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体育特色小镇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2019-10-24吴阳牛志培布和杨占东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19年5期
关键词:体育旅游产业融合体育产业

吴阳 牛志培 布和 杨占东

摘 要:体育特色小镇是助力新型城镇化和健康中国建设的新尝试,是在国家经济转型升级、积极发展体育产业背景下的全新经济形态。国家相关部委陆续出台政策文件,支持、鼓励创建发展体育特色小镇建设工作,并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展起来。研究认为,我国体育特色小镇建设应注意四个方面的问题:(1)政府职责不明晰,各方利益无法保障;(2)统筹与规划设计不周密,体育小镇发展受限制;(3)缺乏体育内容,小鎮特色不鲜明;(4)运营管理效能低下,经济效益不理想。对中国体育特色小镇建设和发展的建议如下:明晰政府职责、做好体育小镇顶层设计、突出体育小镇核心内容、引进专业的运营管理团队。

关键词:体育特色小镇;体育产业;体育旅游;经济发展;产业融合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808(2019)05-0009-08

Abstract:Developing the towns with sports characteristics is a new attempt to promote the “New Urbanization” and “Healthy China” initiatives, and a new economic form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ational economic restructuring and active development of sports industry. Relevant ministries and commissions in China have issued policy documents to support and encourage the construction of towns with sports characteristics, which have been widely developed nationwide. Four major problems with regard to the construction of towns with sports characteristics in China have been identified in this research: 1) the government′s responsibilities are not clear, and the interests of all parties cannot be guaranteed; 2) the planning and designs are not well-considered, restric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se towns; 3) the sports towns do not have enough attractive features; 4) the efficiency of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is low, without ideal economic benefits. It is proposed to clarify the responsibilities of various levels of governments, to make a sound top-level design for the towns with sports characteristics, to highlight the core contents of these towns, and to introduce professional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teams.

Key words:Towns with sports characteristics; Sports industry; Sports tourism; Economic development; Industry integration

2016年7月,国家发改委、住建部、财政部联合发文《关于开展特色小城镇培育工作的通知》[1],通知指出在全国范围内培育具有特色的小城镇,争取在2020年培育成1 000个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休闲旅游、商贸物流、现代制造、教育科技、传统文化、美丽宜居等特色小镇,引领带动全国小城镇建设,不断提高建设水平和发展质量。各级政府文件的相继发布,在全国各地掀起融合地方文化、产业、旅游、体育等元素的特色小镇的建设热潮。根据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的数据,目前,体育旅游每年呈现14%的增长趋势,是全球旅游市场中增长最快的细分行业之一,无论从世界范围还是国内市场看,体育旅游都是旅游产业中成长极为迅速的细分行业。公开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体育旅游收入仅占旅游行业的5%,而发达国家已经达到20%,总值达到4万亿元,我国体育旅游业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在这种趋势下,建设体育特色小镇,既可以满足群众对健康、旅游的需求,也具有促进区域社会发展、经济发展的功能,成为我国新城镇建设的一个亮点。

1 我国体育特色小镇发展进程及现状

1.1 我国体育特色小镇发展进程

体育特色小镇,也称为“运动休闲特色小镇”,是近年来国家相关政府部门出台的关于促进特色小镇建设和发展体育产业双重政策引导下的一种经济新形态,是我国经济转型升级、促进体育与多种产业创新融合、统筹城乡二元发展背景下新的经济增长模式,也是促进体育产业发展、建设健康中国、推进供给侧改革、加快脱贫攻坚的必然产物[2]。在这种潮流和市场需求下,融入了旅游、文化、休闲、健康等元素的体育特色小镇快速发展起来。

目前,我国体育产业发展迅猛,国家最高管理层面和地方政府不断出台各种关系到体育产业发

展的政策文件,不断营造着体育产业发展的有利环境[3]。2016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的指导意见》[4],意见中提出以健身休闲重点运动项目和产业示范基地为依托,鼓励地方积极培育一批以健身休闲为特色的服务和贸易示范区。在政策驱动下,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和顺应群众对体育旅游的热情与需求,国家旅游局、国家体育总局在2016年12月联合发布《关于大力发展体育旅游的指导意见》[5],两部委提出在2020年,在全国建成100个具有重要影響力的体育旅游目的地,100个国家级体育旅游示范基地,推出100项精品体育旅游赛事,打造100条精品体育旅游线路,培育出100个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的体育旅游企业与知名品牌,逐步加大体育旅游总规模,在2020年达到1万亿左右的消费规模。在体育产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体育旅游成为国家大力支持和鼓励发展的产业,改变了以往单纯的观光式旅游,以一种新型的、满足大众需求的、融合观光体验式、健身式和休闲式旅游为一体的新型旅游方式,成为主流旅游方式。

2017年5月国家体育总局发布了《关于推动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工作的通知》[6],通知中明确指出到2020年,国家体育总局扶持建设一批具有体育特征鲜明、文化气息浓厚、产业集聚融合、生态环境良好、惠及人民健康的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国家体育总局不仅从政策鼓励、支持体育特色小镇建设,而且在资金和建设方式上提供帮助,并在通知发布3个月之后,通过对小镇的规划设计进行评审和选拔,公布全国范围内的96个运动休闲特色小镇试点项目名单,作为体育小镇建设示范试点。至此,体育特色小镇在我国蓬勃发展起来(见表1)。时间发布部委政策文件主要内容2014年10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 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首次将体育产业定位为国家战略;计划到2025年体育产业总规模将超过5万亿。

2016年5月国家体育总局《体育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充分挖掘区域的自然环境资源和传统体育人文资源,研制出台冰雪运动、山地户外运动、水上运动等产业发展规划,重点打造各具特色的体育产业集聚区和产业带。

2016年7月国家发改委、住建部、财政部《关于开展特色小城镇培育工作的通知》到2020年,培育1000个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休闲旅游、商贸物流、现代制造、教育科技、传统文化、美丽宜居等具有特色的小镇。

2016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的指导意见》推进“体医结合”,促进健康休闲与文化、养老等产业融合发展。

续表1

时间发布部委政策文件主要内容

2016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积极发展健身休闲运动产业,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健身休闲示范区、健身休闲产业带。

2016年12月国家旅游局、国家体育总局《关于大力发展体育旅游的指导意见》加强体育旅游与文化、教育、健康、养老、农业、水利、林业、通用航空等产业融合发展,培育一批复合型、特色化体育旅游产品。

2017年5月国家体育总局《关于推动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工作的通知》到2020年,在全国扶持建设一批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带动小镇所在区域体育、健康及相关产业发展,打造各具特色的运动休闲产业集聚区,形成与当地经济社会相适应、良性互动的运动休闲产业和全民健身发展格局。

2017年8月国家体育总局《关于公布第一批运动休闲特色小镇试点项目名单的通知》通过对有关体育总局直属单位和中国足球协会推荐的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申报项目进行筛选,公布了首批96个体育特色小镇试点名单。

2017年12月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环保部、住建部《关于规范推进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建设的若干意见》全国特色小镇采用动态监管、宽进严定和淘汰制度,开展年度绩效评价,对不合格小镇予以取消。

2018年3月国家发改委《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实施2018年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的通知》对已公布的两批403个全国特色小城镇、96个全国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开展定期测评和优胜劣汰。

1.2 我国体育特色小镇发展现状

体育特色小镇在国家相关行政管理部门发布支持特色小镇建设的政策、社会资本逐利、体育旅游热潮和民众对休闲健身需求的驱动下,在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倡导下,显示出蓬勃生机,多地开始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体育小镇。浙江省政府在全国率先提出培育创建特色小镇,其中也包括体育特色小镇的创建。随后,江苏省体育局印发文件,提出开始启动包括体育特色小镇创建工作。江浙两省带动我国其他各省份陆续掀起体育特色小镇建设的浪潮。国家体育总局于2017年8月,在全国遴选出96个地区作为体育特色小镇重点培育示范点,对这些示范点提供一次性经费资助,用于完善运动休闲设施建设。此外,国家体育总局各运动中心、协会向示范点提供体育设施标准化设计样式,根据小镇所在的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配置各类赛事资源,以帮助地方政府创建体育特色小镇。除政策扶持、资金投入、提供赛事资源帮助外,国家体育总局在贵州省黔西南州贞丰县举办了全国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工作培训,旨在指导推动小镇的规划设计和建设[7],探索建设体育特色小镇的经验,以及对体育特色小镇建设做进一步的动员部署。目前,体育特色小镇在我国处于高速发展期,据不完全统计数据显示,全国投入建设的体育特色小镇有24个以上,未来几年里,小镇建设将不断提速,在全国各地将会有更多的体育小镇投入建设。体育小镇建设将极大地拉动地方经济的转型升级和发展,促进地方旅游业、交通运输、餐饮住宿、银行业等各产业链的融合发展,成为我国经济新的增长点,体育小镇已经成为国家经济转型与发展的重要战略。

尽管创建体育特色小镇已经成为国家战略,成为国家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在全国各地出现体育特色小镇建设的热潮,但是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国体育小镇建设处于初期阶段,资金投入存在着高投入、低回报的风险,发展模式上不清晰,仍处在探索的阶段,在小镇运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投融资方式、盈利模式、小镇整体规划设计等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在体育小镇建设过程中,需要地方政府进一步论证和研究,探索出适合我国国情和发展现状的建设思路和小镇建设设计方案。国家层面上也意识到需要对体育特色小镇这一项复杂的新生事物的发展进行全面监控,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出台了一些监管、控制政策,以保证小镇建设健康、有序、良性发展。在2017年12月,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环保部、住建部四部委联合发布《关于规范推进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建设的若干意见》[8],文件指出要对全国特色小镇实施动态淘汰制度,避免一拥而上、急于求成、盲目发展,造成巨大的资源和财力的浪费。2018年3月,国家发改委在发布的《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实施2018年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的通知》[9]中指出,对已经公布的403个特色小镇、96个体育特色小镇开展定期测评和优胜劣汰,严格控制特色小镇的数量和质量。

2 我国体育特色小镇建设中的主要问题

2.1 政府职责不明晰,各方利益无法保障

地方政府是体育特色小镇建设的发起者、启动者、管理者,也是政策制定者和服务提供者,它对特色小镇的建设和发展起到关键的作用。然而,体育小镇的建设一定要突出企业的主导地位,这主要是因为体育小镇建设所需的巨大资金量以及建设后的运营管理,都需要企业和社会资本的积极参与,仅靠政府一方的投入,是无法完成体育小镇的建设和运营管理工作。在各级政府出台的关于小镇建设的政策文件中明确指出小镇运作方式是“政府为引导,企业为主体,市场化运作”,也就是说,要将企业作为小镇建设的主体,政府起到的是引导和支持的作用,主要是制定相关政策和提供相关服务工作。如果只有政府一方面热情高涨,而企业参与的积极性不高,那么,小镇建设也只能是一纸空谈。根据数据显示,每一个体育特色小镇投资在20~30亿元左右,总投资额将达到2 000~3 000亿元,如果小镇建设资金完全由地方政府出资,对于地方政府来说将是一个沉重的负担。此外,在小镇建成之后的运营管理,也需要有经验的运营管理团队参与,以达到提高服务质量和增加盈利的目的。如何引导和吸引企业和社会资本参与小镇建设和后续运营管理,是地方政府重要的职责之一。对于企业和社会资本而言,保证投资回报安全和回报率,是其考虑的主要因素。而体育特色小镇的前期建设周期较长,建成投入运营之后,创造利润、回收资金同样需要较长时间,这对于企业和社会资本而言,具有一定的風险,是一种巨大的挑战。在体育小镇建设实施的现实情况中,往往出现政府、企业与社会资本之间的权责不清的情况,政府在吸引企业和社会资金投入建设的时候,更多的是按照国企的模式与企业、社会资本合作,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彼此之间合作的障碍,在合作过程中容易造成彼此之间的矛盾,出现政策无法贯彻执行,利益没有按照既定约定兑现等现象,造成企业与社会资本很难收回资金成本和创造利润,影响企业和社会资本的投资热情。地方政府管理部门如何处理好与各参与方之间的关系,厘清二者之间的权责利,使各方各司其职、各尽其责,是其需要重点考虑的。地方政府在发挥引导作用的同时充分挖掘市场的力量,如何调动各方的积极性,吸引企业和社会资本的参与,如何界定政府、企业和社会资本、运营管理公司之间的责任、任务和利益分配,保证企业和社会资金投入的回报率,吸引企业和外来资金参与小镇建设,是体育小镇建设的主要问题之一。

2.2 规划设计不周密,长远发展受限制

体育特色小镇的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建造的过程中主要分为四个阶段:前期规划设计、体育要素载入、中期建造、后期运营管理。由于小镇建设融合了体育产业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参与者的意愿、当地人的生产与生活、小镇生态环境等因素,因此,在顶层设计上要求较高,既要统筹小镇所处地理位置、人口分布、生产力布局、国土空间利用、生态环境保护、人文文化习俗、交通等众多因素,又要突出小镇特色。既然是特色小镇,那么就要做到与众不同,在全国或地区范围具有鲜明的独特性,与其他体育小镇有着明显的不同之处,否则,就不是特色体育小镇。现实情况是在小镇的建设规划和未来发展策略制定上,有些地方政府盲目跟风,简单地认为以一个体育运动项目为核心,投资建设该运动项目的场地,申请举办该运动项目的大型赛事,就是具有体育特色的小镇。这种建设思路造成在小镇开发开始阶段,由于缺少小镇顶层设计意识,没有对小镇进行科学规划设计,也没有进行专业的论证,导致在小镇的规划、设计、投融资、建设规模和内容方面,起点较低,缺乏大局观和长远发展规划,在建设体育特色小镇过程中,盲目跟风,简单地照搬其他省市体育小镇的项目和内容,造成小镇建设同质化严重的现象,缺乏新意,难以吸引全国或周边人群前来体验消费,造成巨大的资源和财政上的浪费。另有一些地方政府过高地规划小镇规模,以大而全的理念设计小镇建设,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投入巨大,却没有考虑客流量及吸引力,使得小镇建成之后,人流稀疏、行业萧条,经济效益低,无法达到预期的建设目标。此外,一些地方政府为了追求速度和政绩,在体育小镇建设方面出现大跃进现象,快马加鞭、快干特干、突击猛进地上马体育小镇建设项目,举地方政府之财力、甚至脱离地方政府的实际能力,举债搞体育特色小镇建设。这主要是由于地方政府在体育特色小镇建设上,认识不深刻,计划不缜密,致使在小镇建设的策划、规划、设计等方面出现纰漏,没有因地制宜地设计规划,毫无针对性和创新,没有科学地规划小镇的长期发展和突出小镇的特色,缺乏对体育产业和体育运动项目的理解,仅仅以常规运动项目为中心,低端组合,没有构成核心竞争力和突出特色,造成小镇建成后,面临无法盈利的难题。观念上的落后,也会造成设计和运营上的缺陷。有些地方政府及体育小镇规划和设计公司对体育产业认识不够深刻,认为只要批一大块空地、以一个或多个体育运动项目为所谓的特色运动项目,投资一大笔钱修建基础设施,就是体育特色小镇,就会吸引大量的游客前来。急功近利、缺乏长远规划、认识粗浅等问题对体育小镇的建设都是百害而无一利,对小镇的长远发展十分不利。

2.3 缺乏体育内容,小镇特色不鲜明

尽管我国体育小镇建设在全国各地发展迅猛,显示出蓬勃生机,但是小镇内容不鲜明、不丰富、无特色是困扰体育特色小镇健康、长远发展的问题之一。体育小镇的内容是其可以提供的与体育运动或体育产业相关的产品种类、产品质量的核心要素,是吸引客流的重要因素,也是小镇盈利的根本。体育特色小镇建设一定要根据自身具有的自然条件与资源以及当地气候特点,因地制宜地引进适合本地开展的、独特的体育运动项目,根据地方的产业条件和经济基础,开发一系列相关的体育产业配套服务内容,并利用本地区资源,实现与周边区域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对周边经济发展产生辐射效应,实现区域间协同发展[10]。一些体育小镇在建设的过程中,出现选择的体育内容和运动项目不专业、规划定位过高、配套设置跟不上、核心资源引入缺失等问题。如果小镇没有自身特点,没有独有的内容产业支撑,或者没有建立核心产业链,只做门槛较低、形式简单的体育运动项目设施配套形态,如马拉松跑步道、自行车道、健步走长道,那么,就无法构成小镇的特色,使体育小镇犹如一个漂亮的空壳,即便拥有再好、再完善的基础设施,也很难吸引体育消费者前来消费。

在运动项目选定方面,很多体育小镇一哄而上地发展马拉松项目、自行车项目、徒步等项目,造成千城一面的现象,致使过多、过度的重复性建设,而没有突出小镇应该具有的独有特色。体育配套设施方面,没有进行整体规划和产业融合,仅仅从体育运动项目一个方向进行规划设计,而忽略與其他产业的融合,致使小镇内容单调、服务项目缺失或所提供的服务不能满足消费者需求。消费者满怀期待来到小镇之后,对住宿、餐饮、交通等方面的服务质量和产品品质不满意,致使小镇的吸引力降低甚至消失,没有二次消费,消费者不愿再次来到小镇,这对小镇后续运营不利。一些体育小镇在建设上只重视硬件设施建设,追求场地面积、运动场馆设施的高大上而缺少软件构建,致使体育小镇的特色点不突出、不鲜明,造成“千镇一面”的现象,使小镇人气不旺、不活跃的现象,不能吸引客流和增强小镇的吸引力[11]。2018年国家对体育特色小镇建设政策不断趋紧,各级体育协会改革进一步深化,体育小镇的建设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如何突出体育本色,将体育行业协会核心资源导入小镇内容,发挥协会核心资源的杠杆作用和辐射作用,理顺赛事体系、场地设置、运动人口三种核心资源之间的平衡发展关系,增加小镇的体育内容,扩大内容范围、广度和深度,发挥体育运动项目在小镇发展中的功效,不仅是体育管理部门供给侧改革的核心内容,也是小镇建设的重中之重。

2.4 运营管理效能低下,经济效益不理想

有学者提出,小镇发展的核心不在于开发,而在于产业运营管理,尽管这种说法有些片面,但是从一个层面说明运营管理对于小镇建设至关重要。小镇建成后的运营管理,是向消费者提供优质服务、提高小镇吸引力、增加营收的重要因素。运营为本、运营为先,只有内容而没有运营,那么,小镇就是一个空架子,不利于小镇的长远发展。对于任何一个产业来说,运营管理是最基本、也是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没有科学的运营管理理念、良好的运营管理机制和优秀的运营团队,即便是再好的项目也难以收到良好收益。体育特色小镇是最近两年发展起来的具有国家战略的新兴产业,在小镇运营管理方面,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也没有现成的整套体系可以学习,更是没有大量的、高水平的专业管理人才储备。

目前,地方政府和投资方过多关注小镇外在的基础设施建设,而在建设之后的运营管理方面却没有给予足够重视。地方政府只注重小镇的规划和建设,而忽略了建设之后的运营管理。从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角度上看,地方政府在没有计划好如何运营体育小镇之前,就不应该开始投资建设,否则,缺少专业的管理人才和运营团队进行高效的运营管理,或者运营管理水平低下,无法实现服务供给端全要素效率与服务品质,会造成小镇运营管理混乱、服务质量差、利润回报率低等问题,致使无法达到运营管理目标和营收目标,将严重阻碍投资巨大、涉及面广、产业集聚融合的体育小镇的发展。因此,体育小镇建成后的运营管理和品牌推广等问题,关系到小镇的健康、长远发展,是提高资本投资回报和提升体育小镇社会影响力的重要方面,是地方政府在建设体育小镇主要考虑的问题之一。

3 我国体育特色小镇发展对策

3.1 明晰政府职责,做好建设主导工作

(1)明确地方政府定位。在体育小镇建设中,地方政府坚持处于引导位置,同时,凸显企业的主体位置,以“大市场、小政府”的原则作为小镇发展的总体指导思想,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政府应从源头上做好引导和指导作用,慎用简单的行政命令过多干预体育小镇的建设与运动管理,如不根据实际情况硬性规定小镇的建设规模和发展模式等。地方政府应严格按照中央政府和体育总局出台的指导意见,做好引导和服务保障工作,在小镇规划与设计、内容导入与整合、基础设施配套与建设、资源要素提供与保障、文化内涵挖掘与传承、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发挥更好的作用。

(2)地方政府要做好政策保障工作。地方政府最重要的工作职能之一是制定体育小镇建设的政策法规制度。良好的制度是体育小镇建设的保证,也是促进小镇发展的重要保障。地方政府在体育小镇建设中需完善各项保障性制度措施,根据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阻碍,及时地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充分面向市场,真正回归到体育特色小镇项目的政策供给侧本源头[12]。

(3)做好体育特色小镇投融资工作。政府部门要在小镇规划之初,合理筹划建设资金,构建整个开发周期的现金流模型,针对不同属性的资金进行多元化的融资[13],以保证建设资金充裕。企业和社会资本在一系列契约框架内执行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合约,最为关注的是投融资的回报机制和范式[14]。地方政府通过投融资政策保障、市场化运作、有效调配资源,不仅有利于缓解政府的建设资金压力,提高建设、管理效率,而且为民营企业增加投资渠道,实现各方的共同利益[15]。

(4)要做好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地方政府是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供应者,有职责负责和决定基础设施建设的数量和质量,并做好公共服务建设工作,严防为了经济利益,在基础建设方面出现劣质工程和豆腐渣工程,使基础设施的质量受到影响。

(5)要做好各部门的协调工作。体育小镇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多个政府管理部门,也涉及到多家国家控股的企业。地方政府不仅要做好政府各部门之间对小镇建设的协调工作,也要干预国企对小镇建设的支持力度,以保证参与建设的企业不被垄断力量操纵[16]。地方政府应建立小镇建设相关管理部门协同配合、协同工作机制,统筹各部门职能的工作,明确政府各管理部门在小镇建设中的作用和职责,进行体制和机制创新,各管理部门形成合力,提高政策的执行力和实施效力,使小镇建设顺畅,避免出现政府部门之间扯皮现象。

3.2 做好顶层设计,加强规划设计科学性

特色小镇的构建,最主要的是要形成产业生态系统[17],体育特色小镇则是地方政府在以体育元素为核心的经济新常态下努力寻找本地区的产业生态位置[18]。体育特色小镇的规划和设计,贵在一个“特”字,要求地方政府充分利用现有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经济基础和产业条件,选择特色主题,做好小镇的产业规划、投融资政策、管理体制、运营机制、核心项目导入、配套产业招商、优惠政策等,着力推进体育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好小镇规划统筹工作,提升服务意识,在建设体育特色小镇过程中,做好顶层设计、资源要素保障、基础设施建设、组织协调监督的职能[19],以及创新制度供给,提高供给体系的效率和质量[20]。在体育特色小镇规划设计初期,地方政府要以地方特色为重点,以长远发展为着眼点,科学地做好各项规划设计工作,引入适合本地区开展的体育运动项目,不盲目跟风目,而是精心打造与众不同的、具有浓郁地域文化气息的、依托某一项或一些体育项目为内容的体育小镇,对小镇未来发展做出长远谋划,避免建造与其他体育小镇同质的、类似的小镇。

首先,地方政府应明确体育特色小镇的出发点是通过小镇培养一个以体育内容为主、兼容其他相关服务业的体育产业。在小镇建设之初,应立足全局、长远规划、系统谋划、注重实际,不要仓促上马体育特色小镇建设项目,更不能为完成建设任务而急于启动建设工作,而是要根据小镇的经济、环境和文化底蕴进行科学规划,顶层设计一定要避免仅仅重视规划概念上的高大上和过度理想化,而忽视融入和丰富小镇内容,避免在建成之后出现难以招商的问题,造成小镇的运营、管理和盈利出现困难的现象。其次,在小镇投入建设之前,地方政府应认真研判体育产业导入是否精准、业态升级是否合理、项目招商是否落地,要前瞻性地考虑招商问题和建成之后的盈利点、运营管理模式等问题。第三,在小镇建设规模上,既不能求大求全,又不能过于狭小。应依托于小镇自身特点、地理位置、人文底蕴和适合的体育运动项目等关键因素,建设规模和载入的内容既能满足体育旅游者的体育运动项目的体验需求,使来到小镇的人,充分享受运动项目、相关服务带来的乐趣,又能满足当地经济发展、生态稳定、环境保护等目标。契合实际的建设规模,是小镇长远发展的必要基础。第四,在历史文化方面,地方政府要注重将小镇历史文化底蕴与体育运动项目相结合,采用体育产业为主、多元化发展相结合的模式,深耕行业标准,打造小镇体育文化情感基础,以历史沉淀下来的体育项目为基础,以民间体育习俗为特色,打造小镇特有的体育文化。总之,地方政府在体育小镇探索、开发初期,要认真考虑小镇发展定位,将所引入的体育产业与其他产业的高度融合,做好小镇发展定位和长期规划,聘请专业规划设计专家制定小镇规划方案,做好小镇建设相关政策和审批服务工作。通过详尽计划和精心规划,把体育小镇发展成为体育赛事举办地、运动训练理想地、运动项目文化展示地、体育器材研发地、运动训练科研基地、体育旅游休闲必经地。

3.3 以市场需求决定资源配置,突出核心内容

体育旅游者来到体育特色小镇最为注重的是运动休闲体验,在参与小镇提供的特色运动项目的过程中,体验不一样的感受。体育小镇建设一定要突出体育核心内容,体育元素是小镇建设的核心要素,包括体育运动项目、体育赛事、体育健身、体育产品等。小镇建设的核心内容决定了小镇的发展前景和发展空间,没有体育元素,就不是体育特色小镇。地方政府应充分调配小镇自身具有的地理自然资源、经济基础和产业基础,根据民众对体育休闲和身体健康的市场需求,以一项或多项体育运动项目为核心,构建集健身休闲、运动体验、体育赛事、体育培训、体育产品生产、旅游和文化为一体的新型空间区域。地方政府在制定小镇发展策略时,要做到产业围绕体育转、产品围绕体育造、结构围绕体育调、功能围绕体育配、民生围绕体育兴,紧紧围绕体育这个概念,在以体育为中心的框架下设计小镇的核心内容,只有建立小镇特有的体育核心内容,才会在众多体育特色小镇中脱颖而出,使小镇吸引大量的民众前来消费体验,促进小镇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凸显体育元素为体育特色小镇主导产业内容,采用“主导产业+多元化”的发展模式,在实力较强的主导产业或产品基础上,构建多元化经营模式和服务模式,扩大提供服务的种类和范围,以相关多元化的发展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在体育小镇建设理念上,坚持以体育产品为小镇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突出体育产品在小镇整体规划、设计上的重要性。

市场需求是体育小镇建设的出发点,在建设的总体方针策略上,紧紧围绕市场为中心和主体,以体育内容为核心,以体育产业规划为引领,以“体育+”和“+体育”为路径,以产业园区、大数据和基地为平台,以创新为动力,以体育产业政策为保障,紧密联系实地资源,实现小镇经济的快速发展。从商业角度上看,体育特色小镇主要以体育内容为引子,吸引消费人群来到小镇,参与体育运动、感受体育运动带来的愉悦感,同时,带动小镇其他领域的消费,如住宿、餐饮、运动装备租赁、商业会议、家庭和朋友聚会等其他服务业务[21]。例如,消费群体来到体育小镇,必然会有餐饮、住宿等服务的需求,一些处于运动技能低水平的消费者,需要教练员对其技术进行指导等服务。具体实施路径上,应以小镇体育产品内容为中心,确定商业运营模式,寻找赢利点,切实提高小镇经济发展。以市场需求引导资源配置,在体育小镇的整体设计和功能设施方面,围绕体育产品为内容,满足民众在健身、体育运动等方面的需求,构建一个完整的产业生态系统,在构建生活、生產、生态一体化的理念下,使小镇宜居、宜产、宜游,吸引消费者前来体验和消费。

3.4 引进专业运营管理团队,提高运营管理水平

专业、优秀的运营管理团队对体育特色小镇的运营管理、长远发展和实现经济营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无论体育特色小镇的规模如何,以何种运动项目为内容,都需要优秀的运营团队对建成的小镇进行后续的运营管理工作。国外体育小镇建设的成功也是基于拥有科学和高效的小镇商业运营管理模式[22]。长期以来,我国地方政府一直是特色小镇建设的主导者、建设者、推动者和运营者,既是小镇的所有者,又是经营者,也是监管者和管理者。这种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的管理模式,极大地阻碍了小镇的发展。当前,特色小镇的建设由市场经济替代政府成为资源配置的决定因素,这要求政府转变以往的运营管理理念,切忌大包大揽,避免形成自己投资、自己建设、自己运营管理的错误模式。地方政府要加强市场化运营理念和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明确体育小镇运营管理团队所需具有的资质、规模、经验和管理效能,通过对外招标的方式,向社会公开招聘体育小镇运动管理团队,鼓励高水平专业运营商与地方政府合作,负责小镇建成后的运营管理。地方政府通过验证运营管理团队的职业资质、专业性、团队经验、以往运营案例等内容,聘请有实力、专业的运营管理公司,发挥它们在人才、运营管理经验和能力、资金、技术等高端要素方面的优势,以提供优质的服务为宗旨,以专业的服务能力和先进的管理理念,对体育消费者提供周至的服务,使大家有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将小镇建设成一个具有自身特色的、有吸引力的小镇。为加强体育小镇管理工作,地方政府应建立完善的运营管理监管机制,适当引入竞争机制,充分挖掘利益相关者的资源和潜力,提升各方参与的积极性,加强小镇运营管理的管理和监督,制定合理的考核目标和管理制度,定期对运营管理团队进行绩效考核,对通过考核的团队,给予奖励,对于管理不善、运营不佳的团队,实施退出机制,及时取消双方的合作。

4 结 语

体育特色小镇是助力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健康中国建设的新尝试,是实现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新经济增长点,通过建设具有体育特色和内容的小镇,融合体育产业、旅游产业及其他相关产业,发展地方经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目前,体育特色小镇正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在建设方面仍处在经验积累和路径探索阶段,无论在小镇创建发展研究、规划设计、概念规划、战略布局方面,还是在政策研究、制定和保障方面,都是全新的领域,没有范本可以参照,仍处于不断摸索、总结经验阶段。建立健全体育小镇发展的长效机制,促进小镇健康发展,实现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环境和谐的宜居、宜业、宜游的特色小镇,是需要我们长期探索和思考的。加强体育特色小镇的理论研究,认真总结小镇建设过程中的经验,逐步丰富小镇建设理论体系,弥补小镇建设中的不足,提高政策供给侧改革、建立科学的发展路径,构建适合小镇发展的政策环境和投资环境,对于我国体育特色小镇的建设,势必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通知[EB/OL].http://www.mohurd.gov.cn/wjfb/201607/t20160720_228237.html,2016-7-1.

[2] 宋宇虹,李冰,李双玲,等.我国体育小镇的概念、内涵与类型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8,36(2):57-61.

[3] 熊扬名.“脱虚向实”:新常态下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路径转换[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1(2):66-69.

[4]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的指导意见[EB/OL].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6-10/28/content_5125475.htm,2016-10-28.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关于大力发展体育旅游的指导意见[EB/OL].http://www.cnta.gov.cn/zwgk/201612/t20161222_810129.shtml,2016-12-22.

[6] 国家体育总局.关于推动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工作的通知[EB/OL].http://www.sport.gov.cn/n316/n336/c802334/content.html,2017-5-11.

[7] 国家体育总局.关于举办全国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工作培训的通知[EB/OL]. http://qts.sport.gov.cn/n4986/c817782/content.html,2017-8-2.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规范推进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建设的若干意见[EB/OL].http://www.ndrc.gov.cn/gzdt/201712/t20171205_869709.html,2017-12-4.

[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实施2018年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的通知[EB/OL].http://ghs.ndrc.gov.cn/zcfg/201803/t20180313_879339.html,2018-3-9.

[10] 张丽军.体育特色小镇健康区域联动构思与趋向[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8,36(3):47-55.

[11] 张月蕾,张宝雷,杜辉,等.“健康中国”背景下体育特色小镇创建路径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8,36(1):41-45.

[12] 陈宇峰,黄冠.以特色小镇布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浙江实践[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6(5):28-32.

[13] 李凌嵐,安诣彬,郭戍.“上”“下”结合的特色小镇可持续发展路径[J].规划师,2018,34(1):5-11.

[14] 李明.PPP公共体育服务项目国家治理思想、生成机制和存续逻辑—从公共管理学视角谈起[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7,51(2):24-30.

[15] 刘灏,张宏杰.新型城镇化视域下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机制及路径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1(4):14-17;27.

[16] 张蔚文.政府与创建特色小镇:定位、到位与补位[J].浙江社会科学,2016(3):43-45.

[17] 盛世豪,张伟明.特色小镇:一种产业空间组织形式[J].浙江社会科学,2016(3):36-38.

[18] 李明.PPP模式介入公共体育服务项目的投融资回报机制及范式研究——对若干体育小镇的考察与思考[J].体育与科学,2017,38(4):86-93.

[19] 何春刚.体育小镇建设中的政府职能与推进路径[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1(4):23-27.

[20] 沈克印,杨毅然.体育特色小镇: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体育产业跨界融合的实践探索[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7,51(6):56-62.

[21] 叶小瑜,谢建华,董敏.国外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建设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1(10):54-58.

[22] 石秀廷.体育特色小镇建设的国际经验及其启示[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8,38(2):39-42;67.

猜你喜欢

体育旅游产业融合体育产业
我国体育产业政策演进与效果评价
体育产业之篮球
我国体育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大数据时代广告产业融合发展的模式与机制分析
基于贸易转型背景下的大连服务贸易发展对策研究、
西安市体育旅游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
旅游经济
体育旅游产业的特征及发展策略探讨
我国体育产业现状及发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