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学科融合的角度培养学生时空观念的历史核心素养

2019-10-23吴玲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9年15期
关键词:历史核心素养时空观念学科融合

吴玲

【内容摘要】历史学科素养是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化所提出的新的课程目标,是历史学科课程的核心价值。时空观念是对事物与特定时间及空间的联系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历史的时空观念是指历史时序观念和历史地理观念。如何在课堂中通过学科融合的方式,去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本文以历史课堂中典型的教学片断为例,从学科融合的角度精心選择的时间维度、空间维度,综合运用年代轴、地图、文献等多学科,多种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调动不同学科的思维,提升协同探究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历史核心素养  学科融合  时空观念  历史教学  能力培养

2018年10月9日江苏省教育厅发布了《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调整方案的通知》,从2019年起,江苏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成绩将取消“见A加分”政策,只以“合格”和“不合格”呈现。

通知的颁布,这就意味着对学业水平测试科目的要求降低了,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学生的负担。但新的问题也随之产生了,学生对待必修考试的科目的态度却偏向了另外一个极端。当这些学生学习必修科目的时间与精力,仅限于短暂的课堂时,课堂效率显得尤为重要。在六门必修科目中,历史学科又区别于其他科目,有着本学科的特殊性。在学习过程中,对历史事件发生时间的掌握可谓是令众多同学抓狂。因而,对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提出了挑战。如何引导学生在有限的课堂之中完成知识点的理解、记忆与能力提升,发挥学生课堂主体作用,成为摆在众多同行目前亟待解决的棘手问题。其实,虽然历史事件的发生具有偶发性,但我们对于事件理解与记忆是有逻辑的。逻辑性体现在历史事件的先后承接。如中国近代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战争、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辛亥革命等,经过时间梳理,为:1840-1842、1851-1864、1856-1860、1883-1885、1894-1895、1899-1900、1911。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数学学科中常用的数轴原理建立一个时间轴。借助形象的数轴,可清晰表达出列强侵略逐步加深及与中国人民前赴后继的维护国家主权斗争,既符合渐进性教学原则,更能培养时空观念、家国情怀历史核心素养。

在历史教学中,运用时空观念的理解也可借助地理学科思维。巧妙的将运动与静止相结合,就赋予了历史知识更多的支配空间。如学习《新航路开辟》就可以利用地球运动空间特征来理解哥伦布、达伽马等航海家的探险历程。可设计“重走航海家的探险路”的主题活动,引导学生发挥地图或地球仪的作用,学生可轻松掌握航海家们的探险路径。教师设置的疑问不可过多,但探究要有价值,要有一定挑战性,在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心理素质的同时,学科融合思维能力亦得到了培养。再如,理解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时,空间模型的设计也显得尤为重要。《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条约,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它的被迫签订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南京条约》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是记忆的模糊点。我利用一张中国地图按由南往北的顺序,提取这五个城市的首字“广厦福宁上”。学生顿时建立了空间结构模型,立体的思维模式得以构建,提升了时空观念核心素养。教师指导学生掌握基本讨论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和表述,学会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解疑,在解疑中共同分享,在思辨中与他人撞击智慧火花,自然的增强了学生参与课堂热情、激发学习历史的兴趣,提高了学习效率,小组协作能力,语言表达,思维逻辑的设计等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充分的锻炼与培养。

在历史教学中,将历史知识与地理空间可巧妙联系。玛雅文明的衰落,与大量砍伐和焚烧森林植被有关;无休止的战争;大跃进时代大炼钢铁……都违背了可持续发展,都给自然环境造成巨大破坏。在诸多惨痛教训前,学生会更多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发展,自然会参与到保护环境的活动中去。如据春秋战国时的记载,鲁国天文学家在公元前613年观测到哈雷彗星扫过北斗,这是世界上关于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这能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培养家国情怀素养。又如,内陆的新疆是如何客服缺水的?这是特殊工程水利工程——坎儿井的功劳,早在西汉已出现。当时新疆属“西域”,张骞通西域后,西域各族人民向汉族人民学会了凿井的技术,结合本地情况创造了凿坎儿井来开发利用地下水的方法。这无疑还能提高学生对民族团结的认识。通过我国近年来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西部及边疆发生巨大变化,不仅能使学生更好的参与课堂,提高学习效率,还能激发他们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自身的理想与宏伟抱负的斗志,同时也使家国情怀的历史素养得到升华。

事实上,宇宙发展变化,本身已是一部有趣的、值得探索的历史。地球上的平原、盆地、高山、高原等各种地形的形成与演变;热带,寒带、温带等自然带的出现等都是地球在发展演变中留下的遗迹与“脚印”,是一部部刚刚被翻阅的历史,每一页都值得我们慢慢“品味”。

时空观念只是新课程下历史素养培养的一方面,新课程标准下应注重历史综合能力培养。为了突出历史素养培养,应淡化不同学科的界限,实现学科融合,综合渗透。让学生在综合日常积累中,感悟历史,培养历史思维,真正提升历史学核心科素养。

(作者单位:江苏省高邮中学)

猜你喜欢

历史核心素养时空观念学科融合
借力微课,培育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构建历史认同感,筑基核心素养
历史深度学习的六个着力点
谈高中教学过程中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
镜头中的组诗
基于项目的中学学科知识融合路径探析
网络空间安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与途径探索
历史教学设计中的“时空观念”设计
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融合
让德育之花在课堂中尽情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