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策略初探

2019-10-23孙海兵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9年15期
关键词:教学生活化初中物理策略

孙海兵

【内容摘要】初中物理是一门基础性较高的学科,与初中其他科目相比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与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将初中物理教学进行生活化可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学习兴趣,并且还可完善传统初中物理教学模式的不足之处,对于培养学生创兴思维能力以及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初中物理具有抽象性较强的特点,所以,在对学生进行初中物理教学的过程中将其生活化可有效帮助学生掌握相应的物理知识,提高学习效率,进而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用处。与此同时,将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还可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使学生在实际的学习生活中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从而提高其物理知识水平,进而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教师教学效率以及教学质量。本文研究了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策略方式。

【关键词】初中物理  教学生活化  策略

初中物理这一学科在初中整体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目前许多教师往往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具有书面性较强的缺点。近年来,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各个学科的教学方式都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开始对学生的各项能力进行着重培养,不仅仅只关注学生分数的情况。但对于初中物理教学而言,很多教师依然在教育体制改革的环境下使用较为落后的教学方式,仅仅依靠教师的讲解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模式将导致学生的物理实践能力较弱,从而使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下降。因此教师应积极将传统的物理教学生活化,把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情况进行融合,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提升教学效率以及教学质量。

一、当前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现状

1.生活化程度较低

现如今大多初中生的好奇心较强,对物理知识有着较高的好奇心,但现如今的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方式较为落后,生活化程度较低。根据教师来说,一些初中物理教师的教学观念十分传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较为严重,没有深入探究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生活化方式,没有将初中物理知识和生活中的物理现象进行有效融合,并且在进行物理生活教学的过程中按照教学大纲对知识内容进行讲解,忽略了对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导致一些教师在开展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仅仅向学生讲解理论知识,没有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生活化程度不高,同时在课堂教学内容中,过于注重知识点的学习,没有引导认识到物理实践的重要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物理知识的理解能力较低。

2.学习质量不高

目前,许多初中生具有好奇心较强的年龄特征,因此在学习物理知识学习的过程中较为兴奋,这种现象会导致课堂纪律性较差,甚至一些对学生对课堂秩序产生了影响。不仅浪费了学习物理知识的时间,还影响了物理课堂教学效率。与此同时,大多初中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较弱,因此教师在将实际生活现象与物理知识教学进行融合的过程中大多学生缺乏有效的思考以及分析,并无法理解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仅仅是在机械的在学习老师讲解的知识内容,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效果较差。无法有效的提升自身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以及解决能力。

3.传统初中物理教学的局限

众所周知,无论什么学科,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只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一味的教授,不会将现实生活和教学联系在一起,或者是联系不紧密,导致学生对抽象知识的不理解,不感兴趣,一步步发展成厌恶,逃避。时间一久,学生会彻底丧失对该学科的学习兴趣,思维也发散不开,使得学生的学习能力不能提高,达不到最终想要的教学效果。

二、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策略研究

1.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生活化

初中物理具有较高的探究性,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自主探究能力。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物理实验教学具有十分重要作用,因此要想将初中物教学生活化,应先将物理实验教学生活化。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往往使用实践活动来向学生讲授物理知识,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初中物理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应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使学生充分了解物理知识的内涵。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融合实际生活中的多项元素,使其与理论知识进行融合。比如在向学生讲解液化以及汽化这一物理知识时,可引导学生对冰冻塑料瓶瓶口中的水珠以及热水产生的白气进行观察,要求学生使用课堂所学知识对其进行综合考虑分析,同时教师也开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学习其知识内容。与此同时,比如教师在向学生讲解实践的测量时,可以要求学生去学校操场进行集合,引导学生进行分组并分工,例如有的学生进行跑步工作,有的学生对其时间进行测量并记录,从而帮助学生了解测量知识的相关内容。初中物理教师通过使用这样的生活化教学方式,可帮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劳逸结合,并提高初中物理知识学习的趣味性。并且教师还应引导学生自主掌握以上这种高效的学习思路以及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对物理知識本身进行思考,随后对其进行验证,进而提高对物理知识的理解能力,并提升动手实践能力以及独立思考能力。

2.积极转变教学观念

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积极转变教学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建立科学合理的物理课堂教学方式,突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第一,教师应提高物理课堂教学质量。顺应时代的发展积极学习全新的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模式,并且培养自身创新能力,对自身的教学方式进行完善,从而提高自身教学效率以及教学质量。其次,教师需要对教学目的进行明确,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引入生活实例,从而引发学生的思考。仅仅是为学生讲授生活中的物理知识还是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或者是辅助教学,帮助学生掌握物理知识。在明确教学目标后应按照教学大纲将初中物理进行生活化发展,同时还需要制定相应的要求,按照不同学生的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从而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3.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构建生活情境

物理知识来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因此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应贴近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为学生构建良好的教学情境,将生活中的物理知识与物理教学相融合,从而改善单一枯燥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此同时,贴近生活的教学情境还可使学生产生一定程度的亲切感,从而提高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物理知识中的原理以及概念,从而帮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将物理知识合理的进行应用,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以及创新能力。这种教学模式不仅可帮助学生了解到物理知识中的乐趣,还可使学生了解物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有用性,从而提高其综合素养。

作为初中生,在学习过程中一定充满了好奇心。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引用具有生活化的故事展开教学。在教学之初,便开始讲故事来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好奇心,一步步引导,这些故事中必定是含有物理原理的,让他们自己探索,发散思维的同时可以加深记忆,从而对物理的抽象概念有了很好的理解,也能够使他们进一步思索,举一反三。这样一来,在生活化情境中,通过老师去讲有趣的故事,生活化的故事,从而带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与自主思考的能力,让学生充分理解物理知识的同时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往后的学习与生活中,能够运用知识解决所遇到的实际问题。

结语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传统物理教学模式应进行一定程度的完善与创新。物理知识来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因此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应贴近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将生活中的物理知识与课堂教学相融合,从而改善单一枯燥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还可为学生构建与实际生活相关的教学情境,从而帮助学生掌握课堂中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而提高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效率。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外国语学校)

猜你喜欢

教学生活化初中物理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关于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理性思考与分析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研究
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途径分析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微课对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分析
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