9月9日,时传祥纪念馆在山东齐河时传祥的老家落成开馆。

纪念馆是在此前一年由中共中央办公厅下文批准兴建的。1999年,正是新中国成立50年。这一年,距时传祥首次步入大会堂,已经过去了40年。

时光匆匆,人们没有忘记时传祥。

纪念馆位于山东省齐河县县城(晏城)东北部,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600平方米。建筑以八角形平面布局,寓意四面八方,象征“宁愿一人脏,换来万家净”的时传祥精神;采用山东民居形式,灰瓦白墙,表达时传祥朴素的人生。

值得一提的是,为纪念馆题写馆名的,是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李瑞环是1960年当选的全国劳模,比时传祥还晚了1年。时传祥首次与刘少奇握手的人民大会堂,正是李瑞环作为“木工青年突击队”队长被媒体发现从而声名显赫的参建工程。

尽管身居高位,但李瑞环并没有忘记这位比自己资格还老的掏粪工劳模。他曾在一次公开场合尖锐地批评:“看不起环卫工人,看不起劳动人民,这是社会道德上一种值得人们注意和警惕的不好的征兆……我有一个老朋友叫时传祥,开追悼会时,八宝山大灵堂里边、外面都站满了人,不下一两千。而有些人自认为了不起,官是不小,可并不被人们尊重。不管什么人,不管多清高的人,多以为了不起的人,在化粪池里看,拉的屎是一个德性!”

黑白可以颠倒,人心可以扭曲,但时间还是给出了公正的评判。

那支刘少奇赠给时传祥的英雄100号钢笔,也被收藏到了中国国家博物馆。

1999年,时家第三代、时传祥的长孙女时新春也在胜利油田加入了环卫队伍。

时新春出生在时传祥的老家山东省齐河县赵官镇大胡庄村,出生时正值全国学习时传祥达到高潮。

1979年12月,17岁的时新春初中毕业,参加招工来到胜利油田滨南采油厂当了1名采油工人。冒着零下一二十摄氏度的严寒,要擦净硕大的采油口,这份工作又脏又累,连强壮的小伙子有时都吃不消,时新春咬牙扛下来了。

1987年,北京市政府特批时传祥的后人可以迁回北京,当时25岁的时新春思想斗争十分激烈。在她家最困难的时候,是油田接纳了她们,她舍不得油田。最后,时新春依依不舍送父母回京,自己留在了油田。

1999年,随着油田改革和管理体制的变化,37岁的时新春来到油田下属滨南社区环卫绿化队,当了一名清洁工。职责是包括4000多户的小区楼道、8个公厕、20多个垃圾收集点的清洁工作。

第一天打扫卫生时,有人吃惊地问:“小时,你怎么干起环卫工了?”一句话问得她满脸通红。

一天,时新春打扫完厕所,刚摘下口罩,就听到路过的一位家长悄悄对孩子说:“看见没有,再不好好学习,将来就像她一样打扫厕所。”

时新春所在班有15名刚从滨南医院转岗的年轻护士,从白衣天使变成马路天使,姑娘们抵触情绪很大。

这时,叔叔时纯利给她寄来1本书《人生楷模──时传祥》。这本书让时新春真正读懂了爷爷──别人每天平均背粪50桶,爷爷却背93桶;为了多积肥,他跳入1米多深的化粪池挖出粪便;他放弃休息日,走街串巷给困难市民修厕所、刷房子、搞卫生……“我们一人脏累,却给千百万人带来个好环境,所以我们的工作很光荣。”

时新春咀嚼着这句话的深意,她很快转变观念,又给姐妹们做思想工作,大家慢慢适应,脸上也有了笑容。

時纯利寄书的同时还转达了爷爷临终前留给子孙的一句话:“我干了一辈子清洁工人,你们要把这个班接下去。”

一个普普通通的劳动者,把自己对国家主席的承诺,变成了整个家族的传承。

2004年,42岁的时新春当上了环卫绿化队的队长。时传祥去世前有两个心愿未了:一是接班人,二是机械化。时新春为了提高理论水平和管理能力,利用业余时间自学企业管理大专课程,包括搞科技革新、技术发明,推进管理制度改革,提高环卫绿化工作的科技含量,工作干得风生水起。

济南市曾招聘一批大学生环卫工,这些大学生到岗后,思想也产生过很大波动。时新春和他们谈心交流,打消了几个年轻人的顾虑,使他们踏实地投入工作中。

曾经有记者问时新春:“时传祥精神在当代还有什么意义?”时新春的回答是:“现在的社会价值标准趋于多元化,有些人尊敬劳动,有些人只看重金钱。只要是为社会作贡献,用劳动创造价值,即使再苦再累也会得到认可与尊重。”

2006年,时新春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一门三代全国劳模,而且同在环卫领域,这可能是中国绝无仅有的一家人。

令人欣慰的是,同前2枚奖章相比,时家的这第3枚奖章有了更高的科技含量。

如今,城市里早已不見了旱厕的影子,粪便清理靠汽车抽运,高科技含量公厕、设有残疾人专用设施的星级公厕、移动公厕等“时髦”的厕所陆续出现。通过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实时监控、精确指挥,环卫作业情况尽在掌握——机械环保时代,清洁工人成了开关机器的人。

至此,时传祥临终前的第2个愿望圆满实现。

可惜的是,2013年2月23日,时家第2代劳模时纯利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59岁,比时传祥去世时还小1岁。

2月27日,在八宝山国家公墓举行的遗体告别仪式上,许多领导人和群众自发向时纯利敬献了花圈。

大河奔流70年。河道蜿蜒向前,人生曲折沉浮。有的人永载史册,有的人渐无声息。

时传祥该归入哪一类?

2009年9月14日,为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双百人物”评选揭晓,时传祥入选100位感动中国人物。当年10月26日,在刘少奇接见时传祥50周年这天,占地近800平方米的时传祥纪念馆在北京龙潭公园内正式开馆。这是北京市第1个以劳模命名的纪念馆。

2016年6月5日,在天安门东侧太庙举行的一场画展上,时传祥的肖像与孔繁森、邓稼先并列挂在一起,一位劳动模范,一位人民公仆,一位科技巨匠。人民至上,劳动光荣,这是这个时代难得的一份清醒。

2019年7月22日,一位叫kinsuo的网友发帖留言说: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成为社会精英,但是普通人在明白这一切后,还能将普通平凡的工作做到最好也是无愧于心。

时传祥的确是那个时代的楷模。

(本文中时传祥、时纯利图片由作者提供;时新春图片由本人提供)

猜你喜欢

新春清洁工
给人看病的“清洁工”
新春祝福
创意拼图贺新春
判断:哪位洗得快
清洁工
新春美礼
参加新春晚会
环境清洁工
清洁工,您好!
秋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