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主创新、技术引进与出口贸易
——基于我国2000-2015的省级面板数据

2019-10-22

福建质量管理 2019年19期
关键词:实用型外观设计面板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0)

一、引言

近段时间,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级。早在2018年8月14日,特朗普签署了总统备忘录,要求美国商务部门对影响美国知识产权、技术和创新的中国法律、政策和行为进行调查。此次中美贸易摩擦的“301”调查的重要动机就是防范中国的技术弯道超车。知识经济时代就是知识产权经济时代,具备强的自主创新能力,就代表在国际竞争中具备较多的话语权。

自主创新是中国政府为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培育国家长期的国际竞争力而在技术进步领域提出的一个全新的概念(余道先,2011)。在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级,我国目前创新能力不够的大背景下,自主创新对出口贸易的影响就更具备了重要的现实意义。特别是不同类型的自主创新是否促出口贸易的增长,不仅需要理论文献的支撑,更需要实证数据的检验。本文通过建立计量数据模型,衡量不同自主创新类型对我国省级出口贸易的影响,最后得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二、变量的选取,模型的建立和数据说明

(一)变量的选取和模型的建立

Goldstein 和 Khan(1985)认为在对出口需求方程建模时,要考虑到完全替代模型和不完全替代模型。回顾C-D形式的出口需求模型(Blomstrom,1983),结合中国经济的发展特征,在出口贸易中,要综合考虑考虑经济规模,FDI和贸易条件的影响(高铁梅2006;韦军亮2008;黄锦明2010)。本文也尝试采用此出口需求模型:

EX=Xd(Yf,RP,FDI)

(1)

其中EX表示出口总额,Yf表示经济规模,RP表示实际相对价格,实际相对出口价格可以用实际有效汇率来表示,可以同时反映价格的波动性和汇率的波动性(黄锦明2010)。FDI表示中国吸收外资投资额,技术引进水平。

根据国际贸易学的相关理论,一个地区的出口贸易额受到国际与国内经济形势的共同影响,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本文在解释变量的选取上主要从国外和国内方面来考虑。

1.国外因素

除我国之外的世界市场的其他国家的总产出变动会直接影响到对我国出口需求的变动,因此本文选取世界银行统计数据中除中国外其他所有国家的GDP总量作为产出变动的量,用WGDP表示。

2.国内因素

规模变量。自中国加入WTO以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各省经济规模不断变大,有力促进了出口的增长。本文选用各省GDP作为经济规模的变量,记为PGDP。

自主创新能力。以往的研究认为技术创新对出口份额有紧密的正相关作用。为了衡量自主创新能力,本文用各省专利申请授权量作为指标。并进一步将自主创新分为发明型专利、实用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分别记为IPAT、UPAT、DPAT。

技术引进。技术引进一般包括国内技术引进和国外技术引进,国外技术引进主要有两种方式国际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另一种是国外先进技术直接引进,但国外先进技术直接引进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十分有限(吴延兵,2008)。本文参考以往文献的普遍做法:采取外商直接投资(FDI)作为替代指标,衡量技术引进情况。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大量的外资进入我国,随着外资外商的进入,外商直接投资带来了大量的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促进了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增强了出口竞争力。

汇率。汇率的变动会影响国际贸易中一国商品进出口的价格。本文选取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指标作为衡量指标,记为REER。选取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一个优点就是可以剔除通货膨胀因素,同时考虑价格的波动性和汇率的波动性。

为了研究自主创新对我国省级出口贸易效应的影响构建的模型如下:

EX=Xd(Yf,WGDP,PPAT,REER,FDI)

(2)

消除可能存在的异方差问题,将函数形式设为对数-线性形式(Carone 1996)。同时,将自主创新用发明专利、实用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表示。因此得到:

lnEXit=vt+∂i+β1lnWGDPit+β2lnPGDPit+β3lnIPATit+β4lnUPATit+β5lnDPATit+β6lnFDIit+β7lnREERit+εit

(3)

该模型中,EX代表各省出口贸易额,WGDP代表除中国外其他所有国家的总产出,该变量的变动用以描述世界市场对各省的出口商品总需求的变动;PGDP表示各省的经济规模对EX出口贸易的影响;其中IPAT衡量的是发明专利对出口贸易的影响;UPAT代表的是实用型专利对出口贸易的影响程度;DPAT表示的是外观设计专利对出口贸易的影响。REER表示人民实际有效汇率,用来表示汇率变动对各省出口贸易的影响。vt表示t年时的固定效应;∂i表示各省i的固定效应,εit表示误差项。由于选择的是取对数的函数形式,因此各个因变量前的系数表示弹性的大小,即自变量每变动1%能带动出口贸易额变化的百分点。

(二)数据说明

本文选取中国31省市2000-2015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数据来源:各省贸易出口额数据、外商直接投资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WIND数据库;各省专利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00-2015)各期;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数据来自世界银行国际金融年鉴;另外除中国之外的所有国家的总产出WGDP由世界银行公布的世界GDP数据减去当年中国GDP数据得到。其中EX、PGDP单位为万美元;WGDP的单位为亿美元,PPAT的单位为件。因为数据波动性较大,采用了取对数进行处理,分别记为lnEX、lnWGDP、lnPGDP、lnPPAT lnIPAT lnUPAT lnDPAT lnFDI lnREER。因为数据的单位量级不一致,将数据进行了标准化处理,分别记为lnEX1、lnWGDP1、lnPGDP1、lnPPAT1、lnIPAT1 lnUPAT1、lnDPAT1、lnFDI1、lnREER1基于数据的连续性和可获得性,本文选取了2000年-2015年我国除香港、澳门、台湾的31个省或直辖市的数据。数据的描述性统计如表1:

表1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三、计量结果分析

对于面板数据模型,可以使用混合效应、随机效应和固定效应进行检验,为了进一步判断以上哪种估计方法更合适,本文首先利用LM检验(Breusch and Pagan,1980)[1]。LM检验结果表明强烈拒绝“不存在个体随机效应”的原假设,即认为存在“随机效应”,在混合效应和随机效应之间,应该选择“随机效应”。接着对随机效应、固定效应进行了豪斯曼检验。因为扰动项{εit}可能存在组间的异方差,组内自相关或者组间同期相关,因此需要使用“组间异方差,组建同期相关”稳健的标准误差,即“面板校正标准误差(PCSE)”。

(一)回归结果及其解释

本文的Hausman检验的结果表明固定效应模型是最有效率的。

考虑到模型数据存在的自相关,异方差等问题,本文采用了固定效应估计后,又进一步使用OLS来估计系数,对标准误差进行校正(面板校正标准误)。使用OLS来估计系数,并对标准误差进行校正,估计得到的t统计量可以反映变量的真实显著性。表2的模型拟合结果表明相对于固定效应,面板校正标准误差模型得到的平方值更大,并且得到的系数的显著性水平提高。说明面板校正标准误修正了模型的组建异方差和自相关问题。全样本的回归结果见表2:

表2 全样本回归结果

注:括号中的数为系数标准差,*,**,***示参数估计值在10%,5%,1%的水平上显著

面板修正标准误模型的回归结果显示出创新对我国的出口贸易额有显著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对我国的出口贸易均有显著的正相关影响,其弹性系数分别达到了0.102%、0.232%、0.377%。这也表明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发明型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的专利授权量每增加1%,分别对我国出口贸易额将会带来0.102%、0.232%、0.377%的增长。其中外观设计专利对出口贸易额的影响是发明型专利影响的三倍。原因如下:一方面,在专利授权申请中,以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为主,而发明专利仅占整个专利申请授权量的11%,实用型专利达到专利授权量51%的比例。所以在整个出口产品中,由实用型专利和外观设计型专利带来的出口贸易额增长比较明显。另一方面,发明型专利前期投入研究费用高,旨在解决技术问题,创造新产品,成本回收时间长。大部分出口企业更愿意进行实用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的开发和利用。这也从侧面反映了我国目前重视研发的应用,但是对研发的前期投入不足的现状。

此外,实证结果表明FDI对我国的出口贸易有显著的正相关作用,这与之前的研究结论一致。究其原因,外商直接投资有着明显的技术溢出效应。FDI在我国的投资大多以建厂为主,雇佣国内的劳动力进行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国内企业通过“干中学”的可能,学习模仿FDI的先进技术,扩大国际竞争力,有利于增加出口。

(三)自主创新对出口贸易影响的地区差异

为了分析在不同的区域,自主创新对出口的影响程度,基于数据的连续性和可获得性,本文选取了2000年-2015年我国除香港、澳门、台湾的31个省或直辖市的数据。将31个省市自治区按照经济程度划分为东、中、西三大区域①(吴延兵,2008),并运用和上文相同的计量方法PCSE面板修正误差的方法,考察自主创新对区域出口贸易的影响。因此,本文运用分组样本检验。回归结果如下:

表3 分地区PCSE回归结果

注:括号中的数为系数标准差,*,**,***示参数估计值在10%,5%,1%的水平上显著。

表3显示分区样本的估计结果表明:自主创新的类型对出口贸易的影响存在着明显的地区差异。(1)实用新型专利对中、东、西部的贸易出口额有显著的正相关影响,对西部影响最大,弹性系数达到0.65%。(2)发明专利对东部省份的贸易出口额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弹性系数达到0.129%;但对于中部省份而言,发明专利有显著的负相关作用,弹性系数达到0.255%;在西部省份中,发明专利对出口贸易额没有显著的影响。(3)在东部地区,外观设计专利对出口贸易表现出明显的正相关作用,而在中西部地区外观设计专利对出口贸易的影响不明显。为什么会出现上述现象,本文认为是中,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均衡,自主创新能力差别大,出口产品的结构不同造成的。

外商直接投资对出口贸易的影响也表现出明显的地区差异。在中部FDI对出口贸易的影响不显著,但在东部和西部,FDI对出口贸易有显著的正相关影响,弹性系数分别达到0.468%、0.131%。对这一区域差异的解释在于:从技术溢出角度来看,东部地区经济基础好,具备相应的研发实力和吸收能力,FDI技术外溢明显。近年来,西部地区地直接投资快速增长并且承接中部地区的产业转移,西部产品的出口竞争力增强。中部省份外商投资对出口的影响已不显著,难以获得FDI技术的技术外溢,FDI对中部省份出口贸易没有显著影响。

四、政策建议

本文基于我国31个省市2000-2015年的面板数据,建立计量模型,将自主创新分为实用性专利、发明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分析了自主创新、技术引进对各省的出口贸易的影响。基于结论本文主要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其一,我国应该加大创新方面的投入,尤其是注意产品的研发投入,提高发明型产品的数量和质量,增强自主创新意识和能力。提高发明专利的水平,做到发明专利、实用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协调一致,以创新促出口。其二,缩小中,东,西部的经济发展差距。在充分利用外资的基础上,中西部要承接好东部的产业转移,不断优化商品的外贸出口结构。

【注释】

①31个省或直辖市按照不同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将我国划分为中部,东部,西部。其中中部地区包括黑龙江、吉林、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8个省,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海南11个省(直辖市),西部地区包括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猜你喜欢

实用型外观设计面板
石材家具台面板划分方法
转动式中频电磁脉处理焊接应力方法及实用型装置研究
MasterCAM在面板类零件造型及加工中的应用
建立网络信息安全实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以色列新《外观设计法》8月7日生效
局部外观设计保护中的几个问题
Photoshop CC图库面板的正确打开方法
外观设计专利的后续保护及其限制
创新教育下高校大学生实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外观设计专利