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鼻饲喂养方式对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生长发育及喂养不耐受率的影响分析

2019-10-24河南省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476100段姗姗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9年24期
关键词:附表间歇胃管

河南省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476100)段姗姗

极低出生体重儿(ver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VLBWI)是指出生体重在1000~1499g之间的早产儿,其吮吸功能弱、消化功能差,且胃容量小,较正常新生儿很容易出现胃食管反流,故如何保证VLBWI得到科学、有效的营养支持,尽可能满足其生理需求仍是国内外学者面临的一大难题[1]。胃肠内营养支持方案较多,本科室较为常见的是予以鼻饲输注和鼻饲注入两种,现分析此两种方案对VLBWI营养需求及耐受性的影响,为营养支持方案选择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收集本院2016年3月~2018年12月本院新生儿科治疗的VLBWI患儿34例为A组(予以间歇持续鼻饲输注喂养),同期选择VLBWI患儿34例为B组(予以间歇鼻饲注入喂养)。A组患儿男性19例,女性15例,胎龄32~34周,平均(33.0±1.5)周。B组患儿男性15例,女性19例,胎龄32~34周,平均(33.4±1.5)周。两组患儿一般资料具有同质性,可予以比较(P>0.05)。

1.2 方法 无法协调吮吸奶液的患儿予以经口留置导管,分别予以间歇持续鼻饲输注喂养、间歇鼻饲注入喂养两种不同的喂养方法。两组均用同一品牌的早产儿配方奶。A组:患儿经鼻腔插入胃管,输液器连接胃管,使用电子微量输液泵持续输注,起奶量2ml/(kg·h),持续输注2h,间隙2~3h后再进行,一般第一天喂养量在60~90ml/(kg·h),每天递增2ml/kg。B组:计算该患儿每日摄入量后,护士利用注射器缓慢推注奶液,每次3~5min,每2h/次,每天递增2ml/kg。如患儿营养状况良好,达418.4KJ/(kg·d)时候,则停止静脉营养,基于全胃肠营养。

1.3 观察指标 ①记录两组患儿全胃肠营养时间、胃管留置时间、出生体重恢复时间等指标,出院标准:患儿可自行吮吸奶液,且能保持体温恒定,体重达到1800g以上。②与入组时、治疗后第7d比较两组患儿生长发育指标,包括体重、身上、头围增长等情况。③统计两组患儿在喂养过程中发生呕吐、腹胀、胃食管反流及喂养不耐受等并发症发生例数。

1.4 统计学分析 两组患儿的喂养状况指标及生长发育指标均以计量资料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对并发症的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检验水准为P<0.05。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喂养状况比较 A组全胃肠营养时间、胃管留置时间均显著低于B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的出生体重恢复时间比较,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附表1。

附表1 两组患儿喂养状况比较

2.2 两组患儿生长发育状况比较 两组患儿的体重较入组时显著增加(P<0.05),但两组的身长、头围等指标,与入组时并无显著差异(P>0.05);且两组治疗7d后,其体重、身长、头围等指标比较并无显著差异(P>0.05)。见附表2。

附表2 两组患儿生长发育状况比较

2.3 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两组腹泻发生率比较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腹胀11例、胃潴留13例及喂养不耐受11例,均显著多于A组的4例、5例、4例(P<0.05)。

3 讨论

VLBWI胃肠内喂养对于VLBWI患儿的生长发育十分重要,以实现全胃肠道内喂养作为最终目标,促使患儿在出生后能达到正常胎儿的宫内生长速率[2]。但实际临床中,大多数的VLBWI患儿常因营养摄入不足导致营养不良,继而出现免疫功能低下,表现出其他合并症,如感染、败血症等[3]。尽管肠外营养能为VLBWI患儿提供优质蛋白质和能量,但患儿的胃肠道功能尚在,就应进行肠内营养,以免消化道黏膜和微绒毛衰竭枯萎,由胃肠道内喂养所刺激出的消化酶分泌量减少,不利于患儿后期的生长发育[4]。

本科室常用两种肠内置管营养支持:间歇鼻饲注入喂养法、间歇持续鼻饲输注喂养法。间歇持续喂养法采用微量泵,通过调节微量泵速度,促使奶液匀速、缓慢注入胃内,与间歇鼻饲注入喂养比较,能有效避免短时间内胃迅速过度膨胀,同时还可有序刺激胃肠激素分泌,更贴近正常生理状态。但本研究的间歇鼻饲注入喂养法中要求护士在进行喂养时动作轻、缓,且喂养量根据患儿体重、液体出入量计算出,且每2h一次,对患儿刺激不会很大,只要达到既能保障供给营养,又能减少并发症发生,同时还依据患儿情况适时调整剂量,都能有效保证患儿营养需求,但依靠护士技术熟练度,比较主观,人为因素较多,因此研究结果显示两组的出生体重恢复时间并无显著差异,且干预后的生长发育情况亦无显著差异,提示临床,任何一种肠内营养支持只要满足患儿的营养需求,有助于其营养吸收,同样能促进肠道成熟。比较两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显示两组喂养不耐受率均比较高,且B组显著高于A组。影响喂养不耐受的患儿常出现呕吐、24h腹围增大超过1.5cm,或胃残留量超过上次喂养量的1/3,患儿还可出现排便不畅,心动过缓、呼吸暂停等现象,均为喂养不耐受的表现,持续间歇喂养可根据患儿胃内压力、吸收等情况是适当调节奶液入胃速率,有效保持微量喂养,减少禁食次数和持续时间,缓慢增加奶量,继而减少喂养不耐受发生情况。

综上所述,VLBWI患儿胃肠道发育不成熟,需早期补充营养,相比间歇输注法,间歇持续喂养法能安全、有效达到足量胃肠道内喂养,促进患儿恢复正常的生理状态,并且降低喂养不耐受率。但本研究缺乏大样本数据支持,后期可予以改进。

猜你喜欢

附表间歇胃管
间歇供暖在散热器供暖房间的应用
附表4 湖南省饲料添加剂企业名单
附表4 湖南省饲料添加剂企业名单(2021 年1 月1 日—2021 年2 月28 日)
重症昏迷患者可视喉镜在胃管插管中的临床应用
极低出生体重儿胃管喂养后采用空气冲管的临床效果
附表3 湖南省2018年饲料添加剂、添加剂预混合饲料产品批准文号名单(二)
湖南省2017年饲料添加剂产品批准文号名单
管群间歇散热的土壤温度响应与恢复特性
介绍一种导丝插胃管的方法
间歇导尿配合温和灸治疗脊髓损伤后尿潴留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