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脂氧素A4水平与肺功能相关性分析

2019-10-24郑州大学附属医院南阳医院南阳市中心医院473000曲伟伟赵江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9年24期
关键词:粒细胞气道支气管

郑州大学附属医院(南阳医院)/南阳市中心医院(473000)曲伟伟 赵江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及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哮喘是最常见的呼吸系统慢性疾病之一,有研究数据显示,我国目前至少有2000万哮喘患者,并且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哮喘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胸闷、咳嗽等症状,多数患者可自行或经治疗后缓解,少数患者可发展为呼吸衰竭、肺源性心脏病等。目前,关于哮喘的发病机制仍未完全阐明,多数认为与气道免疫-炎症机制相关[2]。脂氧素A4(LipoxinA4,LXA4)对炎症细胞和炎症因子均有调节作用[3],是近年研究的热点,然而其是否参与支气管哮喘发病过程,目前仍不清楚。本研究通过测定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脂氧素A4水平,并对脂氧素A4与肺功能的相关性进行分析,以探索其在哮喘发病中的作用。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2016年9月~2018年2月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8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观察组。纳入标准:①根据《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2016年版)》[4]符合支气管哮喘诊断标准者;②入院时处于急性发作期者;③签署知情同意书,同意入组者。排除标准:①不能耐受肺功能检查者;②合并感染等急性炎症性疾病者;③患有慢阻肺、肺心病、间质性肺疾病等影响肺功能的其他呼吸系统疾病;④拒绝入组或中途退出者。纳入与观察组同一时间段于我院体检中心进行健康查体者50例作为对照组。通过临床资料核实,排除支气管哮喘、慢阻肺、急性炎症性疾病、肺心病、间质性肺疾病等。两组一般资料,观察组,男44例,女36例,患者年龄为16~72(45.92±9.83)岁;对照组,男27例,女23例,患者年龄为52~83(67.28±8.41)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基线资料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得到我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1.2 方法 观察组和对照组均进行血清脂氧素A4检测和肺功能检查。采集清晨空腹静脉血,用ELISA法进行血清脂氧素A4的检测;采用肺功能仪,按照标准操作流程进行肺功能检查。分别记录两组血清脂氧素A4水平及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FEV1/FVC)作为分析的指标。

1.3 统计分析 采用SPSS17.0软件对本次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如两变量服从正态分布则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组血清脂氧素A4(278.34±16.27)高于对照组(173.81±13.93),t值5.393,P=0.018<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FEV1/FVC(56±5)与对照组(85±4)相比,t值9.378,P=0.002<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附表1。

附表1 两组血清脂氧素A4、肺功能情况比较(±s,%)

附表1 两组血清脂氧素A4、肺功能情况比较(±s,%)

组别 例数 血清脂氧素A4 FEV1/FVC观察组 80 278.34±16.27 56±5对照组 50 173.81±13.93 85±4 t-5.393 9.378 P-0.018 0.002

2.2 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脂氧素A4水平与肺功能相关性分析显示,二者呈负相关性(r=-0.384,P<0.05),见附表2。

附表2 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脂氧素A4水平与肺功能相关性分析

3 讨论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复杂的、具有多基因遗传倾向的疾病。目前,哮喘的发病机制可概括为气道免疫-炎症机制、神经调节机制等,尤以前者在哮喘发病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气道免疫炎症的基本过程通常认为是由人体接触变应原后激活T细胞,产生一系列细胞因子和炎症因子,如白介素、组胺、白三烯等,形成炎症细胞相互作用的复杂网络,进而导致气道炎症。脂氧素A4是由花生四烯酸通过脂氧合酶两次催化而成的一种内源性抗炎介质,广泛调节多种炎症细胞功能和炎症相关基因的表达,被认为在炎症反应中具有负调控作用而促进炎症的消退[5]。本研究针对哮喘患者脂氧素A4水平与肺功能之间关系的探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本研究结果显示,哮喘患者血清脂氧素A4水平较正常人显著升高,而肺功能FEV1/FVC则明显下降,进一步的相关分析显示,哮喘患者血清脂氧素A4水平与FEV1/FVC呈负相关。从发病机制上来看,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与哮喘本身的炎症反应过程密不可分。如前所述,哮喘发病过程中通过激活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产生了一系列的细胞因子和炎症因子,这些物质相互影响,共同参与了哮喘的发病。此时机体出于自身的反馈调节或保护机制,会相应增加抗炎因子的产生来控制这一过程的发展,这与人体激素分泌调节等过程非常类似。脂氧素A4便是诸多抗炎介质中的一种,因而会出现表达水平的上调。脂氧素抑制哮喘患者的气道炎症反应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6]:①减轻炎症部位嗜酸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的浸润;②与气道上皮细胞LXA4受体结合后减轻血管损伤;③对组胺、白三烯等过敏介质起负性调节作用;④下调趋化因子、黏附因子的表达,抑制中性粒细胞浸润、粘附和渗出等。这说明血清脂氧素A4在哮喘过程中发挥抗炎的调节作用,已有基础研究证实了这一点[7]。

另一方面,炎症过程又是肺功能的下降的原因之一,研究表明,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等介导的炎症反应过程与肺功能的下降有关。气道炎症会造成气道粘膜下组织水肿、微血管通透性增加、支气管平滑肌痉挛、纤毛上皮细胞脱落、杯状细胞增生、气道分泌物增加以及气道高反应性等,这一系列过程最终会引起通气功能障碍,造成FEV1/FVC下降。综合以上分析,炎症过程使体内血清脂氧素A4水平升高,同时又导致了肺功能的下降,较合理地解释了本研究结果中二者呈现负相关性的原因。

通过本研究对脂氧素A4与肺功能之间关系的分析,也提示脂氧素A4作为支气管哮喘疾病严重程度监测指标的可能性,同时,脂氧素A4能否作为调节支气管哮喘炎症反应的治疗药物而广泛应用,也值得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总之,脂氧素A4在哮喘应用中具有广阔的前景,希望有更多的研究来证实。

猜你喜欢

粒细胞气道支气管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儿童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相关疾病研究
支气管哮喘的药物治疗
84例儿童气道异物诊治分析
利奈唑胺片剂有效治疗气道支架相关肺部MRSA感染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的治疗进展
误诊为嗜酸粒细胞增多症1例分析
Graves病药物治疗致粒细胞减少的治疗体会
不同气道内湿化对气道切开患者的效果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37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