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根本原因分析法在我院住院药房药品调剂差错根因探究中的应用

2019-10-24河南省郸城县人民医院477150种金凤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9年24期
关键词:根本原因剂型调剂

河南省郸城县人民医院(477150)种金凤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18年6月住院药房药品调剂工作为观察对象,采用根本原因分析法分析前后调剂差错事件,其中2016年7月~2017年6月为实施前,2017年7月~2018年6月为实施后。

1.2 方法 实施根本原因分析法前,我院住院药房以常规方法进行调剂管理工作。2016年7月~2017年6月采用根本原因分析法,通过总结既往调剂差错类型、原因、时间等,找出调剂差错根本原因,探讨解决方法,制定改善措施,防止调剂差错发生。(1)调剂差错原因及分析。①审方。防御机制:医院信息(HIS)系统提示用药信息;高年资药师;使用电子处方。差错原因:处方信息不全;诊断与用药不符;人员劳累或不认真。②调剂。防御机制:严格按处方调剂。差错原因:码放不合理;药品相似;环境嘈杂;调配中断;拆零药品。③复核。防御机制:双人审核;双重复核药品(HIS系统、处方);药品到齐后再发放。差错原因:对流程不熟悉;疏忽未审核。④发药。防御机制:贴用服法标签,进行用法交代;唱名,复核患者身份。差错原因:用法标签错误;用法交代不清楚;患者未听清,取错药品。(2)改进措施。①审方:加强培训,增强人员能力;建立联系便签,及时与医师沟通;以信息化工具,减少疏漏。②调剂:药位设置明显标识;切实“四查十对”;改善环境。③复核:及时换岗调整状态;处方上药品数量、规格、名称等尽量使用较大字体,以便识别。④发药:强化用药交待内容及语言规范性;药品发完后再接收下一张处方;确认患者身份,并提供药师咨询电话。

1.3 观察指标 对比根本原因分析法实施前后调剂差错(品种差错、剂型差错、数量差错、漏发、剂型差错)发生率;对比根本原因分析法实施前后差错发生时间段。

1.4 统计学分析 运用SPSS21.0分析数据,计数资料n(%)表示,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调剂差错发生率 实施后品种差错(0.011%)、剂型差错(0.010%)、数量差错(0.012%)、漏发(0.011%)、剂型差错(0.012%)发生率低于实施前的(0.033%)、(0.048%)、(0.038%)、(0.034%)、(0.051%)(P<0.05)。

2.2 差错发生时间段 9:00~11:30差错率最高,实施后9:00~11:30差错发生率35.21%低于实施前58.56%(P<0.05)。见附表。

附表 根本原因分析法实施前后差错发生时间段比较[n(%)]

3 讨论

住院药房药品调剂工作与患者用药安全性密切相关,药品调剂过程中,评估可能发生的失误,并进行有效分析,可防止差错发生[1]。根本原因分析法通过分类整理设备、人员、药品、流程等不同环节在调剂过程中用药差错原因,使调剂差错问题具体细化、层次清晰,以改善环境、规范流程,排除、优化实际工作情况,以避免错误再次发生[2]。同时,根本原因分析法针对审方、调配、复核、发药中具体差错原因,明确潜在缺失,提出改善措施,完善HIS系统,优化管理流程,减少药品调剂差错,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此外,根本原因分析法实施后,工作人员主动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得到强化,药房与科室的沟通、联系得到加强,避免沟通不畅引起的调剂差错问题,并使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增加,更好地开展调剂管理工作。本研究结果显示,实施后品种差错、剂型差错、数量差错、漏发、剂型差错发生率低于实施前,实施后9:00~11:30差错发生率35.21%低于实施前58.56%(P<0.05)。表明根本原因分析法应用于住院药房药品调剂管理中,可明确药品调剂差错根因,降低药品调剂差错率,保证用药安全合理。

综上所述,住院药房药品调剂管理中采用根本原因分析法,利于明确药品调剂差错根因,减少药品调剂差错发生,确保用药安全。

猜你喜欢

根本原因剂型调剂
血液透析患者发生跌倒不良事件根本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要不要服从调剂?
不同中药剂型,药效有区别?
新国标颁布 肥料检出植调剂按假农药处理
农药剂型选择及注意事项
寒痹方对佐剂型关节炎大鼠的治疗作用
会计准则与税法的关系及差异的根本原因
彝药传统剂型——食补剂概况
柴油机压缩空气起动系统三通球阀内漏分析与处理
浅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