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展心理学视角下的中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探析

2019-10-23潘友兰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9年15期
关键词:职业生涯心理素质中学生

潘友兰

一、中学生职业规划生涯教育存在的原因

1.就业前景不乐观

每年我国都有大量的中学生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未能成功升学,而不得不步入社会参加工作,人多粥少的局面使就业压力一年大过一年。中学生年龄小,又缺乏社会经验,不管是心理素质、身体素质还是专业能力都无法匹敌成年人,致使他们的就业竞争力十分羸弱,在职业选择方面处在极为被动的地位。

2.职业困扰较严重

中学生与社会接触较少,课堂上所学的学科知识难以支撑学生对社会职业的全面认识,学生不了解社会职业的属性,不知道自己理想的职业是什么、不知道该从什么地方寻找职业,也不知道应该如何充实自己,好让自己可以更有就业竞争力,学生存在严重的职业困扰得不到及时的指导和排解,影响学生的未来发展。

3.职业兴趣不高

大多数学生在被问及自己的职业兴趣时表现的很茫然,问及学生的兴趣爱好也都大多与未来的职业没有关系,这与学校依旧坚持应试教育理念是分不开的,学校以成绩论英雄的评价方法营造了教育大环境,使得学生忽视了对自身兴趣爱好的培养,没有形成培养职业兴趣的意识。

4.职业生涯与心理健康教育落后

美国在上世纪就对中学生实行了职业生涯规划发展教育,将职业生涯教育融入中学生的日常学习之中,而我国从大学阶段才开始对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课程。中学阶段职业生涯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缺席使得中学生对相关知识信息缺乏基本的认知,这也是造成中学生缺乏职业规划意识的根本原因。

二、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心理学融合的必要性

中学阶段是学生由幼稚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是决定性格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学生的心理与生理都会实现快速的发展,同时也容易产生较多的心理问题,比如人际关系不协调、不能正确认识自我、紧张的学习造成心理压力过大、对未来比较迷茫等,这些心理问题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就会愈演愈烈,导致学生无法形成健全的人格,无法实现身心健康的发展。将职业生涯规划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可以让学生在心理上正确认识自我、肯定自我,学会自强、自尊、自信,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为职业生涯规划奠定良好的基础,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延续,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认知,促进学生的未来发展。

三、发展心理学视角下的中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探析

1.明确教学目标

明确教学目标是发展心理学视角下良好高效开展中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的前提,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实现学生人格的成熟化,具有更直观的目标导向,而职业生涯教育的侧重点在于让学生通过正确认识自己找到职业理想,是对学生未来职业选择与发展潜力的挖掘,虽然二者在各自领域有着不同的教育侧重点,但是却都以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将二者的教育目标相结合,可以让学生在接受心理健康教育时增强应对职业环境的心理素质与承受能力,提高对职业兴趣的关注,在接受职业生涯教育时更清晰的认识自我、肯定自我,明确奋斗方向。

2.优化教学内容

要将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融于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框架之中,让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比如自我认知教育、个性健全教育、意志品质教育等等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相互渗透。具体而言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要开展入学适应教育、专业教育、自我探索教育,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在中学阶段的责任,强化学生的自我认识,引导学生了解就业方向、专业培养目标等。中年级学生要引导学生分析自身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职业兴趣,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优化学生的职业个性,并积极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地认识社会,恰当的融入职业生涯规划,并对学生进行心理方面知识的讲授,优化心理素质。对于高年级学生就要多提供就业信息、宣传就业政策,及时疏导学生的就业压力,帮助学生调整好心态。

3.强化师资力量

学校要建立专门的心理咨询室,要配备专业的心理辅导老师,针对学生的心理问题以及职业生涯规划中产生的心理困惑进行及时的个体辅导。在班级内设置职业生涯互助小组,定期对彼此之间存在的职业困惑或者规划想法进行交流,通过交流减少学生的心理问题,在加强学生之间自我教育与自主学习的同时,引导学生制定贴合自身实际的职业生涯规划方案。还可以由班主任、心理教育教师和学科教师共同组成职业生涯规划导师小组,给予学生心理问题与职业问题上的帮助与指导,帮助每一个学生实现良好的发展。

4.创新教学方法

以往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集体教育,而心理健康教育多是一对一的个体辅导,为了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可以将个体与团体的教育方法相结合。比如利用谈心、聊天等个体辅导方式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上出现的问题,并在此过程中注重对学生兴趣发展的照顾,要尽可能多的了解学生,因材施教般采取相应的发展策略。利用职业技能训练、关键话题探讨等集体辅导的方式解决学生间普遍存在的问题与困惑,帮助学生在转折期做好选择。

总之,中学应当将职业生涯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帮助学生在正确认识自我、肯定自我的基础上做好未来的职业规划,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泰山. 中学生生涯发展指导的重要意义[J]. 大众心理学,2014(9):18-19.

[2] 王宪伟. 有关个性化就業指导的发展心理学思考[J]. 当代职业教育,2013(1):80-83.

(作者单位:安徽省枞阳中学)

猜你喜欢

职业生涯心理素质中学生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员工职业生涯管理及实施
激发学习兴趣,培育心理素质
论新闻记者的心理素质与写作思维
我与《中学生》的初相遇
我来“晒晒”《中学生》
大学生职业生涯团体辅导对促进就业的研究
开展“解烦恼”活动提高青少年心理素质
走近美国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