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墙保温的历史性变革
——探访德嘉丽集团董事长李明献领军研发的新型建筑保温结构一体化体系

2019-10-25陈生庚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 2019年10期
关键词:保温板保温材料保温

本刊记者 陈生庚

德嘉丽集团董事长李明献

今年10 月中下旬,中国建筑学会、中国建筑集团等单位将联合在河南郑州召开“建筑保温结构一体化样板工程”现场观摩会,来自全国各地的与会人员约八百余人,将共同见证由河南省德嘉丽集团公司董事长李明献领军研发的这一新型产品。观摩会旨在向全国建筑行业、房地产行业及广大房屋业主宣传、推广这一具有革命性的意义。新型建筑保温结构一体化体系产品。产品为实现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促进了节能环保型住宅建设,推动住宅建设的工业化、标准化发展。

为了探求究竟,记者捷足先登,来到德嘉丽集团探访了建筑保温结构一体化体系产品的前世今生。

使命感萌生变革动念

记者见到李明献董事长,首先问的便是“什么是建筑保温结构一体化体系”。

“传统保温是把保温材料外贴在墙体上,俗称外贴型保温。而建筑保温结构一体化体系是将保温板植入墙体中,与建筑墙体形成一个整体结构。这就把传统外贴型保温带来的种种弊端全都革除了。”李明献董事长的回答廖廖数语简单明了、不拖泥带水,崭露出了一个成功企业家精明强干的素质。

俄罗斯商人在郑州市科技局领导陪同下来公司考察

对于研发建筑保温结构一体化体系,李明献的内心深处涌动着强劲动力。这个动力来自他“要为人民过上祥和安宁的幸福日子贡献力量”的历史责任感。

李明献本是一个做涂料生产销售的老板,并且已经做得风生水起,产品连续多次在全国获奖,怎么又想起来研发建筑保温材料呢?记者带着这个疑问与他展开了话题。

李明献没有直接回答记者的问话,反过来却向记者连发三问:你还记得2009 年2 月9 日除夕夜,中央电视台新址大楼那场特大火灾吗?那场火灾牺牲了1 名消防员、8 人受伤,建筑物过火面积达2.1 万平方米,直接经济损失达1.64 亿元;你还记得2010 年11 月15日,上海市静安区教师公寓那场特大火灾吗?那可是夺走53 条人命呀,还有70 人送往医院抢救;你还记得2018 年2 月1 日下午,郑州高铁东站那场大火吗?那可是自媒体同步直播到美国的呀,影响之大全球皆知。

李董事长说是在问记者,其实是在诉说自己抺不去的心头之痛。每每看到这样的火灾新闻,他就像发生在自己身上一样痛心。正是这个“痛”驱使他思考如何能不让历史的悲剧重演。 “如能研发一种墙体阻燃建筑材料,不就能大大减少火灾发生了吗?不就没有那么多人间悲剧发生了吗?”他动起了研发一款新的建筑保温材料的念头。

李明献的精力开始转移了,他将注意力由经营涂料转向了建筑保温材料的研究。经过一番调查研究,发现火灾悲剧的酿成,外贴型保温是隐藏的主要祸根之一,至今还不被人们所认识。外贴保温墙所用的材料都是易燃的聚苯乙烯泡沫材料,一旦火灾发生,这些材料很快就会蔓延燃烧开来。若要减少和杜绝房屋火灾隐患,必须革除外贴型保温这一传统做法。

他进而通过研究发现,传统外贴型保温的弊端远不止这个,一系列弊病还在“隐姓埋名”,同样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和重视。比如,外贴型保温材料的设计寿命至多25 年,但在实际使用中很多岩棉材料贴上两三年就脱落了,因为其设计、施工均没有统一标准要求,不按规范去做,就更容易脱落。再加上岩棉自重大、吸水性强,一场大风一刮、一场大雨一浇,整面外贴保温墙就会往下滑落,乃至砸死人。北京市曾有一幢大楼外墙保温岩棉整体脱落,惊动了住建部和北京市政府。

还有,外贴型保温材料25 年之后即使不坏也要更换,这笔巨额费用由谁负担还是个悬案。业主不愿出,开发商不愿出,政府也不会出。没有人愿意出,争议越来越大。现在这个问题已经陆续开始出现。再则,替换下的材料都是固体废料,没法处理,堆积如山的建筑垃圾又要造成地上地下再次污染。

李明献越想越觉得传统外贴型保温墙体的做法问题太多,越想越觉得研发新型建筑保温材料、以有效规避传统外墙保温的短板迫在眉睫。于是,一个变革传统外贴保温技术的念头开始在李明献心中萌发,他决心要使出浑身解数研发一种既不会着火,又不会脱落,还环保、抗震的新产品,取代传统外贴型保温施工工艺。

对于李明献的这一举动,企业内部仍有人表示担心,“涂料生产经营做得好好的,怎么又要去搞建筑保温材料的研发?这项研发等于从零开始。即便搞成了,但有没有市场、能不能赚钱还是个未知数。搞不成更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中国商标节河南省工商局吴凤军在展位上参观

李明献则坚定地说:“有梦想才能有成就,能坚持就一定会胜利!一开始我们做涂料,谁是行家?一个都不是,但现在我们不是拥有数十项科研成果了吗?办企业是要赚钱,但更要为社会谋福祉。面对社会上频频发生的火灾,我们不能等闲视之,需要有担当精神。更何况国家正在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和绿色建筑,以新的建筑保温材料取代传统外贴型保温材料是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我们必须抓住机遇乘势而为。”董事长的一番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话语,与其说是在统一大家的思想,不如说是擂响了出征的战鼓。没有人再表示怀疑,没有人再动摇决心,心想一起、步调一致,个个都表示要以实际行动为公司保温结构一体化的研发成功尽一己之力。而李明献更是迸发出了研发新型建筑保温体系“舍我其谁”的英雄气概。

实验室

十年磨一剑 梦想终成真

李明献真正着手对外墙保温研发是从2008年开始的。时至去年整整10 年过去,终于研发成功建筑保温结构一体化体系。它一经问世,便受到建筑行业、房地产市场的热捧。

李明献说,他的建筑保温结构一体化体系研发成功,真真切切是“十年磨一剑”。这话既是对获得成功的自豪,更是对成功不易的感慨。十年前,他带着最初设想的研制能革除传统外贴型保温墙体种种弊病的新型建筑保温材料的这一愿望,带着对社会、对未来的责任担当,带领他的团队进军建筑节能保温新领域,以“绿色、节能、环保”作为出发点,奋勇当新的建筑保温结构一体化技术开拓者,开启了一场志在远方的研创之旅。

正如人们所说:“机会是为有准备的人而准备的。”一个偶然机会,李明献跟清华大学的一位教授坐到了一块。交谈之下发现原来双方都在研究外墙保温这个课题。两人有着说不尽的共同语言,于是一拍即合,李明献在这位教授的牵线搭桥下与清华大学签订了合作协议,走上了 “产、学、研”一体化的路子。

合作之初,清华的研发思路是从喷涂开始的,试图将混凝土喷到保温板上。经过试验,七、八层高的建筑物这办法还可以,但再高层的建筑墙体上喷涂就十分不便了。于是他们放弃了喷涂搞起了浇筑研发,最终共同研发出了SW 体系。这个体系主要是通过斜插钢丝网状来固定保温板。从理论上讲这个办法应该行得通,但当德嘉丽按照这个体系去做了第一个样板工程后发现,固定保温板在施工技术上要求混凝土高差不能超过40 公分,超过40 公分就相当于把保温板挤跑了,内侧为20 公分厚的混凝土剪力墙,外侧用5 到6公分厚的混凝土保护层,侧压力就非常大,保温板容易位移出现的问题就像人得了癌症一样无法根治。如何在清华大学的研发基础上继续完善?李明献又与河南省建科院专家反复论证,最后研发出了三层钢丝网结构的内置保温现浇混凝土剪力墙技术体系“NBW体系”,并获得了自主知识产权。

从技术层面讲,李明献他们完善后的NBW 体系在清华的原有基础上又多加了一层网片,并焊接固定在一起,这样承受力更均匀,浇筑混凝土时就不会再受40 公分的限制,浇筑到一米半到两米都可以。德嘉丽自己做实验时,将内侧剪力墙的混凝土浇到了三米高再浇外侧混凝土,结果保温板位移不到五毫米。经过反复实验,证明NBW 体系安全可靠。

生产车间

“其实我们这个产品是把清华大学最早的理论真正实现了,他们当时的理论没有经过实践。而我们通过实践发现他这个体系仍有很多弊端,所以我们要改进,形成我们自己的东西,变成属于我们自己的知识产权。我的一贯思想就是不能守旧搞一成不变,要敢于借别人的肩膀更上一层楼,所以才研发出了三层钢丝网的NBW 体系。”李明献的解释流露出了对清华的感激之情。

NBW 现浇混凝土内置保温体系改变了传统建筑墙体的结构、材料和施工方法,把一种永久的保温材料植入墙体中,构成了新型复合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它独特的三明治结构具有更强承载能力、抗震能力。NBW 现浇混凝土内制保温体系是在专业设备上生产预制NBW 焊接钢筋网架保温板,用三层钢筋网架做支撑,通过插丝技术固定保温板,将NBW 焊接钢筋网架保温板置于结构墙体钢筋外侧。同时采用拉丝钢筋连接保护层,保温层和结构层剪力墙钢筋绑扎,保温板不位移、不变形,使主体结构层与保护层形成两个结构空间,由内向外依次浇铸,形成夹芯保温钢筋混凝土墙体。

NBW 现浇混凝土内置保温体系,内侧钢丝网片距保温板15~20 毫米,能够有效保证钢筋剪力墙外侧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外侧两层钢丝网片间距45 毫米,使混凝土浇筑方便,易操作,插丝露出外侧钢丝网片15 毫米,能够有效保证最外侧钢丝网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中间钢丝网片紧贴保温板,有效保证保温板不位移,现场施工更方便快捷。传统建筑是在主体外边覆盖外贴型保温层,实现节能保温,而NBW 现浇混凝土内置保温体系是把保温材料植入墙体中,构成了新型的混凝土夹芯剪力墙结构体系。

这一创新之举超越传统,使建筑物在全生命周期内无须对保温层进行维修更换,这种三明治式墙体结构能有效阻断热量的传导,节能效果能够达到75%以上,防火等级能够达到A 级防火的效果,它的热惰指标可满足寒冷和严寒地区高层、多层和民用建筑以及公共建筑施工要求。NBW 现浇混凝土内置保温体系所需部件依图纸设计,自动化生产,保温板不位移、不变形,混凝土浇筑方便易操作,施工速度快,防火性能、抗震性能好,节能环保,建筑保温与结构同寿命,综合造价低,受到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和老百姓的普遍欢迎。

权威部门鉴定,NBW 现浇混凝土内置保温体系是创新型建筑保温与结构一体化技术。它的成功研发是建筑节能技术的一种创新,解决了传统外挂保温易脱落着火的弊端,符合国家绿色建筑推广要求,促进了绿色建材生产和运营行动的实施,推动了实现我国绿色住宅产业化可持续发展,为建筑节能带来了革命性突破。

率先采用这一新型建筑保温结构一体化体系的中建二局项目总工郑春伟,结合施工实践的亲身感受说:这种建筑保温结构一体化产品,解决了施工现场的老大难问题。第一,材料由工厂集中加工,施工现场节省了大量人工;第二,绿色施工规避了环境污染,现场不再满天灰尘飞扬;第三,这种新工艺缩短了工期,减少了劳务用工;第四,建筑保温与结构一体化技术为穿插施工提供了必要的先决条件。

保温结构一体化工地

前不久,城乡住房建设部发出通知,要求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必须达到75%,并规定从8 月1 号起全面实施。这个通知是根据我国十三五规划提出的“实施建筑效能提升、提高建筑节能标准”的要求,对房地产项目施工中的材料标准、施工工艺提出的更高要求。很显然,这对外墙保温要求更高了,既要节能效果好,又要不易着火、不易脱落,还要具有抗震能力,实现绿色环保。河南省落实住建部通知精神的行动更为迅速,要求全省从7 月1 号起就全面实施。这个政策规定一经出台,引起了建筑行业、房地产行业不小的震动,出现了有人高兴有人愁的局面。那些习惯于经营传统外贴保温的企业、厂商开始发愁了,因为这个文件规定无疑是对外贴型保温墙体的宣战,逼得这种做法不得不淘汰,但他们从思想到技术先期都没有这个准备。而对于德嘉丽而言却是个极大的利好消息。他们研发的新型建筑保温结构一体化体系完全符合住建部颁布的设计标准要求,传统外贴保温所存在的难点、痛点问题都将被它迎刃而解,这款新型保温体系一问世便与国家政策规定和广阔的市场需求实现了无缝对接。现如今,不少人已经纷纷将目光投向了德嘉丽,与德嘉丽开始了合作签约。对此,一贯卑谦低调的李明献董事长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略带几分骄傲地说:“我是十年磨一剑,今天梦想成真之时,恰逢国家颁布建筑节能环保利好政策之际,可以说我是双喜临门呀!”

惠及千家万户 甘愿付出

李明献研发建筑保温结构一体化体系,是做了一件有益于社会的大好事。为使这件好事能够早日落地生根,尽快惠及千家万户,他付出了很多很多,但毫无怨言、心甘情愿。

因为研发需要做试验,他毅然将自己已经让人设计好并且付了设计费的办公楼设计推翻掉,按照建筑保温结构一体化体系要求重新设计。这么一来设计费又增加了49 万。现在的德嘉丽办公楼全是按照新保温结构而建的,人们想来亲眼目睹这一创新成果的实际效果,不用走远,触手可及。

为了一次又一次的试验,李明献把原有的一千多万元的设备淘汰了,重新购置新设备。因为要不断进行试验,设备也要根据试验需要不断调整更换,如此往复,足足又投进了一千多万。二者相加,前前后后总共耗资两千多万。

这些都是有形投入,至于无形投入更是无法估量。这十年,李明献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放到新型保温材料的研发和推广上,把做了二十多年保温涂料的生产销售搁置一边无暇顾及。要知道涂料销售赚钱是立竿见影的事,而新产品的研发是不会马上见效的,但是为了实现自己造褔于民的心愿,他懂得“舍近求远”的道理,更明白“得”与“失”的辩证关系。

若论“失”,这十年来李明献更大的损失是少接了很多工程业务。他如若把精力稍微往涂料销售上倾斜一点,一年至少要多揽一千多万元的工程业务,十年下来就是一个多亿。而事实上这十年他把涂料销售全让别人去管了,一个工程业务也没去接洽过。

德嘉丽

对于上亿元的直接投入和间接付出,李明献一点也不后悔。他说:“上亿元的损失算不了什么。人要学会算大账,不要总是算小账;要学会算长远账,不要总算眼前账。今天我看似损失了上亿元,但新产品一旦进入建筑市场,很快就能赚回来,这是就个人而言。就社会而言,新产品给老百姓带来的好处是实实在在、无可估量的。倘若一幢大楼着火了,损失动辄就是几个亿,如果大楼内有名贵物品毁于一旦,那种损失更无法估算了。如果再像上海静安区大楼那场大火,几十条人命被搭进去,这个账还有法算吗?”李明献的“得失观”分明就是对人民、对社会负责的责任感。

李明献讲述了一个真实故事:去年2 月郑州高铁东站那场大火正在发威时,河南省委书记问消防总队总队长:什么材料能够彻底杜绝楼房因保温材料着火的安全问题?这位总队长只好无奈地回答:“至目前为此,还没听说过。”但他万万没想到,就住在他辖区内的李明献已经研发出既保温又防火的新型材料了。消息传到这位消防总队总队长耳边,他立马赶来拜见李明献,当他看到实实在在的样品就展示在展厅时,动情地说:“今后所有建筑若能都用上这个产品,我们的消防官兵从此就不会再为外墙保温着火而出警了,就不会再有那么多消防官兵献出生命了。”

这款新型保温产品因为多加了一层钢丝网,其成本显然增加了。但是李明献坚持成本提高了而价格不能提高。公司内部也有人说: “物以稀为贵。目前就我们独此一家,别无分店,何不把价格抬高点呢?”针对这种不同声音,他耐心解释说:“研究新产品本来就是为老百姓着想的,为的是让他们能住得安全、住得放心。你一提价,老百姓买不起房了,何谈住得安全放心呢?这不违背了咱的初心了吗!”一番话说得大家心悦诚服。

正是在李明献董事长的思想感召下,德嘉丽公司员工都懂得这样的道理:住宅产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向市场提供安全舒适、价格合理、老百姓喜欢、建筑商愿意接受的建筑材料,建筑材料只有质优价廉,才能赢得市场的信赖和支持。

当然,德嘉丽也在尽量节省成本,坚持能省则省,一点也不含糊。比如防火材料他们就用节能效果好但又能满足A 级防火要求的B 级防火材料,它的价格比传统保温用的岩棉还低。岩棉每平方米是二百多元,而且不是永久性的,到期就得换。而B 级防火材料每平米只在一百五左右,这个价格就凸现出了优势,降低了成本。所以郑州市建委和城建局领导及省内专家一致认为,德嘉丽的建筑保温结构一体化产品不仅功效好,价格也合理,真正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研发理念。

人心本无染,心静自然清。这是李明献的心境情怀。正是凭借这样的心境情怀,面对外部世界不断袭来的“一切向钱看”,他依然不忘初心,坚守商业道德、发扬企业家精神,带领团队稳扎稳打、步步为营,使得德嘉丽的发展始终处在不断上升的状态,朝着打造“百年企业”的方向奋勇前行。”

李明献预言,一场购置保温建筑一体化产品的热潮即将来临。为了满足市场需求,他花350万从上海购置了一套自动化生产线。这套生产线既能保证产品质量,又能快速生产出产品。原则上远的地方不盖厂房,让当地厂家按照设计要求加工产品,这样比较合算。也不搞长途运输,因为成本太高。近的地方由自己的工厂生产。现在他们已在河南省郑州、安阳、三门峡、濮阳、许昌、漯河六个地市建厂。

在探索的道路上,有些成功者不仅能够抓住当时的市场形势,更能不断地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转化为产品来推动市场进步,并能让自己的品牌在市场上占有一定的影响力。 李明献就是这样的成功者。他从不停止自己前进的脚步,他要带领德嘉丽往更高层次的方向发展。记者从李明献那双自信的眼神中,看到了德嘉丽未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德嘉丽集团董事长李明献

猜你喜欢

保温板保温材料保温
门窗是外围护保温中的难点
KJ01菌种增强膨胀珍珠岩保温板制备参数优化实验
绿色建筑节能保温材料在建筑外墙中的应用
能“保温”的雪
建筑节能工程建设中无机保温材料的运用探究
绿色建筑节能视野下的外墙保温材料应用
保洁员用废弃保温板雕花
建筑结构岩棉板保温技术及应用
浅谈建筑节能保温材料的检测
多年冻土区XPS保温板路基的顶面弯沉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