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波棱瓜子木脂素纳米混悬剂的制备

2019-10-24沈成英袁海龙

中成药 2019年10期
关键词:甲素研磨内酯

刘 肖,刘 园,宋 青,沈成英,袁海龙

(空军特色医学中心药学部,北京 100142)

目前,约有40%化学实体(单体化合物)存在难溶问题,在天然产物中更常见[1-2],使得本来有价值的活性成分容易被抛弃或忽视,也是导致中药越分越细、越分越无效的重要原因之一。纳米混悬剂是采用少量表面活性剂或聚合物稳定的“纯药物”颗粒所构成的一种亚微米胶体分散体系[3],可显著增加药物溶出和吸收,提高其生物利用度[4-5]。

波棱瓜子是葫芦科波棱瓜子属植物波棱瓜Herpetospermum caudigerumWall.的干燥成熟种子,为藏医治疗肝病的常用药物之一[6-7],具有明显的抗乙肝病毒活性,尤其是HBeAg 血清学转换率较高,临床价值和应用前景良好[8-9]。课题组前期从波棱瓜子中分离得到了4 种木脂素,即波棱甲素、波棱酮、波棱内酯A、波棱素,但富集该类单体成分的量非常有限,常规方法制备纳米混悬剂所需原料药较多,故本实验采用微量介质研磨法制备。而且,前期以槲皮素、黄芩苷、葛根素、水飞蓟素等为模型药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10],发现它能成功制备纳米混悬剂,而且原料药消耗少,工艺简单,操作方便,为本实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为进一步发现波棱瓜子中抗乙肝病毒活性成分奠定基础。

1 材料

DF101S 集热式恒温加热磁力搅拌器(北京恒丰长伟科技有限公司);Winner 802 纳米激光粒度仪(济南微纳颗粒仪器股份有限公司);S-4800 扫描电镜(日本日立公司);ZRS-8G 智能溶出试验仪(天津市天大天发科技有限公司);LC-20A 高效液相色谱系统(日本岛津公司)。氧化锆珠子(直径0.4~0.6 mm)购于长沙华尊陶瓷材料有限公司。波棱甲素、波棱酮、波棱内酯A、波棱素原料药(自制,含有量均在85%以上)。聚维酮K30由安徽山河药用辅料股份有限公司馈赠;十二烷基硫酸钠购于天津市光复精细化工研究所。

2 方法与结果

2.1 稳定剂溶液制备[11]称取12.0 mg 聚维酮K30、9.0 mg 十二烷基硫酸钠,置于50 mL EP 管中,加入30 mL 蒸馏水摇匀,作为含稳定剂的溶液A,用于制备波棱甲素、波棱酮、波棱内酯A 纳米混悬剂;称取聚维酮K30 24.0 mg、十二烷基硫酸钠18.0 mg,置于50 mL EP 管中,加入30 mL 蒸馏水摇匀,作为为含稳定剂的溶液B,用于制备波棱素纳米混悬剂。

2.2 纳米混悬剂制备 称取波棱甲素、波棱酮、波棱内酯A 各6.0 mg,波棱素12.0 mg,置于10 mL西林瓶中,加入3.0 mL 稳定剂溶液及适量磁力搅拌子、氧化锆珠子,冰水浴中以一定速度研磨一段时间,即得。

2.3 粒径分布、稳定系数测定 适量纳米混悬剂用蒸馏水稀释,粒度仪测定其平均粒径和多分散指数,重复3 次,取平均值。另取适量纳米混悬剂,于1 500 r/min 转速下离心30 min[12],测定上层混悬液平均粒径,重复3 次,取平均值,计算稳定系数,公式为稳定系数=离心后上层混悬液的平均粒径/离心前的平均粒径。

2.4 工艺参数优化 固定波棱甲素、波棱酮、波棱内酯A 纳米混悬剂处方中药物浓度为0.2%,稳定剂溶液A 用量均为3.0 mL;波棱素纳米混悬剂处方中药物浓度为0.4%,稳定剂溶液B 用量为3.0 mL。以平均粒径、多分散指数、稳定系数为指标,考察研磨速度、研磨介质用量、研磨时间对平均粒径、多分散指数、稳定系数的影响。

2.4.1 研磨速度 固定研磨时间1.0 h、氧化锆珠用量3.0 mL,考察不同研磨速度,结果见表1。由表可知,随着研磨速度增加,波棱甲素纳米混悬剂平均粒径先增加后降低,但在600、800 r/min 时差异不明显,波棱酮、波棱素纳米混悬剂均无明显差异,波棱内酯A 纳米混悬剂先降低后趋于不变;波棱甲素纳米混悬剂多分散指数逐渐减小,但在600、800 r/min 时无明显差异,波棱酮、波棱素纳米混悬剂无明显差异,波棱内酯A 纳米混悬剂先减小后增加;波棱甲素、波棱素纳米混悬剂稳定系数先变大后变小,波棱酮、波棱内酯A 纳米混悬剂逐渐增加,但在800、1 000 r/min 时波棱酮、波棱素纳米混悬剂无明显差异。综合考虑,最终确定波棱甲素、波棱酮、波棱内酯A 纳米混悬剂研磨速度均为1 000 r/min,波棱素纳米混悬剂为800 r/min。

表1 研磨速度对平均粒径、多分散指数、稳定系数的影响(±s, n=3)Tab.1 Effects of milling speed on average particle size,polydispersibility index and stability coefficient(±s, n=3)

表1 研磨速度对平均粒径、多分散指数、稳定系数的影响(±s, n=3)Tab.1 Effects of milling speed on average particle size,polydispersibility index and stability coefficient(±s, n=3)

注:与800 r/min 比较,∗P<0.05

2.4.2 研磨介质用量 固定研磨时间1.0 h,波棱甲素、波棱酮、波棱内酯A 纳米混悬剂研磨速度均为1 000 r/min,波棱素纳米混悬剂为800 r/min,考察不同研磨介质用量,结果见表2。由表可知,随着研磨介质用量增加,波棱甲素纳米混悬剂平均粒径逐渐增加,波棱酮、波棱素纳米混悬剂先减小后趋于不变,波棱内酯A 纳米混悬剂先变大后减小,但在3.0、4.0 mL 时波棱甲素、波棱内酯A纳米混悬剂无明显差异;波棱甲素、波棱素纳米混悬剂多分散指数均无明显差异,波棱酮纳米混悬剂先变大后变小,但在4.0、5.0 mL 时无明显差异,波棱内酯A 纳米混悬剂先不变后减小。综合考虑,最终确定波棱甲素、波棱素纳米混悬剂介质用量为4.0 mL,波棱酮、波棱内酯A 纳米混悬剂为5.0 mL。

表2 研磨介质用量对平均粒径、多分散指数、稳定系数的影响(±s, n=3)Tab.2 Effects of milling media consumption on particle size,polydispersibility index and stability coefficient(±s, n=3)

表2 研磨介质用量对平均粒径、多分散指数、稳定系数的影响(±s, n=3)Tab.2 Effects of milling media consumption on particle size,polydispersibility index and stability coefficient(±s, n=3)

注:与4.0 mL 比较,∗P<0.05

2.4.3 研磨时间 固定波棱甲素、波棱酮、波棱内酯A 纳米混悬剂研磨速度为1 000 r/min,波棱素纳米混悬剂为800 r/min;波棱甲素、波棱素纳米混悬剂介质用量为4.0 mL,波棱酮、波棱内酯A 纳米混悬剂为5.0 mL,考察不同研磨时间,结果见表3。由表可知,随着研磨时间延长,波棱甲素纳米混悬剂平均粒径无明显规律,波棱酮、波棱内酯A 纳米混悬剂逐渐减小后趋于稳定,波棱素纳米混悬剂逐渐增加;波棱甲素纳米混悬剂多分散指数逐渐增加,但无明显差异,波棱酮纳米混悬剂先变大后减小,波棱内酯A 纳米混悬剂无明显规律,波棱素纳米混悬剂明显变大;波棱甲素纳米混悬剂稳定系数逐渐减小,波棱酮纳米混悬剂无明显规律,波棱内酯A 纳米混悬剂先增加后趋于不变,波棱素纳米混悬剂明显减小。综合考虑,最终确定波棱甲素、波棱酮、波棱内酯A、波棱素纳米混悬剂研磨时间分别为2.0、6.0、6.0、1.0 h。

表3 研磨时间对平均粒径、多分散指数、稳定系数的影响(±s, n=3)Tab.3 Effects of milling time on particle size,polydispersibility index and stability coefficient(±s, n=3)

表3 研磨时间对平均粒径、多分散指数、稳定系数的影响(±s, n=3)Tab.3 Effects of milling time on particle size,polydispersibility index and stability coefficient(±s, n=3)

注:波棱甲素纳米混悬剂与2.0 h 比较,∗P<0.05;波棱酮、波棱内酯A 纳米混悬剂与6 h 比较,#P<0.05;波棱素纳米混悬剂与1.0 h 比较,△P<0.05

2.4.4 验证试验 按优化参数制备3 批样品,结果见表4。由表可知,4 种木脂素纳米混悬剂指标与筛选过程结果基本一致,表明工艺稳定可行。

表4 验证试验结果(±s, n=3)Tab.4 Results of verification tests(±s, n=3)

表4 验证试验结果(±s, n=3)Tab.4 Results of verification tests(±s, n=3)

2.5 形态观察 取最优参数制备的纳米混悬剂适量,蒸馏水适当稀释后滴于锡箔纸上,常温下自然挥干,于扫描电镜下观察,结果见图1。由图可知,波棱甲素原料药呈不规则卷曲的片状,大小5~50 μm,而其纳米混悬剂呈均匀颗粒状,大小约为500 nm;波棱酮原料药呈棱角分明的块状,大小大多为10~50 μm,而其混悬剂呈棒状,长度200 nm 左右;波棱内酯A 原料药呈不规则的球状或块状,大小大多为5~50 μm,而其纳米混悬剂呈棱角分明的颗粒状,大小大多为200 nm,部分超过400 nm;波棱素原料药呈不均匀的颗粒状,大小约为5~40 μm,而其纳米混悬剂为类球形,大小大多为200 nm 左右。由此可知,自然挥干后仅波棱甲素纳米混悬剂粒径明显增加。

2.6 体外溶出度考察 由于课题组自制的波棱内酯A、波棱素原料药量较少,故未考察两者体外溶出度。

图1 样品扫描电镜图Fig.1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images for samples

2.6.1 色谱条件[13]波棱甲素、波棱酮均采用Kromosil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前者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23∶77),后者为乙腈-0.1%磷酸(35∶65);检测波长280 nm;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30 ℃;进样量20 μL。

2.6.2 溶液制备

2.6.2.1 对照品溶液 精密称取波棱甲素原料药5.02 mg、波棱酮原料药3.70 mg,无水甲醇分别制成502、370 μg/mL,即得。

2.6.2.2 供试品、阴性对照溶液 取波棱甲素、波棱酮纳米混悬剂各500 μL,按溶出度测定方法操作,于30 min 取样,过0.45 μm 微孔滤膜,即得供试品溶液。另取溶出介质适量,过0.45 μm微孔滤膜,即得阴性对照溶液。

2.6.3 专属性考察 取对照品、供试品、阴性对照溶液,在“2.6.1”色谱条件下进样测定,结果见图2,可知溶出介质不影响测定。

2.6.4 线性关系考察 取波棱甲素、波棱酮对照品溶液适量,稀释成1.88、4.69、9.39、14.08 μg/mL,2.56、6.40、12.79、19.19 μg/mL,以峰面积(Y)对溶液质量浓度(X)进行回归,得方程分别为Y=10 044X-7 560.2(R2=0.999 6)、Y=8 553.1X-540.87(R2=0.999 9),分 别 在1.88~14.08、2.56~19.19 μg/mL 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2.6.5 精密度试验 精密吸取9.39 μg/mL 波棱甲素对照品溶液、12.79 μg/mL 波棱酮对照品溶液各10 μL,在“2.6.1”项色谱条件下进样测定3次,测得波棱甲素、波棱酮峰面积RSD 分别为1.53%、1.37%,表明仪器精密度良好。

2.6.6 稳定性试验 取“2.6.2”项下供试品溶液适量,于0、5、10 h 在“2.6.1”项色谱条件下进样测定,测得波棱甲素、波棱酮峰面积RSD 分别为0.44%、1.53%,表明溶液在10 h 内稳定性良好。

图2 各成分HPLC 色谱图Fig.2 HPLC chromatograms of various constituents

2.6.7 加样回收率试验 取“2.6.2”项下供试品溶液适量,在“2.6.1”项色谱条件下进样测定,计算回收率,重复9 次。结果,波棱甲素、波棱酮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2.76%、101.23%,RSD 分别为1.88%、1.94%。

2.6.8 体外溶出度测定 参照2015 年版《中国药典》第四部附录释放度测定方法。取波棱甲素纳米混悬剂、波棱酮纳米混悬剂、波棱甲素物理混合物混悬液(制备方法为称取波棱甲素原料药各1.00 mg于1.5 mL EP 管中,加入“2.1”项下稳定剂溶液500 μL,超声混匀。溶出试验时,将其转移至溶出介质中,后者迅速清洗EP 管3 次,每次1 mL,清洗液倒入溶出杯中)、波棱酮物理混合物混悬液(制备方法同波棱甲素)各0.5 mL,以pH 7.5 磷酸盐缓冲液(0.05 mol/L 磷酸二氢钾与0.05 mol/L 磷酸二氢钠等量混合,1 mol/L 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 至7.5)为释放介质,控制转速100 r/min、温度(37±0.5)℃,于5、10、15、20、30、60 min 各取样1.0 mL,0.45 μm 微孔滤膜过滤并稀释,同时补充等温等体积释放介质,续滤液经HPLC 分析,计算体外累积溶出度,平行3次,结果见图3。由图可知,波棱甲素、波棱酮纳米混悬剂10 min 内体外累积释放度分别达(80.59±1.59)%、(87.48±1.30)%,而波棱甲素、波棱酮物理混合物混悬液在60 min 内仅分别为(48.47±1.52)%、(2.47±0.46)%,表明纳米混悬剂能明显提高波棱甲素、波棱酮体外释放度。

图3 样品体外溶出曲线Fig.3 In vitro dissolution curves for samples

3 讨论

微量介质研磨制备纳米混悬剂的装置简单易得,而且1 次制备仅需几十毫克甚至几毫克,可有效节约科研成本[14]。由于装置体积小,研磨效率高,故部分药物通过该方法制成纳米混悬剂仅需要几小时。此外,还可通过调整装置体积来制备不同量的纳米混悬剂,以满足相应需求[10]。

在3 个纳米混悬剂指标中,平均粒径最重要,通常为200~500 nm;多分散指数可反应纳米混悬剂的粒径分布,其值越小,表明粒径分布越集中[3];稳定系数可用于初步判定纳米混悬剂的稳定性,其值越接近1,表明越稳定[12],在制备纳米混悬剂过程中,一般遵循的重要性顺序为平均粒径>多分散指数>稳定系数。本实验发现,波棱素用量0.2% 时难以测定其粒径,故确定为0.4%;随着研磨时间延长,波棱素纳米混悬剂平均粒径和多分散指数均有所增加,而且稳定系数逐渐减小,4.0 h 后其颜色加深,而且稍有浑浊,可能是在研磨过程中波棱素粒径变小,与空气接触面积增加,同时局部产热而发生氧化变质;纳米混悬剂可明显增加波棱甲素、波棱酮溶出度,可能是两者在微量介质研磨的作用下被纳米化,粒径减小,比表面积增大,从而提高饱和溶解度和溶出率[3]。

综上所述,本实验对波棱甲素、波棱素、波棱酮、波棱内酯A 纳米混悬剂的工艺参数进行了考察,旨在探究微量介质研磨制备波棱瓜子木脂素纳米混悬剂的可行性,发现该方法操作简单,稳定可行。但如何解决研磨过程中局部产热、成分被氧化、成分对光敏感而导致纳米混悬剂稳定性差等问题尚不明确,仍需要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甲素研磨内酯
汉防己甲素对先天性巨结肠乳鼠炎症的改善作用及对JAK2/STAT3通路的影响
雷公藤甲素对脂多糖诱导的小鼠肾脏足细胞上皮-间质转化的抑制作用
煤泥研磨脱泥浮选试验研究
内酯类化合物在食品中的风味贡献及形成机制
石材板材研磨与抛光的准备与实操
芸苔素内酯与吡唑醚菌酯在小麦上的应用技术
芸苔素内酯与吡唑醚菌酯在玉米上的应用技术
研磨式谷物加工农具
穿心莲内酯滴丸
切石研磨系统的创新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