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邵渠:从上访村到文旅小镇

2019-10-22严碧华

民生周刊 2019年20期
关键词:文明村密云村务

严碧华

村内基础设施焕然一新,村民不再上访,昔日的上访村成了密云区的文明村。

京郊密云西邵渠村,一个曾经有名的上访村、问题村,如今成了文明村。近期,《民生周刊》记者两次前往西邵渠村,试图理清这个村庄蜕变涅槃的脉络和背后的故事。

有名的上访村

西邵渠村距离密云城区10多公里,白墙灰瓦,街道整洁,村民热情好客。很难想象,20年前这里是密云有名的上访村。

56岁的赵青山是全国劳动模范,1999年11月担任村支书,如今已近20年。

9月24日,记者在村里见到了赵青山,听他回忆那段尘封的往事。在他的印象中,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村里很乱,上访的人很多,最多的一次达300多人,占村民总数的1/7。

“你告我,我告你,此起彼伏。”20多年前的事,赵青山仍记忆犹新。在他看来,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村务、财务不公开,老百姓认为里面有猫腻。

上世纪80年代,和很多想致富的村庄一样,西邵渠村办起了针织厂、服装厂、砖厂等乡镇企业,但因管理不善都倒闭了。在此过程中,集体资产流失严重。

彼时,卖树是村里收入来源之一。但怎么卖、卖了多少钱,村民往往不知情。比如,1995年,在既没有开村支委会,也没开村民代表大会的情况下,村里500亩土地以一年1.8万元的价格出租了。

“我当时还是村委兼经济社社长,都不知道。”赵青山说,群众自然更难以知情。

因为村民上访,连续两任村支书被“拉下了台”。很长一段时间,村里乌烟瘴气,缺乏生机,更遑论发展。因为村务没人管,村里道路失修,污水横流,垃圾遍地。

村务公开

1995年8月,原村支书被村民告下台,当时担任村支部副书记的赵青山主持工作。但干了半年,疲惫不堪的他就不想干了。

“要人没人,要钱没钱,工资都发不出来,村里乱糟糟的,什么事都干不了。”赵青山找到镇党委书记,说不干了。

见他态度坚决,镇里把他安排到乡办砖厂做书记,但赵青山仍然觉得使不上劲,干脆辞职去跑出租。

跑出租好挣钱,但因为久坐,身体很快开始“报警”。1998年上半年,赵青山去看医生,医生说:“小伙子别干这个了,久坐不动容易腰椎突出和脑供血不足。”医生的话把他吓了一大跳,于是赵青山回到村里,准备搞养殖。

当时,村民对村支书不满意,不断上访。一天晚上,村里6个党员到赵青山家,要他竞选村支书,赵青山连连摇头。直到深夜11点,来人还是不走。赵青山说:“这样,我考虑考虑,明天答复。”.

当时,镇党委看到了西邵渠村的混乱,组织干部找村里的党员一个个谈话,焦点是谁能干支书,很多党员推荐了赵青山。

就这样,镇党委找赵青山谈话,让他担任村支书,挑选能干的人担任村委会委员。赵青山一直推托,镇领导反问:“你还是不是党员?”

话说到这个份上,赵青山决定放手一搏。为做好村里工作,他推荐了此前曾和他对立的一个村民担任村委会委员。“这人虽然和我对立,但对民调工作很熟悉。”赵青山说,后来两人配合得很好。

就这样,1999年11月19日,赵青山上任村支书。吸取以往的教训,村务、财务全部公开,用人完全看能力。

上任后,他提出,村里大小工程,一律面向社会公开招标,标的由村党支部、村民代表会根据工程量大小,共同研究决定。这一提议得到大家的认可,并形成了制度。

“今后不准随意接受村民宴请,不能捞好处,要把精力集中在抓发展、为村民服务上。谁违反了,别怪我不客气;我违反了,你们更甭客气!”在赵青山看来,吃人家嘴短,办事难以公正。但为了拉近与村民的距离,村里的红白喜事他都让家人去。

发展旅游产业

定下规矩且严格执行,赵青山和村干部一道,开始为村里打水井、改造电网、硬化道路、建污水处理厂、改造村级卫生服务站等。近20年来,村里基础设施焕然一新,村民也不再上访,昔日的上访村还成了密云区的文明村。

每次换届,赵青山在全村选举中的支持率都在80%左右,党内支持率超过90%。

西邵渠村耕地面积5800亩,山地面积12018亩。过去,种玉米和果树是村民们的主要收入来源。村里基础设施改善后,赵青山谋划怎么让村民富裕起来。

村里组织党员到山东等地一些村庄学习,考虑到村里的资源禀赋,2017年底到2018年初确定今后的产业发展方向为民俗旅游,目标是3至5年打基础、8至10年出成效。

占地500亩的山楂园,前些年租给密云当地一家企业,但该企业运营不善,后来村里与之解除了协议。

在赵青山看来,发展旅游产业必须借助外力,但要找有实力的企业。

2018年,在区、镇政府的支持下,村里引入北京市属国企首创集团,由首创旗下专注小城镇建设的新城镇公司按照“一村、一園、一名片、一非遗”的思路,系统规划启动乡村文旅产业高端休闲旅游项目。

首创新城镇公司先后与村里24户闲置农宅的精品民宿改造项目、“围棋+文化”小镇、新农村会客厅和金钟老会保护挖掘等项目达成一揽子合作共识。

该公司负责人苏健向记者表示,西邵渠村自然旅游资源不足,产业基础薄弱,但村里政治生态及人文环境良好,交通通达性良好,民风淳朴和谐,期望通过助力西邵渠乡村文旅产业发展,在乡村振兴方面进行探索,践行国有企业社会责任。

村里还成立了农宅合作社,农民的房子流转到合作社,企业和合作社签约,租金给农户,让农户盘活了资产,也增加了村集体收入,同时实现了部分村民在家门口就业。

“人来了,首先是带动餐饮,还可以带动村内农产品销售。”赵青山两次到陕西袁家村学习考察,在他看来,袁家村起步早,西邵渠村存在很大差距,但至少可以朝那个目标努力。

猜你喜欢

文明村密云村务
文明创建谱新篇 多措并举促振兴
密云职工勠力同心再战疫
密云区总工会慰问防疫一线人员
大棚开直播 密云“新农活”
密云区部分古树健康评价
村务监督没有“稻草人”——安康紧盯乡村大小事
雾薄林幽 静默如画
——全国生态文明村、重庆市武隆区火炉镇万峰林海
农村如何有效做好村务监督工作
倾情创建“全国文明村”——记漳平市永福镇西山村党支书陈永星
全国文明村——武汉市蔡甸区星光村巡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