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热量肠内营养护理对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的效果观察

2019-10-24河南省新乡市中心医院453000张玉云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9年24期
关键词:低热量脑出血重症

河南省新乡市中心医院(453000)张玉云

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予以营养支持十分重要,通过低热量肠内营养护理形式,在改善患者营养水平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7年6月~2018年6月于我院手术治疗的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4例,采用抽签法将其分为实验组(n=32)与参照组(n=32)。其中,男性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41例,女性患者23例。最小年龄38周岁,最大年龄75周岁,中位年龄(60.85±12.09)周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基线资料统计分析结果无差异(P>0.05),经对比其可比性存在。

纳入标准:①患者经颅CT或MRI检查确诊为高血压脑出血;②患者家属了解本研究内容自愿参与。排除标准:①肝肾功能异常;②消化系统功能低下。

1.2 方法 参照组采用常规营养支持护理,给予患者静脉营养支持,并予以流质营养食物与混合奶实施肠内营养治疗[1]。实验组行低热量肠内营养护理,应用公式:颅脑损伤病人每天热能需要总量=基础能量消耗×静息代谢消耗百分比系数[2]。鼻饲时调节患者至半卧位,早期剂量在50ml左右,观察患者鼻饲后表现,逐步增加鼻饲剂量,直至达到200ml,鼻饲间隔时长≤2h,鼻饲采用缓慢速度实施推注,鼻饲结束后保持半卧位30min后再调节至仰卧位。两组患者均行14日营养支持。

1.3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64例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相关数据录入SPSS19.0软件之中,实验组与参照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转铁蛋白数据行t检验,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患者消化道出血、血糖异常、呕吐等并发症发生情况行X2检验,采用(n%)表示。数据对比以P<0.05为差异性标准,探讨其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护理后营养相关指标比较 对比实验组与参照组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护理后营养相关指标数据(见附表),两组患者血清总蛋白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白蛋白、血红蛋白、转铁蛋白水平均高于参照组,两者差异明显(P<0.05)。

附表 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护理后营养相关指标比较(g/L)

2.2 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并发症比较 对比实验组与参照组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并发症情况,实验组消化道出血、血糖异常、呕吐等并发症发生率(9.38%)低于参照组(37.50%),两者差异明显(P<0.05)。

3 讨论

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手术后,其身体受到病情及手术创伤的影响,处于高代谢应激状态之中,患者分解代谢水平较高,其营养支持十分重要,是提升其机体免疫力的关键方式。对此,本研究给予患者低热量肠内营养支持,通过鼻饲方式给予患者流质食物,能够增强患者营养均衡性,进而保障其肠道黏膜能量供应,避免其胃肠功能下降问题[3]。传统肠内营养治疗采用饱和喂食方式,鼻饲剂量较高,极易造成患者呛咳、误吸问题,且患者在应激状态下吸收水平较差,过度喂食极易造成其肠道负担过重问题。本研究所应用的低热量肠内营养护理形式,不仅能够维持其胃肠道屏障功能,同时在重症脑出血患者早期热量补充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可降低胃肠道应激性反应,能够保障患者的营养吸收,且对提升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免疫系统功能方面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对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予以低热量肠内营养护理,患者营养相关指标较高,且患者并发症发生比例有所降低,因此,低热量肠内营养护理形式具有临床推广及应用的优势。

猜你喜欢

低热量脑出血重症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上海此轮疫情为何重症少
扩大翼点入路改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并脑疝疗效观察
低热量肠内营养护理对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的护理效果评价
舌重症多形性红斑1例报道
国内冰淇淋研究现状分析
餐前喝水有助于减肥
纳洛酮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探析
低热量肠内营养支持疗法对原发性肝癌术后恢复的临床疗效观察
脑出血微创置管吸引术对老年脑出血患者血清IL-6、TNF-α和hs-CRP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