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小学语文文学欣赏的研究

2019-10-22刘发泉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9年8期
关键词:知识面审美

刘发泉

内容摘要:文学欣赏是读者在理解文学作品的基础上,为满足审美需要而进行的想象、联想、情感、思考和娱乐等心理活动。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初级阶段。因此,培养他们的审美意识显得尤为重要。小学语文文学欣赏是通过上述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结合教学经验,本文对小学语文鉴赏研究进行了简要的论述。

关键词:文学欣赏 审美 知识面

小学汉语是学生学习的重要课程。它不仅可以传授学生的知识,提高他们的技能,还可以培养他们的交际能力,逻辑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根据新课程的教学要求,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不仅要注重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学习体验。能够欣赏文学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趣味,因此,我认为汉语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以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

一.明确文学欣赏能力的要素

1.敏锐的感受力

在文学中,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各种场景通过人类语言活动以抽象的形式出现。鉴赏主体必须运用自己的文学感知能力,全面、深刻、快速地感受到这些文学符号所传达的生活画面。这种感觉必须是非常敏锐的,敏锐的感知力也必须用来欣赏主体。基于生活经验、文化修养甚至资历,受情感因素的驱使,例如鲁迅先生曾谈及他读向秀《思旧赋》的体会:“年轻时读向子期的《思旧赋》,很怪他为什么只有寥寥的几行,刚开头却又煞了尾。然而,现在我懂得了。”(鲁迅《为了忘却的记念》)因为鲁迅在他年轻时没有深入参与这个世界,他当然不理解湘西的说话和停止哀悼嵇康,因为他在司马斯政权的压力下对司马斯集团不满而被杀。现在,他自己被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政权围困和挤压,所以他完全理解了向秀。

2.丰富的想象力

想象力是一种心理过程,在该过程中,主体在对象图像的刺激下处理并将其转换为新图像。这在文学欣赏活动中非常重要。想象在文学欣赏活动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复活文字,符号之中见形象?

文学本身处于静止状态。欣赏主题必须超越表面感知阶段,在想象力的推动下进入文学意境,将文字还原为场景,事件,内心活动等,使静态流动,使僵硬的文学符号变得生动活泼和有生气的生命存在。如欣赏宋代词人柳永的《雨霖铃》,“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透过这些文字符号,把握形象画面,就可以体味词人那浓密深沉的、烟霭之下的、冷落的客情和绵邈的离愁别恨。

(2)以一当十,有限之中见无限

作家在创作中为了以有限的文字表现广阔无垠、丰富多采的社会生活,常采用典型化的方法创作典型形象。典型意象作为典型化的结果,浓缩了无限丰富的艺术信息,要求鉴赏主体突破作品本身直接呈现的有限意象,用想象来溶解浓缩的信息,理解其表达的更广、更丰富、深远的内涵。这种想象可以填补图像本身在创作中留下的空白。完全地,它将事实链中断的地方连接起来,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有机体。它还可以从图像本身展开,看到图像所代表的广泛的社会内容。

(3)探显知隐,言内之中知言外

优秀的文学语言讲究含蓄蕴藉,讲究“言有尽而意无穷”、“此时无声胜有声”。莎士比亚名剧《哈姆莱特》第三幕第四场“戏中戏”演过之后,王后召见哈姆莱特时,有这样两句对话:

王后:哈姆莱特,你把你父亲大大得罪了。

哈姆莱特:母亲,你把我父亲大大得罪了。

王后口中的“你父亲”指克罗迪斯,而哈姆莱特巧妙地以同样的方式回击时,则是称已被克罗迪斯谋害的国王。读者只有展开想象的翅膀,才能探显知隐,去烛照人物掩藏着的心里秘密。

3.深刻的理解力

文学欣赏活动中的理解大致可分为两种层次:表层理解和深层理解。所谓表层理解,是指对文学形象本身的理解,如欣赏李白的《玉阶怨》:“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我们可以看到,在秋天的月夜,一位女子久久沉醉在洁净美好的世界里,她的心地定然同样洁净美好,而她的怨情又使得她忘我忘物,超脱不了,这就是对形象本身的理解。而深层理解则是指对作品意蕴的把握和开掘。当我们超越一个思妇的幽怨,用审美的眼光去反复思索、体验和品味这一整体画境,深入宇宙奥秘人生真谛的时候,我们心中不是能激发起重新尝味人生的情怀、领悟一些不能一语道破的真意吗?

二.文学欣赏能力的培养

1.积累丰富的生活经验

生活经验是人们经验的积累和总结。经验越深,文学的感觉就越丰富。许多学生反映他们无法理解《红楼梦》的内在含义。他们缺乏生活经验是非常重要的。曹雪芹经历了人生沧桑后的痛苦心愿,是任何人都无法轻易察觉的。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拓宽人生视野,积累丰富的人生经验。

2.提高教师自身欣赏水平

学生欣赏和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主要来自于教师的引导和培养,他们对文学作品的兴趣也取决于教师的影响和熏陶。如果老师对文学作品的欣赏一无所知或一无所知,就不能教学生。因此,为了提高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首先要提高教师自身的欣赏水平。由于教师对文学作品有着广泛的来源和渠道,他们可以利用各种有效的途径来提高自己的素养,如利用网络传播平台、图书馆藏书等。同时,通过自己的学习和分析,以及与他人的沟通,可以有效提高自己的欣赏水平。

3.将欣赏能力与其他能力结合起来

学生美术作品的鉴赏能力与其他能力是分不开的。教师在教学中应共同培养。例如,在学习杜甫的完整诗时,教师不仅要让学生理解融温的意义,还要通过与整首诗的衔接,培养学生理解主词的能力,让学生仔细品尝泥泞的燕子和温暖的睡鸭。将鸳鸯的词义译成汉语,并用其自身的語言来培养学生的俚语泛化能力。学生还应通过想象和联想来表现诗歌和句子所描述的情景,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学生还应根据古诗词的诗歌创作背景,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欣赏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学通过全面,完整的学习,学生可以深刻理解古诗,提高综合能力水平。如果他们将欣赏能力与其他能力区分开来,学生不仅会觉得课堂学习是突然而单调的,而且还认为欣赏只是对他们想象力的简单描述,这有点肤浅。因此,教师必须将欣赏能力与其他能力结合起来。只有当我们教书时,才能让学生更彻底地理解文学作品。这些能力将相互补充,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4.在朗读中体会语言的优美

朗读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要手段之一,学生通过高声朗读,能够增强对课文的认识及语感,并且在朗读过程中,还能在脑海中构建出文章的结构,有效地理顺思路。在对文学作品进行赏析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语言的优美与神奇,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比如,在学习《迷人的九寨沟》这篇课文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通过朗读感受九寨沟的秀美与神奇。在学生大声朗读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演奏适当的音乐,打开思想,让学生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充分发挥想象力,感受九寨沟多彩的水、绚丽的山川和多变的深秋天气,以美来滋养和洗礼,以提高教学质量。学生欣赏文学作品,最重要的是提高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我们需要的是让学生和作者的灵魂相互共鸣和交流,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作品的美和作品的内涵和意义。

5.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语文不仅是一门教学课程,也是一门语言和一门艺术。文学作品的欣赏体现在文雅、流畅、形象描写生动、思维安排细致、结构完整有序等方面,但这些方面在教材中并未得到充分体现。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应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课后阅读,增加阅读量,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课后阅读时,老师可以让学生选择不同类型的课外书,如安徒生童话、稻草人爱情教育等,学生可以通过阅读不同的文章感受到不同的文学作品。此外,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设置一個广角阅读,为学生提供一个阅读和交流的平台,组织定期的阅读和交流活动,不仅可以测试学生的阅读效果,而且还可以锻炼学生的有效手段,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古典主义者可以提高他们对文学作品的鉴赏力。

总之,对小学语文的文学作品进行欣赏与分析,是现在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也是培养小学生审美情趣的主要手段之一。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教师首先要提高自身的欣赏水平,在课堂教学中,采取合适的手段与策略,积极引导学生体会语言文字的优美,将欣赏能力与其他能力结合起来进行培养,并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使学生成为满足社会发展的全面人才。

参考文献

[1]侯光丽.浅谈文学欣赏的特征[M].1999.9,18(3)

[2]郭萍.浅谈文学欣赏[M].南京理工大学学报,1999,12(3)

[3]喻莉娟.文学欣赏的境界[J].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6(1)

[4]祝锋.用文学的气质涵养语文:论小学高年段文学欣赏的有效渗透[J].教师,2013(9).

猜你喜欢

知识面审美
论高中英语阅读的难点剖析与对策研究
浅谈羌族舞蹈“莎朗”的风格特征
发扬艺术之光,让美术涤荡灵魂
职业中学美术鉴赏课教学探微
现代陶艺教学特点研究
小记者如何拓宽知识面
谁阻止了农村孩子的知识面变窄
世界上最大的心脏等
几类无理函数的最值求法
“补全对话”有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