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史课渗透创新精神的尝试

2019-10-23耿静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9年15期
关键词:历史精神思维

耿静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强化学生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改革课堂教学方法,着眼于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下面结合教学实际,谈谈历史学科渗透创新精神的几点做法。

一、更新教育观念,营造民主的课堂氛围

创新教育提倡以人为本,通过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树立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学观;树立“实现学生会学习、会创造的可持续发展”的教学观,实现由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的转变;树立“以人为本,人人成才”的人才观,相信学生具有创造潜能,尊重他们的创新成果,注重他们的个性发展。

历史教学是以历史为认知对象,教师和学生都是认知的主体,二者应平等互动、和谐融洽,组成一个良性的认知共同体。要把创新精神渗透到历史教学中去,把“自主、合作、探究”的现代教学理念运用进去,积极营造民主、开放的课堂教学氛围。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一要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在备课时考虑到如何调动学生的课堂学习。二要对教学内容加以梳理,使其难易程度适于学生的学习。三要讲究方式方法,善于激活学生的思维,尤其是注重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四要在教学过程中以鼓励学生为主,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五要始终面向全体学生的学习。六要正确处理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不因偶发的问题影响整个教学的进展。在教学中,教师要用心地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将创造思维的培养渗透到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学生的创新精神一定能得到充分发展。

二、提高教师素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一位优秀的历史教师不仅要用现代化的教育教学理念武装自己的头脑,还得掌握历史专业内容发展的脉络,追踪历史学科的学术动态,灵活驾驭教科书,善于把握当前国内外的发展趋势,积极引导学生关心国家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拉近历史与现实距离,在学生的创新思维与现实间架起一座桥梁,让他们在创新中开拓,在创新中前进。如在讲述“日本明治维新”时,我结合中国近代的戊戌变法和中国现代的改革开放进行教学,并对三者进行比较,引导学生去探究、去发现。通过开放,综合和比较,达到了以史为鉴、学以致用的目的。

教学是一个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然而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往往自己一人唱独角戏,这无论是于教育教学本身还是于学生教师的发展而言,都是不利的。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在讲《三国鼎立》时,因涉及的历史人物众多,头绪较复杂,我就先和同学们一道去感知课本内容,然后提出問题,让学生展开讨论:为什么赤壁之战、官渡之战对曹操来说会有截然不同的结局?在各种戏剧、小说中往往把曹操说成是一个白脸奸臣,你是怎么看的?学生针对问题展开讨论,自由发表见解。这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巩固了所学知识,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激发学生兴趣,增强学生的求知欲

激发学生的兴趣对于提高学习效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是我们要意识到,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我们不能用空洞的讲解和虚构的故事来搪塞学生,而是应该用我们的人格魅力,风趣的语言使枯燥乏味的知识生动化、形象化,用形式多样的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一代雄狮拿破仑》一课中,对拿破仑的评价是一个重点和难点。在组织学生讨论时,我提出这样的问题:拿破仑——是法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风云人物。他在法国大革命期间崛起,为巩固法国大革命立下了汗马功劳,号称一代雄狮,法国民众都很崇拜他,敬仰他,是他的忠实“粉丝”;但对法国王室来讲,他是个野心家,是个叛徒;对欧洲周边国家来讲,对他的评判也大相径庭。同学们,我们到底应该怎样评价拿破仑呢?你是他的“粉丝”还是他的反对者?为什们每个人的评价都有所不同呢?请大家畅所欲言!话音刚落,只见教室里像炸开了锅,大家你一句,我一言,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学生们开动脑筋,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有理有据,在感受历史听觉之美的同时,学生的创新精神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四、利用课外资源,创新教学方法

创新教育要求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参与到教学活动的整个环节,教师的教只能作为一条辅助线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应使学生具有学习的热情,积极主动地学习。据此要求,教师应该把有限的时间让给学生主动去学,适时加以正确引导。如讲《西安事变》一节时,我问学生:“张学良、杨虎城捉住蒋介石后,中共派周恩来去西安,会不会把蒋介石杀掉?如果把蒋介石杀了,中国将会出现一个什么局面呢?”让学生们在自学的基础上自由讨论分析,教师在关键之处再加以点拨。如此一来,学生既得到了更多的思考时间和讨论机会,也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另外,课外资源也可充分利用。课外丰富的资源为创新精神的渗透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教师可以就某一个历史事件开展“专题讲座”、“专题辩论”等实践活动。这样学生们从中开动脑筋,多层次、多角度去思考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

总之,历史教材中蕴藏着丰富的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元素,作为历史教师,必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从历史学科的特点出发,寻求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突破口,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成为民族栋梁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鱼龙中学)

猜你喜欢

历史精神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虎虎生威见精神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拿出精神
新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